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文章/

家书博物馆背后的故事(太原晚报)

发布时间:2011-09-21

太原晚报网 2011-07-17 09:06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张 波



    在新闻出版总署庆祝建党90周年的一系列重点图书中,人民出版社于6月出版发行的一本 《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书中收录的近百封家书及其背后的故事,内容涵盖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真实披露了宏大历史背景下共产党员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让我们不禁对编辑这本书的中国人民大学家书研究中心产生了好奇:这是怎样的一个机构,会有如此独特的视角?于是,记者辗转联系到了该书的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家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丁先生,专程对他进行了采访。

    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在人大科研楼上的一间小办公室里,记者找到了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一进门,地板上堆着的一大摞书籍,便占去了大块的空间;两侧整墙的书柜,4张挤挤挨挨的办公桌,整间办公室几乎没有什么转身的余地。靠窗的一张桌子前,一位中年男子起身热情地朝记者走来。

    张丁,40多岁的南方人,举手投足间,充满学者的儒雅气质;一开口,又带着几分北方汉子干脆利落的味道——— 几句开场白后,话题便自然被引到刚出版的这本新书上来。铭记一段尘封的记忆

    张丁说,以往的历史都是平面叙述的大历史、大人物,而家书记载的则是有血有肉的平民历史。家书里那些平和的真实情感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可以让一个人由浮华归于平实,进而关照自己的内心。这些年来,透过对一封封家书的征集、识读、考证,自己读到了国人博大的内心世界、真实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

    张丁拿起案头那本刚刚出版的《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告诉记者,在这些浸透着历史沧桑的红色家书里,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对家人亲友的淳厚亲情,都是鲜活生动、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

    书第74页,是左权将军写给夫人刘志兰的家书:“我担心你及北北……想来太北长得更高了……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爬着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活……”字里行间,浸透着这位叱咤风云的军事指挥员侠骨柔肠的一面:一位对女儿呵护关爱的慈父,一位对爱侣无微不至的丈夫。

    再翻到第94页,收录的是一位籍贯山西省平定县、在山东巨野战役中牺牲的烈士冯庭楷写给自己大哥的家书,从信中可以得知,冯庭楷离家从军9年一直未能回去过,对家里非常挂念,字数不多,却洋溢着对骨肉家人的拳拳亲情和不能回家承担家庭责任的遗憾……

    一页页翻下去,五十多个作者的近百封家书及其背后的故事,从一个侧面生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辉煌历程。“从这些浸透着岁月沧桑的家书中,你仿佛能够闻到各个时代的气息,进入家书当事人的内心世界。阅读这些家书及其背后的故事,就是在重温我们身边的历史,就是在重温我们党的历史。我们可以触摸到他们的思想轨迹,从中获得的不仅是震撼、铭记,还有奋进前行的力量。”张丁动情地说。执着一份不变的信念

    性格决定命运,用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这句名言来概括总结张丁最合适不过。在张丁身上,有着丰富的身份标签:历史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某杂志编辑、中央电视台多个栏目编导、某收藏杂志副总编辑……这是一个充满自信的男人,他总是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从不在意别人的目光,在他的字典里,从没有“失败”这个词。2005年,他大胆辞去报酬优厚的工作,开创了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立志要成立中国的民间家书博物馆。他毫不犹豫地相信,这一次,他仍然能成功。

    然而,命运似乎和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如今在互联网上,仍可觅得当年项目启动后引发的轰动效应:它被称为“一场撼动中国人心灵的文化120”,并被媒体评为 “2005年全国十大文化事件”之首。然而风光过后的坎坷,却令张丁始料未及:项目一启动,处处都需要钱:一个又一个征集电话,一封又一封征集函,一个月又一个月的房租,甚至每杯水、每度电……筹措的十几万元资金很快花光了,市场化运作公益文化事业的道路却一直困难重重。曾经有家著名民营企业向张丁抛出了橄榄枝,然而对方要求的项目冠名权让他最终放弃了这笔为数不小的资金赞助,“我们做的是公益事业,一封家书在外人看来不算什么,对当事人却是难以割舍的至宝,企业冠名,会让捐赠者对我们的项目产生不信任,保持项目的公益性是我的底线。”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2006年年底,在张丁的记忆中,那个冬天最为寒冷,比天气更冷的,是项目的境况。张丁终日为项目的续存苦苦奔波,工作人员也走得只剩一个了。外患当头,内忧也接踵而至:彼时张丁的女儿刚上小学,无论在金钱还是精力上,都迫切需要这个男人来承担应尽的家庭责任,然而这一切张丁无暇,也无力顾及。每每看到妻子略带埋怨的眼神,张丁的心都不由得一阵抽紧:“现在想起来觉得挺对不住妻子的,女人都以有一个事业成功的丈夫为傲,可我当时却什么也给不了,就连正式的、能向别人提起的‘工作’都没有。”张丁笑着回忆,笑声中,夹杂着一份苦涩。

