媒体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文章/

张丁:把抢救家书进行到底(文物天地)

发布时间:2011-09-21

 2011年第4期《文物天地》   记者  马怡运


    六年前,一项以倡导重视家书遗产、积极弘扬家书文化为宗旨的文化行动在北京启动,吸引了全世界华人的目光。其后,它时而出书,时而办展,时而光彩夺目,时而默默无闻,几近销声匿迹。
    2009年5月,该项目落户中国人民大学,再度引起大家的关注。张丁是离抢救民间家书项目最近的人。2005年他从服务了近10年的央视辞职,专心从事抢救民间家书工作。现在,他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喧嚣与沉静

    张丁说自己不是一个适合做电视的人。
    当年是误入电视行当,入门的经过也很痛苦,后来凭借着艰苦的努力才在央视站稳了脚。2004年临近年底的一天,他在广播中听到一条新闻,美国人安德鲁•卡洛尔发起了旨在抢救美军战争家书的遗产工程,征集到5万封美国军人的家书,安德鲁精选了其中的200封,编写了一本《美军战争家书》。该书问世后连续数月蝉联纽约畅销书排行榜首位。这条消息立刻触动了张丁的神经。回望历史,如果从战国时期的秦简算起,传统家书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如今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应尽快把它们保存下来,充分开发利用其中的价值。张丁不禁展开想象:能否把这个策划移植到中国?
    第二天,张丁写了一篇《关于“征集民间家书”的设想》的文章。该文从家书的源起、征集方法、用途、问题的关键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和分析。其实,普通百姓的家书中蕴含着重要的史料信息,而这些丰富的信息大都尘封于箱底,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张丁喻道:“它就像一座未被探明储量的大油田一样,拥有太多的诱惑和希望。”
    张丁仔细地查阅了安德鲁的成功经验,与其好友张海鹰、马先军、陈茂云等着手项目的策划筹备工作。
    在手机、互联网等通信手段盛行的时代,家书似乎已经过时。因此在项目筹备之初,张丁和朋友们在项目的策划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抢救家书项目是一个触及人们内心、需要高度文化认同感的活动,没有相当的号召力和信任度难以坚持,任何商业气息都可能使它功亏一篑。为此,张丁和朋友们动员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文物报社和炎黄春秋杂志社联合发起,把项目的权威性做到了极致。
    为了提升项目的影响力,张丁还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到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王世襄、文怀沙、孙轶青、罗哲文、欧阳中石、苏叔阳、张文彬、刘兰芳、吴雁泽、姜昆、白庚胜、罗杨等一批国学大师和文化艺术界泰斗级人物的支持,请他们在“抢救民间家书倡议书”上签名。至此,拯救家书项目由五家权威机构联合发起,46位文化名人倡议,最终于2005年4月10日在全国政协礼堂启动。    启动仪式由央视著名主持人郎永淳主持,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宣布项目启动,著名学者任继愈、著名作家苏叔阳,以及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中央党校等单位的领导、专家莅临并致词。
    项目启动之后,社会反响之强烈,出乎张丁的意料。寄来的家书数量一天天增多,传媒关注度不断上升。最忙的时候晚上要在办公室值班,热线电话需要24小时接听。此时的张丁既要负责央视的工作,又要处理家书项目的事宜,他感到工作强度已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必须要放弃一项,难以做到两全齐美了。张丁在央视并没有正式的身份,工作起来也有诸多限制,经其考虑再三,他深信拯救家书活动有一个光明的前景,是值得自己后半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因此毅然辞去了央视的职位,全身心地投入到拯救家书的项目中。
    从2005年下半年始,拯救家书活动的社会关注度逐渐下降,张丁和同仁们的重点亦转向了第一本家书集的编辑出版。张丁回忆道:“编书工作看似比之前的工作‘寂寞’得多,但是我们的内心已经被家书的广阔世界所占领,每天都很充实。”
    可能有人认为,抢救家书的活动也像其他文化活动一样,如涨潮退潮般稍纵即逝。所以,这几年不断有人怀疑拯救家书的活动是否还在继续。张丁说道:“其实,当你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对一封封家书的识读、考证和背景文字的撰写中时,就会发现民间家书的博大精深。当你与一个又一个家书捐赠者倾心交谈,分享他们精彩人生故事的时候,就会发现民间还有那么多的珍贵档案和平民历史需要去挖掘。这意味着抢救民间家书项目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而且时间越长,这些家书的价值就会愈益显现。因此,我们在项目启动之初,就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包括民间家书的征集、保管、整理、出版、展览及宣传推广等方面,概括起来有‘六个一’,即一个博物馆,一个学会,一套丛书,一本杂志,一个网站,一档电视栏目。这是关于家书项目较为理想的一个产业化链条。”


