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消息/

国庆家书一览

发布时间:2009-10-10

   【编者按】在祖国六十周年华诞前夕,北京晚报开辟了“国庆家书”专栏,刊登了一组与国庆有关的家书,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本网选发其中与国庆阅兵及庆典活动有关的几封,探寻那些宏大场面背后的感人故事。

 
三军仪仗队通过天安门城楼

妈妈给你留了生日的长寿面
2009-09-09 北京晚报

妍妍:你好!
  国庆庆典一天天临近,阅兵、群众游行和背景表演都进入了倒计时,你回家的次数明显减少了。
  你妈妈整天唠叨个不停,一看天气预报就让我发短信给你,在这个节骨眼上,你和同学们要注意身体,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这不,从报上看到,6日零时在天安门举行首场联合演练,你妈妈就给你张罗了好多好吃的,就连5日她过生日的“长寿面”还给你留着,哪知因当日凌晨有雨,合练改在了7日零时,又让我们白忙乎了一阵。给你打电话时,你正在训练场上帮助其他同学练动作。
  记得十年前的共和国50庆典,爸爸在武警阅兵指挥部工作,当时你还上小学三年级,我曾带你到阅兵村,那时你看着女兵和女民兵的飒爽英姿,羡慕不已。你对我做鬼脸说:“队伍里有我的身影该多好啊!”记得最后一次合练,我只顾采访把你搁在了观礼台,直到需要更换摄像机的电池时才想起了你。
  转瞬十载,你已从一名小学生成长为一名大学生。大学第一个暑假,你原计划跟同学去旅游,但国庆60周年庆典消息发布后,你义无反顾地改变了计划,积极报名参加首都大学生群众游行方队,还动员同学一起参与,你们宿舍6人中就有5人报了名。凭你的性格,这是你中学时候完全不可能的事,爸爸妈妈打心眼里高兴。你长大了,多了一份责任感和荣誉感。
  尽管你对我和你妈保密,我还是打听到了你的一些情况。训练你们的教官是我原来的兵。当我征求你意见,要把你放在“曝光率”高的排面时,你不假思索地制止了:方阵是一个大集体,哪个位置都重要,参与就是光荣的。我口上没说,心里默默地想,女儿已经不是以前的女儿了!
  “奉献几多血汗,不求青史留名”。爸爸妈妈期待你凯旋!

父亲 谷伟学

 

 
女兵方阵

八个月没回家了你想爸爸吗?
2009-09-10 北京晚报

孩子:你好吗?
    自从爸爸参加阅兵训练以来,时间过去八个多月了,你是不是经常想起我?记得前天打电话回去,你用甜甜的声音问我:“爸爸,你怎么还不回来?”那一刻,我流泪了……不是爸爸不想你,是因为爸爸正在担负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任务,不能回去啊。
    这几天已经开学了,你妈妈又开始忙了。白天,她要带几十名比你大几岁的小学生。晚上回到家里,她还要为你做好吃的,睡觉前为你讲故事,而夜深了,当你进入甜甜梦乡的时候,她还要备课、批改作业……你可要多体谅你妈妈啊。
    听说你刚进幼儿园表现就很好,不仅听老师的话,还特别有爱心,经常帮助比你更小一点的小朋友,这令我很欣慰。加油!等我阅兵任务结束后,你能给我背几篇古诗吗?
    离盛世庆典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我的工作也越来越忙,等到十月一日那一天,我就要和许许多多解放军叔叔一起,昂首站在战车上,接受全国人民的检阅,你和妈妈就守在电视机前寻找你老爸的英姿吧!

                                                          爱你的爸爸


(作者井宾为北京军区某炮兵旅自行火炮方队负责人)

 

女民兵方阵


距离有一份相思的甜蜜
2009-09-16 北京晚报

老公:
    今天训练累么?闺女已睡了,不知道你现在睡下了没有?又是一个孤灯清影的夜晚。不过我已经习惯了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想你,没人打扰。
    回想往日,当初你还在部队时,天天不着家,那时我就知道,选择了军嫂,就要懂得享受孤独。有哲人说,距离产生美。有时候我也在想,距离对情人来说,产生的并不仅仅是美,而且还有一份相思的甜蜜。有我在家天天想着你,你不觉得是一种甜蜜吗?后来,你转业到地方穿上警服,我又成为了一名警嫂。距离又在持续着,哪里需要哪里去,让我们的相互牵挂一直保持,同时也使咱们的大家和小家都更加和谐。
    现如今你再次穿上军装,参加大阅兵,又一次和我们拉开了距离,但这距离,让我更加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几天幼儿园开学了,咱们的宝贝闺女总是对同学说:“我爸爸阅兵去了!”你可千万记住,回来时别忘了给女儿带礼物。
    时间不早了,你早点休息吧,明天好好训练。老公!加油!
    对了,天凉了,注意加衣。晚安!


