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文章/

你多久没写家书了(济南时报)

发布时间:2011-11-22

济南时报 深度周刊2011.11.21 星期一 记者:赵双勇 采访报道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千年前的唐朝家书,和700多年前的“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明朝家书,情感是共通的。“除非破产,既想破产,大人要知,咱非前数年家道。信写至此,令儿实哉伤情,泪湿胸前。”70多年前的农民家书,和“我开始关心落叶了,银杏叶和枫叶是最爱,可以夹在信纸里,给你寄去。那是我火热的一颗心”20年前的家书,情怀是一致的。
    这是探寻尘封记忆的采访。11月的北京,中关村大街,书摊上摆着《曾文正公家书》。踩着落叶的路人,低头看着或打着手机。一个多月前首都大学生“微家书大赛”刚落幕,新浪微博“重阳微家书”也才结束。三年前,首部平民个人家书集《怀玉家书》出版;彼时,调查显示,中国75.9%的人多年没写过信,网民人均1.6个电子邮件账号,平均每周收6.5封电邮,每周发5.3封。其中没有一封家书。
    这是追寻文化血脉的采访。家书,诠释了数千年来,国人对于“家”的理解,对于“族”的认知。
    手写文字,是有生命的;手写家书,是有情感浓缩的。手机、短信、电邮……与“家”的沟通正快餐化。
    在向前走的间隙,有时需要慢下来、静下来。因为情感,需要慢慢品读,沉淀一下再回味。
    心,由此才会找得到返“家”的,那扇门。


    打开小铁门,踏入地下廊道,楼外的喧杂被隔离了。步行约10米,浓缩了2000多年中国书信文化史精华的展馆就在廊道尽头———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家书展馆。
    4年前,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遗产抢救工程办公室、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文物报社、炎黄春秋杂志社等单位联合启动抢救民间家书工程。倡议人有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文怀沙、苏叔阳等46位学界泰斗和文化名人。

危机与坚守:四万多封家书的归宿
    张丁,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抢救家书工程源起于他的一个决定———2004年,美国人安德鲁•卡洛尔发起“抢救美军战争家书”工程,征集到5万封军人家书,安德鲁精选200封编写了《美军战争家书》。张丁得知这条新闻后,决定在中国开展抢救民间家书活动。
    2005年4月10日启动后,很快征集到4万多份家书,有多封入藏国家博物馆。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抢救家书的社会关注度下降,张丁把重点转向家书编辑出版。从2006年起,抢救家书工程开始面临生存危机,电话费、房租、水电费……征集成本增加,两部家书集的出版也未产生预想的收益。期间,张丁曾申请国家文化遗产项目财政补贴,最终无果。4万多份家书何去何从?成为最令张丁牵挂的事情。深圳某部门对此曾表现出极大热情,几经洽谈后仍搁浅。后来,《收藏界》杂志社为抢救家书工程提供了办公室和日常经费,难关终于度过了。
    为了给4万多份家书找个归宿,2006年起张丁开始与中国人民大学接洽,校方多次论证后决定接手。但由于2008年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原因,到2009年5月才正式落户人民大学。“打开尘封的记忆——— 中国民间手写家书展”开始推出,世界首个家书文化研究中心成立,4万多封家书已被妥善保管。11月16日,张丁在接受采访时说:“家书展馆、研究中心、库房还比较狭窄。目前,人民大学正在装修新的博物馆大楼,将来家书展的面积要比现在扩大一倍,不仅有家书实物展,还将通过照片、影音影像等立体展示家书故事,并实现家书藏品的电子化、档案化。”
    张丁说:“征集目标是50万至100万封。因为之前遭遇生存危机,最大损失是拖延了抢救家书文化遗产的速度。北大著名学者张颐武曾说‘抢救家书是与时间赛跑的工作’。遗憾的是,我们没赶上家书消亡的速度。”

