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文章/

誉为“最温柔的艺术” 草根家书呈现视觉盛宴 (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06-05-1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家书抵万金”。日前,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遗产抢救工程办公室发起的“抢救民间家书”活动在京启动。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等数十位文化名人向海内外华夏儿女发出倡议:留住家书,捐献家书。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添砖加瓦。“倡议抢救民间家书,可能是费老生前牵头倡导的最后一项重要文化活动了。”组委会秘书长丁章对笔者说。

  组委会副秘书长张海鹰介绍,项目启动两周来已经收到2000多封家书。“加上邮寄在路上的,估计有七八千封”,“我们的目标是至少要收集50万封。

  丁章告诉笔者,国家博物馆将收藏“最具价值的优秀家书”。同时,组委会将筛选整理《中国家书系列丛书》,将于今年年底出版。“目前就有辽宁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等五六家出版机构洽谈意向。”

    ◇亲情的纽带 

  家书被西方人誉为“最温柔的艺术”。此次,组委会收到的第一封家书是华北民航管理局首都机场的张海飞提供的。他的家居山西的父亲在这封家书中,生动记述了探望儿子后,第一次坐飞机由京返晋的感受。一位老干部把母亲的“红色家书”亲自送上门来。其中,甚至有同治7年的晋商家书,有孙中山给自己部下的手书。

  爱国爱家的“宏大叙事”在上世纪50年代的我国民间书信中经常出现。北京的龚贵焘、耿凤珍夫妇捐献了一封1959年的家书。龚贵焘当年因工作关系春节还战斗在水利工地,其父母在给儿媳的信中极力劝勉:“今日元旦儿夫妇因工作关系暂不能来沪团聚……我等应为长远利益想,但愿明年春节儿夫妇能得来沪团聚则更欢喜矣!”

  “抢救民间家书”活动蕴涵的爱家、爱国观念在海外华人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现居洛杉矶的华人李宝梅女士捐出了上世纪70年代与先生分居两地时的家书。贵州的梁先生寄来与台湾亲友的通信。这些家书由亲友从台湾寄到美国再转寄到中国大陆,“辗转了半个地球”。信中,亲友重温了耳熟能详的余光中的《乡愁》诗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家书里的历史 

  “家书”一词最早见于西汉,指家藏之书。据悉,迄今发现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两封家书是战国末期的木简。最为世人熟悉是《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在写给儿子纪泽、纪鸿的家书中,阐述了他对治家、修身、学习、理财、交友、用人和旅行等的看法,堪称家训典范。曾出版《曾国藩》的作家唐浩明称其为“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袒露”。

  翻译家傅雷给留学海外的儿子傅聪的近百封家书,是家训与审美的完美结合。据悉,《傅雷家书》曾再版5次,重印19次,累计发行量逾百万册。充分说明《傅雷家书》“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诲”对当代青年的影响。

  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高度评价了这次家书征集活动:“‘民间家书’名字就起得好。我们要选什么‘名人家书’?!家书写的时候就不是为了发表,也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所以讲真话多。”“人们可以去国家图书馆,看一看闻一多的手稿、鲁迅的手稿、巴金的手稿、冰心的手稿当时是怎么改的———一句话修改、划掉的过程中,蕴藏着好多东西。看软盘可看不到这个痕迹。”

    ◇家书文化的异化

  “传统家书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学、美学、书法、礼仪、邮政、包装等文化的综合载体。”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等在“抢救民间家书”的倡议中,如是评价家书中承载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张海鹰对民间家书的书法美和礼仪美赞不绝口:“你看看这格式、这称谓———写到父母时就很敬畏地大写,落款写到自己就写小一点。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啊。”

  工作人员在整理家书、归档存放时特别小心。那些写在粉红色信笺上的蝇头小楷,和遵从着长幼礼仪的书信格式,让人享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染下的一场视觉盛宴。

  但在电话、手机短信、E-mail、QQ、MSN大行其道的网络时代,抢救家书的行动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冯小刚在电影《手机》中表达的对当今时代人际交流的忧虑。家书的式微让人们反思了现代人情感的异化。正因如此,口述史在学术界非常流行,日记成为学者们研究史料的重要依据。如何在网络时代留住那些家书,和家书中传递的人情味、人性美,以及其中承载的中华传统文明观念、道德理念,是此次“抢救民间家书”活动的初衷,也是《中国家书系列丛书》流传至未来的依据。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