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文章/

家书之“家”(天津今晚报)

发布时间:2010-12-28

2010 年 12月25日 星期六  今晚报副刊


    几年前,抢救民间家书工程大张旗鼓进行之际,笔者有《给家书建个“家”》之议,有幸刊在《今晚报》上。庚寅年初冬,得知家书已有“家”,遂欣然前往。
    2005年4月,由费孝通、季羡林等数十位文化名人倡议,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共同发起的抢救民间家书工程,社会反响强烈,被称为“一场震撼中国人心灵的文化120”,被媒体评为“2005年全国十大文化事件”之首。4年时间,共征集家书4万余封。2009年5月,抢救民间家书项目落户中国人民大学。9月,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成立。12月,家书之“家”——“打开尘封的记忆——中国民间手写家书展”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隆重开幕。
    家书之“家”,集中展示了从应征家书中精选的3075封家书和380幅老照片,时间跨度长达200多年,内容涵盖自明清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其中不乏难得一见的珍品,如黄兴、蔡锷、陶铸、邓子恢、沈钧儒、周扬、林默涵、陈望道、陈翰笙等人的家书手稿。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凝结着丰富的情感,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纯真的亲情,炽热的爱情,真知灼见的心灵对话,畅所欲言的坦荡胸怀,千里的思念,万般的情怀,等等,家书是最好的传达与交流。
    置身“家”中,时时都为封封家书所震撼,所陶醉。写信者中有最长寿者陈翰笙(活到108岁),也有最年少者朵朵——还未出生时,爸爸就认定其是个女孩,起了名字,给她写了满满16页信纸,有4000多字。情书“冠军”无疑属张焕光、陈素秋夫妇。他们从十三四岁懵懵懂懂的年纪就开始书信传情,12年后结婚,再风风雨雨相敬如宾半个多世纪,如今年逾耄耋。装订成厚厚60大本的1700多封情书,约180万字,见证了他们爱情的天长地久。收信“冠军”非谢慕兰老人莫属。她有4个女儿,3个不在身边。20多年,她保存家书1700余封。1999年70岁生日时,4个女儿整理出版了三卷五本计170万字的《慕兰家书》,作为生日礼物敬献。更为精彩的还有,顾静专、白铠等顾氏七姐弟的“连环”家书:同胞兄弟姐妹8人,7名党员,5位离休干部,数十年来保持着“兄弟加同志”的情谊。到21世纪初,健在的七姐弟相约,为加强交流,以连环家书形式传递亲情,甲传乙,乙传丙……最后传至住北京的顾江保存。从2001年4月到2009年8月,家书传了27轮,共195封。“连环”之外,还有百枚明信片的“连续”寄:得知家住温州的大姐因病住院,住在无锡的弟弟王巨榛,连夜从自己保存的90本日记中浏览、摘抄、修改,再一笔一画,誊写在明信片上,寄给大姐。此后连续99天,一天一枚。内容或介绍新闻,或回忆家庭往事,传递着浓浓的手足之情……家书,千姿百态,美轮美奂!
    家书见证历史。其内容、语言、书写格式等自不待言,就连信纸信封也如此。时间跨度200年的信笺,如红笺、华笺、云纹笺,宣纸、古莲纸、白报纸,另有烟标背面、丝绸等等,本身就有历史的痕迹。而信笺首部及两侧印图案文字,更具时代特色:如孙中山头像及政治遗嘱、蒋介石头像及语录、毛主席头像及语录(最高指示)、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大海航行靠舵手(林彪题词)等。有的首部印“天下为公”,底部印“世界大同”。有的右侧“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左侧“调和东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广告词,则出现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
    信封的时代印迹更明显:清代多竖式红条封,民国多竖式红框封。竖式红框与横式红框并用,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基本为横式封,不见了红框,代之以或顶部或左侧的毛主席头像(语录、诗词)、样板戏剧照、英雄模范人物形象等。至于卷页封装,使信笺与信封合一,显系托人捎带而非邮寄之书,为清代产物。

作者:仇润喜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