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征集家书、日记、回忆录
发布时间:2009-05-26
保护文化遗产 弘扬亲情文化
征集家书、日记、回忆录
一、 抢救家书 迫在眉睫
2005年4月,在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王世襄、孙轶青、罗哲文、欧阳中石、苏叔阳、张文彬、白庚胜等数十位文化名人的积极倡议下,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共同发起了抢救民间家书工程,决定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散落在民间的中国家书,被称为“是一场撼动中国人心灵的文化120”。
这一大型公益文化活动目前已征集到家书4万余封,公开出版了《家书抵万金》《红色家书》《任鸿隽陈衡哲家书》《抗战家书》等系列图书。
最近,抢救民间家书项目正式落户中国人民大学,征集活动将长期进行,通过征集、保管、编辑、出版、展览、研讨等方式保护家书遗产,展示家书内涵,弘扬亲情文化,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 征集范围
1.家人、亲友之间的通信原件,包括信纸和信封。字数不限,年代不限,地域不限。
2. 没有正式出版的个人日记、笔记、手稿。
3. 没有正式出版的回忆录、传记。
4. 家谱、族谱、家史、村史。
5. 申请书、报告书、诉状、证书、照片、礼单、账本、契约、字据等家庭档案。
三、 征集用途及捐赠者权益
☆ 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应征家书、日记、回忆录等均作为国家文化遗产由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正式收藏,并筹建专题家书博物馆,同时颁发收藏证书。
☆ 每位家书捐赠者及其直系后人均可优先参观家书博物馆,查阅已捐赠的家书原件。
☆ 征集单位保护每一位家书作者及收信者的隐私权,是否同意公开均严格按照捐赠者意见办理。
☆ 所有应征家书、日记、回忆录等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 每位家书捐赠者均获赠一份《抢救民间家书珍藏证书》。
☆ 经过组委会评选,100位杰出捐赠者将获得“亲情文化使者”称号,同时获赠一套民间家书系列图书。
☆ 精彩家书、日记、回忆录等将由《炎黄春秋》、《百年潮》、《读者》、《收藏界》、《中国文物报》等报刊发表。
☆ 组委会将从捐赠的文献中整理出版中国民间家书系列、民间日记系列、民间回忆录系列丛书,被选中者将获得优厚稿酬和免费样书两本。
☆ 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家书文献,将有幸参加家书系列展览和家书文化系列研讨会。
四、 注意事项
1、邮寄之前,请附上家书所有者是否同意捐赠及家书作者是否同意公开发表的书面意见,并请把家书相关背景和照片一并寄来。
2、如果不同意发表时署真名,或有其他意见,务请在来信中写明。
3、来函务请注明您的通信地址、邮编、联系电话,以便我们与您联系。
五、 联络方式
征集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抢救家书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872
征集热线: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62512864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china@vip.sina.com
jiashuchina@sohu.com
中国家书网: www.jiashu.ruc.edu.cn
法律顾问: 陈茂云律师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
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
二○○九年五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