家族与民族:家书传承的文化元素
   “母得毋恙也?家室外内同……以衷,母力毋恙也?与从军,与黑夫居,皆毋恙也……钱衣,愿母幸遣钱五六百,布谨善者毋下二丈五尺……急急急。惊多问新负,妴皆得毋恙也?新负勉力视瞻二老……”
    2200多年前,淮阳。“黑夫”、“惊”在秦楚战火中写出两封家书,收信人是兄长“衷”。写于公元前223年、中国现存最早的家书里,儿子最关心的是母亲的健康、新婚妻子的情况,并盼家中送来夏装并寄点儿钱来。张丁说,“黑夫家书”对秦国兵役制提供了第一手研究资料,是“孝文化”的一次展示。传统家书还是文学、美学、书法、礼仪、邮政、包装、纸张等文化的综合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亲情,展示了个性光芒,记录了时代变迁。
    家书是历史的入口,是中国家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抢救家书,是抢救一段尘封的文化和一段被淡忘的记忆——— 这已成为越来越多学者专家的共识。
    对于家书,国人有共同的记忆。诸葛亮给儿子的《诫子书》中提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以马革裹尸流芳后世的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提出“刻鹄不成尚类鹜”值得学习,“画虎不成反类犬”要警惕;林则徐在家书中要求儿子“勿贪利禄,恋权位。”毛泽东“独服”的曾国藩家书中“福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唯胸次浩大,真正受用”、“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等已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价值观的最好诠释。
    张丁说:“在家族文化的传承中,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训、傅雷家书等不仅影响当事家族本身,也丰富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其文化元素和内涵是全体中国人共有的精神财富。”
没落与重建:家书文化的现实意义
    面对电话、手机、网络的兴起,国人正进入言而无“信”的时代。调查显示,向亲朋好友问候、祝福时68.3%的人选择手机短信,其他是打电话19.7%、QQ等网络聊天工具8.8%、电子邮件2.8%,只有0.5%的人选择写信。17日,记者与张丁就抢救家书工程进行了如下一番对话。
    济南时报:抢救家书是不是要人们再去写纸质家书?
    张丁:抢救家书主要是抢救现有家书遗产和传承濒临失传的家书文化,而不是让国人重新拿笔写信。家书可以消失,家书文化不能消失。在不久的将来,下一代将不知家书为何物。能看着这一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消亡吗?为国家计,为民族计,为子孙计,必须抢救民间家书。
    济南时报:抢救家书工程目前在做什么?
    张丁:重点是征集。还有研究、整理、编辑出版、宣传等。
    济南时报:征集到的家书从时间、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张丁:时间上比较多的一是民国期间的,二是1949年至1979年的,三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地域上遍布全国各地,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较多,山东也有。从历史上看,这些地区读书识字的人多,家书得以保留。西北等经济较差的地区少些。
    济南时报:历史上的著名家书有很多,很多成了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您是怎么理解的?
    张丁:如果从战国“黑夫家书”算起,中国家书文化持续了两千多年,历代传承,不断积累和升华,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大体可从五方面理解。一是文学性,形成了独有的“书信体”,很多是千古名篇,文学价值巨大;二是文献价值,是第一手真实史料,书信具私密性,人们最不可能在家书中说假话,其文献价值被史学界特别重视。三是心理学属性,反映了个体内心的活动,进而对民众的社会心理解读提供依据。四是社会学属性,家书中有市井百态,是时代发展的镜子。五是伦理学属性,反映了孝道、礼仪制度,写给长辈、平辈、下辈的家书各有规范,这影响到个体的社会属性,为个体的社会行为规范也起到促进作用。
    济南时报:家书文化、家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
    张丁:家书文化是家族文化的一部分,对维系家庭,家族和谐,规范行为,促进个体发展有巨大作用。优秀家书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很多家书是书法艺术精品,加之思想性、文学性等共同构成一道文化风景。
    济南时报:抢救家书现实意义是什么?
    张丁:家书中普遍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可帮助现代人形成健康的核心价值观。
    济南时报:现代通讯手段具有家书不可比拟的传播优势。家书在电子通讯时代的前景如何?
    张丁:总的趋势,电子通讯手段必然会代替传统手写家书。但纸质家书不会完全消失,会成为奢侈品,流行于特定领域和人群。我们目前正计划开发电子家书平台,让传统家书在电子时代得以永久保存。
    中国孔子基金会交流与合作委员会副主任窦洪涛接受采访时说:“有个故事至今令我深思。天冷了,母亲向在外求学的儿子发了三条手机短信,嘱咐多穿衣服、保重身体,孩子的回答只一个字——— 恩。为了打字省事,都没用‘嗯’。传统家书有‘见字如面’的感觉,是因为含有了情感信息。优秀家书最突出作用是传承了家族文化的精华,含有传统家庭教育的光辉思想,在当前中央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给予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训、傅雷家书等优秀家书文化以一席之地,‘富二代’、‘官二代’的教育问题则有了新平台。这正如大师季羡林所说,抢救家书‘就是传承家书文化,守护亲情家园,用亲情的力量维系家庭的和睦,共建和谐社会’。”
    采访中多位专家表示,优秀家书强调个人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具有极大现实意义。对此作家刘枫认为,传统家书重视爱国思想的灌输,普遍传播重义轻利的道德情操,主张“非礼之利,不入于家”,还把“立志”作为德育首要目标,杨继盛给儿子的信中说:“人须要立志……你发愤立志做个君子,则不拘做官不做官,人人都敬重你,故我要你第一先立起志气来。”
    刘枫认为,敬重父母,友爱兄长,长幼有序、和睦相处等重要行为规范在家书中比比皆是。提倡节俭,清白传家,谦和忍让,加强涵养,也是传统家书所倡导的优良品质之一,强调“舍己让人、先人后己”。另外,审择交游,近善远佞,救难怜贫,助人为乐,谨言慎行,深自韬晦等都是传统家书的典型教诲。
   