    朋友们纷纷劝张丁放弃,一些媒体也请他“出山”,“难道这一次,我真的选错了么?”一闪而过的犹豫,很快就被张丁自己否定了,“我就不信这个邪”,只要坚持不放弃,总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于是,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项目靠张丁给杂志写稿,帮朋友策划活动来勉强维持。“我坚信抢救家书的光明前景,这是一份值得自己投入后半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我都不会放弃。”说这番话时,张丁的脸上,是百分之百的坚定和自信。

    张丁告诉记者,征集家书的日常工作是忙碌的,相比资金的困窘,家书的征集、整理和归类过程更为枯燥和艰辛:拿到家书后首先要登记、识读、断句、考证,有些家书已经残旧了,书法更是龙飞凤舞,个别字句,张丁找来不少书法家辨认仍无法确实辨别出来。对于家书中的人名、地名、方言、典故等都要经过考证,“有些甚至是通信人彼此才能心领神会的私语、暗号,我们更是无从下手。在我们已出版的书籍上,辨认不出的字词,一律用方块符号代替。”说到这里,张丁希望能借我们报纸的宣传为这些方块找到答案,“我希望能有有识之士为我们揭开这些谜团。” 坚守一树迟开的繁花

    市场化之路走不通,张丁于是调整路线,为家书博物馆寻求“国字头”单位的支持。几番碰壁失望后,最终,张丁将目光定格在高校博物馆上:2009年5月,经过两年零八个月的考察、商讨、论证,家书博物馆终于在中国人民大学落户。看到4万余封家书终于有了一个安稳的栖身之地,有了制度和资金保障,张丁终于能喘口气,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家书集的编辑出版中了。

    几年来,项目组陆续征集到了来自海内外的4万余封家书,张丁已经相继主持出版了6本家书集。今年6月,张丁因抢救民间家书而荣获第四届“薪火相传———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贡献奖”。在张丁的工作规划里,前面的路还有很长:“家书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征集、保管、展览、出版、研究各方面。下一步,我们要征集50万至100万封家书,现在,有20本家书集已列入出版计划,我们计划打造一个‘中国民间家书’品牌,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阅读需求人群推出有针对性的家书专集;之后,我还要着手家书文化的学术研究。”

    我们的谈话总是被电话铃声打断:出版社要对 《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进行二次印刷,张丁在电话中将书稿中几处细微改动与编辑一一订正;刚说了没几句,又有电话进来:一位四川的捐赠者来到北京,想来家书博物馆看看。“我们每天都要和捐赠者、出版社等方面打交道,有时忙得恨不能有三头六臂。别看我们只有两个人,我们可是支撑着一个博物馆呢!”张丁笑着说。

    由于条件有限,家书博物馆目前只能屈居在人大体育馆地下一处狭小的展厅里。“好多书信都没有地方陈列,陈列出的书信大部分也只能重叠堆积在展柜中不能充分展示。”看到墙上有一份展品有受潮变质现象,记者指给张丁看。“没办法,地下室存放条件不好。不过这是复制品,真品已经妥善保存起来了,我们不能辜负捐赠者的信任!”

 
太原晚报记者张波(中)在家书展厅采访

    采访结束,记者与张丁先生一起走在中国人民大学喧闹的校园里。“你看,这里很快将改造成为人大博物馆,明年你若有机会再来看,家书博物馆就会大变样了。”张丁指着路边的图书馆,一脸的憧憬。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