                  
家书的价值与认识

    对于家书的认识,人们普遍存在偏差。张丁和同事们经常接到这样的电话:   “我是普通老百姓,我的家书写得都是家长里短,有价值吗?”每当这时,张丁和同事们都会这样回答:“您的家书有价值!我们主要收集的就是普通百姓的家书。”有些人认为家书太平常不过了,不就是信吗?谁没有写过信、收过信呢?有必要这么大张旗鼓地抢救吗?还有人认为家书已经是过时的东西,它正在被新的通信手段所代替,社会主流人群不会再重视它,重视它的只能是务虚的学者。这两种观点在张丁看来都有道理,却都不正确,因为它们是基于功利思想而产生的,只看到了家书的表面。
    家书是一种文化。孤零零地看一封普通的民间家书,也许很难看出其间的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但当把中国民间家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文化价值不可想象!现在一封普通的民间家书司空见惯,可再过三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当科技发展到足以使人们远离书信的时候,这些家书恐怕就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了。
    张丁将家书(主要指民间家书)的价值概括为遗产价值、史料价值和文化价值。家书具有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双重属性。    2005年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规定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文献、手稿”等,而家书就属于手稿之类,是凝结着广大民众丰富情感的载体。该通知还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作为一种通信方式,传统家书在中国绵延两千多年,是上至官僚文人、下至黎民百姓普遍使用的信息沟通手段和情感交流方式,与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完全相符。
    传统家书有着相对固定的书写格式、礼仪称谓、寄递送达等操作规范,目前正面临失传的厄运。一些知名报刊登载的家书体例常常出错,在一些大学举行的书信比赛中书信格式不规范是通病之一,多数小学生已不会写信。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而中国家书的传承不是哪一个人、两个人所能代表的,它的传承是全体国民的责任。
    家书具有史料价值。首先,家书是可靠的史料。家书是亲人之间的私密通信,是写给自己信得过的人阅读,所以家书记叙着真情实感,比其他史料的可信度高。其次,家书是带着感情的史料。亲情作为血缘文化的非物质载体,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民间家书是亲情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一封封带着体温的文字,这样的史料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从项目征集实践来看,所征集保存的4万封家书不仅引起了家书爱好者的关注,还吸引了专业研究者的目光。2006年3月,《历史研究》原主编阮芳纪先生亲自来到抢救家书组委会,复印与自己研究有关的家书资料,建议尽快组织学者开展家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雷颐认为,家书里反映出很多东西特别是老百姓的生活,而老百姓的生活从前是不被历史记忆的,家书从某种程度恢复了历史的记忆。
    家书的文化价值体现在作为中华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集文学、史学、美学、书法、礼仪、邮政、包装、纸张等文化元素于一体。许多家书还是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无论是实寄封、明信片、纪念封、首日封,还是各种邮票、卡、证、折,均为集邮爱好者所珍爱,其中各个时期经过实际寄递的家书就更加受到重视。古往今来,信札就是文人收藏的重要品种,其中多数都是情真意切的家书。
    其实,家书的价值还有许多,对于它的认识还要继续深化和研究。同时,也正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家书文化的巨大价值,才产生了坚守家书阵地的文化自觉。
     

生存的危机与坚守

    然而,家书的抢救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抢救民间家书项目中所遇到的主要困难是经费不足。项目的启动资金只有15万元,原以为项目启动后会找到赞助,或者从出书中获得版税收入,但实际并非如此。资金对于家书项目而言,是一个又一个征集电话,是一封又一封的征集函,是一月又一月的房租、水电,是招待远道而来的家书捐赠者的一顿简易午餐……
    资金不足的难题一直伴随着家书项目,不仅严重制约了活动的开展,同时也是项目最大的生存危机。进入2006年,项目经费严重不足。上半年两本书的出版本来为项目带来了希望。但下半年,两本书的销售结果让大家彻底失望,围绕两本家书所设计的促销计划也无结果。因此,项目组不得不退掉了一间办公室,另外一间到年底拖欠房租长达8个月,项目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项目组曾试图申请国家对文化遗产项目的财政补贴。一份《关于紧急抢救中国民间家书的报告》递到了中央领导的手里,领导虽批示认可,但由于国家财政资金不能直接拨付民间机构,因此拯救家属项目最终未能寻求到政府的帮助。
    张丁又想到了家书博物馆项目。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深圳市下属的一级政府曾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项目组的同事们准备了十几套资料,前往深圳洽谈合作,但最后因党政两位主要领导意见不一而搁浅。张丁认为在考虑博物馆项目时,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该合作的机构是否具备办馆的可持续性,是否是纯公益形质,不能 “热热闹闹开馆,冷冷清清闭馆”。
    正当张丁为项目的存续苦苦求索的时候,《收藏界》杂志社社长高玉涛先生伸出了援手。他免费为项目组提供了一间办公室和日常运作经费。从2007年2月到2009年春天拯救家属项目搬到了人民大学,和《收藏界》的同志们一起工作整整两年。项目组因此度过了生存危机,并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光。两年间,项目组又编辑出版了两本家书,举办了两次活动,使家书征集工作得以延续。
    张丁回忆道:“遭遇经费危机最大的损失是拖延了我们抢救中国家书文化遗产的速度。没有经费,不能增加人手,更无法开展活动。张颐武教授曾说,抢救家书是与时间赛跑的工作。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赶上家书消亡的速度。”