    从中国现存最早的“黑夫家书”起,性格内敛、羞于口头上直舒胸意和满腹情怀的国人,就开始在家书中尽露心迹。由此有了曹操的《戒子植》、诸葛亮的《诫子书》、姜维的《报母书》、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欧阳修《与十二侄》、司马光的《训俭示康》、苏轼《与侄千之书》、黄庭坚的《答洪驹父书》、文天祥的《狱中家书》……
    明清是古代家书发展的高峰期,郑板桥、纪晓岚、林则徐、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等人的家书流传最广。近现代,许多革命家和文人都写有大量家书。翻译家傅雷在儿子留学海外时,写了近百封家书,这些信件汇集而成的《傅雷家书》先后再版5次,重印19次,累计发行超100万册。
    “未读书中语,忧怀已觉宽。灯前看封箧,题字有平安。”对于家书的集体记忆,历史名人和平头百姓是一致的,情感是共通的。
战火中的初恋
一封写于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情书
【人物】
   朱锦翔,1933年出生,浙江台州人。1950年加入共青团,后参加中国民主同盟。1949年入伍,成为解放军华东空军文工团团员,后担任师政治部文化补习学校文化教员。1954年转业考入北京大学新闻学专业。1958年分配到甘肃兰州大学工作,退休后定居上海。
    鹿鸣坤,1929年出生于山东莱阳话河区滴子村。1943年参军,194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航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解放军空军第二师第六团。1951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第三大队副大队长。1951年12月,在一次对敌空战中牺牲。

鸣坤同志:
    昨天晚上回去,你定感到不高兴,因为我没有合你理想的答复。可是我也同样带来一颗不愉快的心境。回到宿舍里开始思想斗争了。
    鸣坤同志,这短时间斗争的决定,也可能使你失望。昨天晚上,我也很清楚的对你说过,目前,抗美援朝运动在这样高涨的声浪下,美机又时常来我东北领空扫射,将威胁着整个中国的安全,确实我再不忍坐视了。
    虽然留在这儿同样是为这个目标而奋斗,但是我总认为亲自参战(当然供应大队不一定在前方)是更有价值,尤其参加国际战争,机会少有。同时,我想早有这样一个念头去见识见识,也只有生活在不平凡的环境里,才能磨练出来,实在我太幼稚了,由于入伍时间不长,自己对政治认识还差得很。我也告诉了你,在供应大队犯了两次不算小的错误,所以也只有以今后实际工作的体验才能使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旧意识铲除干净。
    我也知道,此去困难不少,钉子更多。首先因为我是女同志而且也只有我这么一个女同志,又是初出茅庐,从未离开家乡到老远的北国。但是,我想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的,我可以将我们的事情公开大胆的对他们说,让他们不再存在着不正确的想法。而且大部分同志都还好,平时我也可以请他们多照顾,况且还有其他女同志(虽然他〔她〕们都已结过婚)也总比较好。
    鸣坤同志,为了将来的幸福,为了以政治为基础的感情建筑得更巩固,在目前,我们只有各奔前程,待胜利重归,那种情景何等愉快。所以,我考虑结果,还是跟供应大队走吧!
    请你安心工作,熟练技术,完成飞行任务,勿要使自己的思想有所分化,不然会影响事叶〔业〕。昨天晚上你讲的话,我听了感到很难受。
    虽我们不够了解,但在几次的谈话与通信已有了一种革命同志的感情。当然,别离难免伤感,但是,我们要想到,为了战争多少同胞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所以,也只有彻底消灭他们,将来才能使每个人都有好日子过。
    上次你不是说现在交通方便……我们可以多通信,至于人家拆信或押〔压〕信,我们想个办法好吗?看你最近什么时候有空,我们再谈一次话,倾吐与解决不愉快的想头〔法〕,你意如何?如同意,则你决定时间通知我。
    时间不早了,最后,祝你愉快、安心。
    再见!致礼

                                                             锦翔 草
                                                              19/4夜

                      (记者注:据家书捐赠者朱锦翔介绍,此信写于1951年)

