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消息/

陈独秀、梁启超等致胡适信札入藏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

发布时间:2009-07-27

    【本网专讯】“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入藏仪式” 、“梁启超致胡适信札、词稿捐赠仪式”7月27日下午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国家文物局将从拍卖市场优先征集的“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共计13通27页,交由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正式收藏。中国人民大学校友胡陆军、黄曙明向母校博物馆捐赠了“梁启超致胡适信札、词稿”共计11通34页。


    仪式开始前,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工作人员清点文物,左一为人大博物馆副馆长潘平,左二为著名文物专家、人大文学院院长孙毅教授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博物馆馆长冯惠玲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教授,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宋新潮,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学校办公室主任刘向兵,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财务处处长查显友,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毅教授,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主任游庆桥,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副主任姚兆,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社会文物处处长谭平,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副馆长潘平,中国人民大学校友胡陆军、黄曙明等出席了仪式。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惠玲主持“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入藏仪式”


   “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入藏仪式” 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博物馆馆长冯惠玲教授主持,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分别致词。在冯惠玲馆长和游庆桥主任分别代表双方签字后,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把“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共计13通27页转交给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致词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致词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博物馆馆长冯惠玲与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主任游庆桥代表双方签署入藏协议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为“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揭幕


   “梁启超致胡适信札、词稿捐赠仪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博物馆馆长冯惠玲教授代表学校接受了捐赠,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向胡陆军校友和黄曙明校友颁发了捐赠证书。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主持“梁启超致胡适信札捐赠仪式”

胡陆军校友与冯惠玲副校长交接梁启超信札


纪宝成校长向胡陆军、黄曙明校友颁发捐赠证书、纪念品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致词中说,国家文物局在对“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 这批拍卖标的进行审核时发现,“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不仅仅是写给胡适一个人的,有些信札的收信人还包括李大钊、鲁迅兄弟和钱玄同等人,内容涉及不少重大的历史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属于国家珍贵文物。在与拍卖公司沟通后,在保证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国家文物局依法行使了国家优先购买权,保证了文物留在国有收藏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党创立的第一所正规大学,收藏、展示、研究等综合实力十分雄厚,国家把这批涉及建党历史的重要文物交由人民大学博物馆收藏保管,并开展相关学术研究,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致词中对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两位校友爱国爱校崇文、热心公益事业的精神表示赞赏。他说,文物是人类文明的遗产,是传统文化的载体。“陈独秀、梁启超等致胡适信札”两批重要文物相继入藏,大大提升了人民大学博物馆的馆藏实力。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非常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2008年7月,人民大学正式成立了博物馆,今年3月又通过了北京市文物局的审批,成为在北京市注册的一家公立博物馆。目前人大博物馆以校史文物、北方文物、家书手稿、徽州文献资料、奥运文物、书画艺术品等为馆藏特色,正在筹建全国第一家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人大博物馆的重要功能是为广大师生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为社会大众服务。两批重要文物入藏后,人大博物馆将严格按照国家关于珍贵文物的保管规定,安全妥善保存,科学保护保管,并尽快进行展示,编辑出版图录,组织专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 系中国嘉德2009春季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第2833号拍品,在5月28日的拍卖会上,以554.4万元成交。6月5日,国家文物局向嘉德拍卖公司发出文物博函[2009]625号《关于优先购买“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的函》,决定对第2833号拍品“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按照成交价行使国家优先购买权。此举是国家文物主管部门依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首次实施“文物优先购买权”,被认为具有里程碑意义。
    《文物保护法》第58条规定,“文物行政部门在审核拟拍卖的文物时,可以指定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优先购买其中的珍贵文物。购买价格由文物收藏单位的代表与文物的委托人协商确定。” 但在与持有人进行协商的过程中,双方在价格上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于是国家文物局参照国际通行的做法,使用了“国家优先购买权”。专家认为,这是一次重要的改革探索,既考虑了国家收藏的需求,也尊重和兼顾了委托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在国有文物收藏机构如何进入市场、如何确定公允的定价机制等方面,都是一种有益探索,值得进一步推行与完善。
     据悉,“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主要为陈独秀写给胡适的信,时间在1920—1935年,内容涉及1920年《新青年》独立办刊事件、1920年《新青年》编辑同人分裂事件、1920年上海学生罢课游行运动、胡适参加段祺瑞政府“善后会议”事件、陈独秀狱中出版文稿等,可补新文化运动史和中共建党史研究许多史料。胡适与陈独秀二人由最初的挚友渐渐分道扬镳,数十年的恩怨情谊,信中处处可见。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代表双方交接文物


黄曙明校友向冯惠玲副校长递交543万元捐赠支票


    “梁启超致胡适信札、词稿” 系中国嘉德2009春季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第2846号拍品,中国人民大学校友胡陆军、黄曙明在5月28日的拍卖会上,以78.4万元竞得该拍品,然后把它捐给了母校,这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成立以来获得捐赠的首批珍贵文物。此次捐赠的珍贵手稿包括:梁启超致胡适信札7通22页、梁启超致胡适词稿4通12页,是近代中国两位文化巨匠之间交流的轨迹,是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献。从内容来看,多为诗词探讨,学术研究,可以看出作为前辈学者的梁启超对晚辈学人胡适非常敬重,而且手稿书写工整、词令秀美,尤其学术讨论深刻细致,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