                
发展的机遇与目标

    在为家书博物馆找合作机构时,张丁发现,高校是最可靠的归宿。国际和国内知名高校都有办博物馆的传统。目前,我国高校博物馆100余座,并呈快速发展趋势。张丁想到了尚未有博物馆的中国人民大学。
    2006年9月,张丁把项目计划书送到了中国人民大学。不久,副校长冯惠玲教授亲自带领相关人员到项目组办公室考察。此后校方又经过多次论证,到2007年寒假前,学校基本同意接收家书项目。但就如何接收,藏品、人员如何安排等事宜还须商讨。此后,由于中国人民大学70周年校庆、2008年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学校、国家的大事,家书接收项目一直被拖延。直到2009年5月,家书项目才正式落户人民大学,此时距离初次接洽已过去两年零八个月。
    从此,家书项目有了一个新的起点。既走出了生存之忧,又获得了发展的平台。校领导对此非常重视,在资金和办公条件方面给予必要的保证。张丁说道:“花几十万元办一个展览,这在以前是我们不敢想象的,而现在就实现了。我和张颖杰放弃暑假休息时间,满怀激情,以区区两人之力,不到半年时间,就策划开办了‘打开尘封的记忆——中国民间手写家书展’。花20万元出版一本精美图录,以前同样不敢奢求,现在也成为现实。”为方便开展家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批准成立了家书文化研究中心,这是国内外第一个专门研究家书文化的科研机构。学校里,学术气氛浓厚。人民大学拥有一批知名的专家、学者,他们对家书项目高度认同,他们成为家书项目的智库。学生们也都积极踊跃地担任家书志愿者,为拯救家书事业带来了新生力量。
    家书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征集、保管、展览、出版、研究等各个方面。项目自启动之日至今已有六年时间,张丁认为这六年只做到了打基础的工作:“项目组目前征集到4万封家书,离目标50—100万封,还有很大距离,任重道远。保管方面也并不尽如人意,现有条件远没有达到要求,需要尽快解决。家书藏品的电子化、档案化是我们今后的目标。出版方面,现在已经出版了5辑家书,还有更多的家书等待出版,组稿编辑任务甚为繁重。进入人大并不是万事大吉,更不能让家书尘封在人大博物馆的库房,要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1年,张丁策划的《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一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百种重点出版物选题目录”,目前书稿编写任务基本完成,六月即可见书。另外,家书项目已将20本家书集的素材筹备完成,正与出版社协商中,计划联合打造“中国民间家书丛书”品牌,分批推出有阅读价值的个人家书专集和分类家书专集,进一步推动民间家书征集工作。
“打开尘封的记忆——中国民间手写家书展”开展以来,得到观众普遍好评。张丁并不满意,他认为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如展厅面积有限,展品在展示时较密集,许多家书是重叠甚至堆放在展柜中,文字太小,影响参观效果。并且笔、墨、纸、砚等反映家书文化方面的内容没有涉及。
    张丁已向中国人民大学申请了短期研究课题,着手家书文化的研究,拟每年举行一次“中国家书文化论坛”,出版论文集。不仅如此,“中国家书网”也已开通。张丁和他的同事们希望以后能够加强社会互动性和服务性,举办各个层级的家书写作比赛,推动家书文化服务党政现实工作。
    家书项目以目前的状态来看虽已“柳暗花明”,但前方的路途也并非从此一帆风顺。张丁感叹道:“仅靠我们几名同事的力量拯救家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调动各方面的资源,争取学校乃至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紧密团结广大家书捐赠者、爱好者,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把抢救民间家书事业进行到底。”

【采访手记】

    认识张丁先生有好几年了,也一直关注着他的动态。前几年,张丁作为央视的资深记者,在文物收藏圈里有着很好的人缘和口碑。后来他发起抢救民间家书活动,赢得了业界的敬佩。当他离开央视的时候,大家又为他惋惜。他在《收藏界》杂志担任常务副总编期间,以策划大型活动著称,还在杂志上推出了不少有影响的封面报道,时常撰写收藏方面的评论文章。这段时间我们常常见面,知道有几家收藏类媒体重金邀请他出山,可是他依然留恋着“家书”,始终不为所动而决定选择人大,尽管工资待遇锐减。本刊一直想详细报道家书项目,张丁总是说“不着急”,这样一拖就是六年。筚路蓝缕家书路,六年辛苦不寻常。当张丁敞开心扉与我畅谈六年来的风风雨雨时,我才发现,原来对他的了解实在是太浅了。在他的心中,有一片不同寻常的美丽天空,那是一种“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超脱与淡定,而张丁正是自身实现了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结合。

                                     (载2011年第4期《文物天地》)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