朱锦翔自述背景
    1951年下半年,我们师部从上海乘军列前往东北,准备开赴前线。此时,我与鹿鸣坤是公开合法的对象关系。接到参战命令后的一个周日,他来宿舍看我。见面时他还是非常拘谨。发现我胳膊上戴着手表(那时因飞行需要,飞行员人人有手表)颇为惊喜,想看看是什么表,可就是不敢接触我的胳膊。
    那个年代,我们最亲密的感情表达方式就是握手,今天回忆起来深感遗憾。我知道他身上有在陆军部队作战时留下的伤疤,可从未看到,更没有去抚摸过那伤疤。我们都是第一次接触异性,又是初恋,传统“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很深。
    我们在上海最后一次见面,是在程家桥高尔夫球场。当时,师部已搬出虹桥机场,住到高尔夫球场(现为上海动物园)对面几幢小洋楼里。那天,他送给我一件令我特别喜爱的礼物:色如绿宝石的小号关勒铬金笔。我们坐在球场边的一块高地上,虽然是挨着坐的,可谁也没好意思往紧里靠。他谈话总离不开战斗赴朝参战的内容,可至今不能忘却的是他的一句话让我伤了心。他说:“这次参战,也许成了英雄回来,也许牺牲了。”我脱口而出:“怎么可能会牺牲呢?不会的,不会的。”他连忙笑着说:“我这是跟你开玩笑,你就当真了。”
    和鹿鸣坤谈朋友的事,我的家人是在他牺牲后才知道的。那个年代的飞行员,既不允许单独行动(和批准的女友谈对象例外),又不允许在外面吃饭。我俩没在一起吃过饭,每次见面从未超过三个小时。这次分手,我们照样握手告别,没有说过“我爱你”之类的话。谁也没有想到,这竟然是永别。临别时,他只是说:“到了前线,我给你写信。”
    1951年12月,我随师部机关奉命调防上海。回上海不几天就传来噩耗:在一次空战中,鹿鸣坤不幸牺牲了。当时,我去龙华机场看望留守处一大队政委的爱人。她对我谈起朝鲜前线我军空二师的战事,并说出牺牲飞行员的名字。她讲述得很平和。久经部队生活的人,视战争、牺牲为正常的事。可我难免神情紧张,不禁脱口而出:“不知道这几天战事怎么样?”这冷不防的问话使她来不及思考,刚吞吞吐吐崩出“三大队长——— ”几个字就咽了回去。“三大队长不就是鹿鸣坤吗?他怎么了?”我预感到不祥,眼泪夺眶而出。
    她慌忙变换口气:“他没有什么,你真是孩子……”我说:“看你刚才说话的语气,他可能出问题了。”我还不敢说牺牲两个字。泪水依然抑制不住。她继续安定我的情绪:“真是个孩子,他好好的,你不相信,给他写信。他如果知道了你这孩子气,肯定要笑话你的。”
    战争必然有牺牲,这对部队老同志来说是正常的,可我无论如何难以接受!毕竟那年我才18岁,他才22岁。当隐约知道此事后,我既不相信这是真的,又克制不住哭泣,还不好意思在人前流泪。只好一个人哭,不吃不喝在床上躺了三天。部队领导急了,设法做我的思想工作,又派人将装在鹿鸣坤图囊(飞行员上天随身携带)里我的一张军人小照片转交给我。
    一晃,50多年过去了。往事如烟,岁月茫茫。

73年前小学教员的家书
“乱世做人,简直不是人”
    离开上海两个月了,在这里只有忧愁苦闷,白白的吃了人家的饭……不过总是一个不自在,失业的痛苦,真够味哪!
    在中原大会战的准备声中,武汉密布着恐怖空气,走啦!走啦!重庆、成都、香港、上海,纷纷地忙着奔波,我呢,满望到了汉口,或许在生活上有一点儿希望,如今可毁啦!不单舍却你们,在外面度那可怜岁月,而且要跟上四姊逃难哩……
    在武昌碰见了孟志杰、毕映泉,说到了上海的家中,只有付之一叹。卢炳章也到了广州,据说生意很不差,不过前几天广州遇到大轰炸,不知道怎样了?乱世做人,简直不是人,过到哪里就算,也忧急不了许多。这几天,这里谣言很大,说要“轰炸武汉”,管他呢!“在劫不在数,在数最难逃”,我便听天由命吧!

家书背景
    1937年11月12日,在经历了三个月的战事后,淞沪抗战结束,上海沦陷。1938年4月的一天,上海小学教员姚稚鲁几经犹豫,在与妻子反复商量后,抛妻别女,独自揣着100元钱到南昌、武汉等谋生。大约4个月后,姚稚鲁在战火与动荡中离世。期间,姚稚鲁先后寄给家里的书信有十余封。这批家书纸张大小、质地不一,有的用钢笔,有的用毛笔和铅笔写成,可见当时其处境的艰难。“乱世做人,简直不是人”。73年前,在家书里说完这话一个多月后,37岁的姚稚鲁就在忧愤交加中去世。
    它真实记录了一名失去家园的难民辗转流徙、悲凉无助的人生轨迹。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