(作者刘海静为平谷区九中语文教师,丈夫花少富是预备役方队队员)

 
飞行员方阵

有你这样的学生老师很欣慰
2009-09-17 北京晚报

亲爱的李吉同学:你好!
    你和礼福同学在沙河参加群众游行队伍集训还好吗?7月初分别,已有两个多月了。你寄来的照片上你们俩晒得简直成了黑猴子,呵呵。
    临别时,你送给老师的魔豆,已经长出了绿色的豆芽;浇水的时候,老师就看见了你贴在花盆上的娟秀的钢笔字:“多少往事随风而去,惟有老师教导铭刻于心。学生贫寒,没有好礼物送给老师,只能用矿泉水瓶做一个花盆,太简陋,但我是用心做好每一个细节……”
    你从遥远的贵南布依族自治县来到北京求学,学费是父母在山上种地、养猪挣来的,而你每月的伙食费仅仅300元。听班长说,你还常常省掉早餐……上学期大家才知道了你的困难,给你捐了款,当时你心一软还在老师面前掉了泪。整整一个夏天,你们在似火骄阳下训练,脖子上胳膊上晒爆皮了,老师怎能不心疼啊。你是布依族人民的好儿子!老师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欣慰。
    明天,李世聪同学将到沙河去,我托他给你们带了几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和《刘震云文集》。这些书籍很有教育意义,故事性也很强,想必你们能喜欢。
    有空就给我写封回信。


老师 王成刚

(作者为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八达岭校区教师)

 


预备役方队接受检阅


阅兵村一日累并快乐着
2009-09-24北京晚报

老班长:你好!
    你来信让我讲讲阅兵村的故事,说什么好呢?还是说说村里的一天吧。
    早晨4点45分,一声哨声把我从美梦中叫醒,匆匆洗漱、整理之后,该集合了。
    5点,准时出发,去炮场进行车辆出场前的技术检查。
    8点,我登上了坐骑——基准引导车。热!太热了!瞅了瞅温度计,天啊,56度!
    10点半,组织讲评,要求把把每一次合练都当成正式受阅。
    12点,向预定位置进发。
    14点,方阵合练,阳光真够毒的,感觉皮肤被烤得滋滋响,我得挺着……
    21点15分,终于回宿舍了,双腿像是被灌了铅似的,体力的透支,连饭都不想吃了。
    21点45分,终于可以躺在床上休息了,掐指一算,从早晨起床到现在,整整17个小时。
    老班长,这就是阅兵村的一天。累是真累,但我感觉特别的充实,特别的兴奋。马上就要到正式受阅了,我不会忘记你的鼓励,一定会以最好的状态在全国人民面前亮相!

  温飞扬

(作者为北京军区某炮兵旅自行火炮方队队员)

 


水陆两栖战车接受检阅


写给女兵方队
2009-09-28 北京晚报

筱雯:
    这是写给你的第28封信。所有寄给你的信,累计几万字。
    从你赴京集训到国庆受阅,整整7个月时间,在这214天里,为了以一流的精神面貌展示三军女兵方队的时代风采,你们经历了异常紧张辛苦的军事训练,对于你们的出色表现,我欣慰,全家感动。你们辛苦了!
    当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彩排合练可能已经结束了。最后几天的集训,辛苦程度将达到极致。此时,应坚守一份心中的宁静。
    这些天我一直在想,随着国庆阅兵的临近,期盼、兴奋、压力、负担甚至焦躁等复杂心态会日趋活跃。如果不适时调整,对高质量发挥受阅水平影响很大。
    前一阵,在电视节目里听到古筝大家的经验谈,觉得很有道理。原话忘了,大致意思是:弹古筝的最高境界是空灵。空者,是承载和包容的无限状态;灵者,是宁静无我的上乘表现。这话说得极是。推荐给你,盼用心领悟。
    这封信,倾注了我自从你赴京集训到现在临近受阅的全部感受。很想把这封家书送给全体可亲可敬的三军女兵方队队员。祝福你们,预祝成功!

   爸爸


 


导弹部队接受检阅 

写给妻子:思念你的夜晚真的很幸福
2009-09-29北京晚报

亲爱的雨暇:
    又是一个没有你的夜晚,入秋了,夜凉了,你和你的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在天安门广场深夜彩排,冷吗?带着几十斤的铜管乐和那些孩子们一练就是三个月,肩膀被压得红肿,脱皮,脚也磨出了血泡,心疼呀。亲爱的,你的颈椎还疼吗?亲手为你做的饭菜热了一次又一次,那些你爱吃的大螃蟹还在桌上等你呢,可你还没回来。
    三个月来,家里少了你的影子,彩排队伍中却永远是你那张带着笑、流满汗水的脸,苦中有乐,幸福在心中。我懂你,90多天和60年谁轻谁重,祖国妈妈的生日,我们共同记得。爱你、支持你,再苦再累我们也要坚持,一路有你,在彩排的路上;在为不适的孩子送水送药的路上;在苦和痛忘却的路上;在晚归的路上……夜不寂寞,思念你幸福的夜晚,真的很幸福,因为我和你的心在一起,我们的心和祖国一起跳跃,见证60年的辉煌,走过60年的风雨!10月1日你将走过雄伟的天安门广场,和参加阅兵的英雄们走过天安门前,自豪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每一个中国人!
    亲爱的,多穿些衣服,夜深了,别感冒,照顾好你的那些孩子们,期待着10月1日那天,天安门前,阅兵队伍中你那张灿烂的笑脸,队伍中嘹亮的军乐声奏出对祖国的爱,对祖国最美好的祝愿!

                                                         永远爱你的仁者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