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向《湖北日报》致敬
发布时间:2010-04-12
4月上旬,《湖北日报》在社会版开辟“平民家书”专栏,连续报道了天门彭怀玉女士所保存的家书(具体内容请见本网“家书论坛”栏目),在省内外特别是天门市引起了强烈反响。一家省级党报能够在“版面抵万金” 时代拿出如此大的篇幅刊载一位普通百姓的家书,足见其勇气和魄力。在追逐明星、娱乐至上、快餐文化、拜金主义盛行的媒体盛宴中,《湖北日报》的做法也许属于“另类”,但读者的热烈反应却说明了一个道理:这样贴近百姓的报道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当下需要这样的报道。
“怀玉家书”中所记载的大多是家庭琐事,以及她那个大家庭里每个写信人的心路历程,还有他们眼中的社会风情。五十载人间悲喜,半世纪世事沧桑。对此,有些人可能不以为然,或者以为司空见惯了,或者视而不见,而我们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首先,家书是一种说真话的文本表达。因为家书是写给家人亲友看的,所以较少出现假话、空话、套话,有的就是实实在在的表达。讲真话虽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当今社会却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其次,家书是来自基层的个性化史料。提到史料,一般人会想到《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记载官方正史的鸿篇巨制,由此所写出的史书也很少看见平民百姓的身影。随着民主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史学界越来越多地转向了包括平民历史在内的更加全面历史图景的研究,这是人类对自身价值认识的进步。而家书中所留下的人类活动的轨迹往往是更加详尽的、个性化的,它不仅可以丰富家庭史、社会史的研究,而且对国家大历史也能起到补充作用。
再者,家书中蕴含着传统道德的力量。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现在虽不能说是道德沦丧,但可以说是道德滑坡,所以才频频出现团委书记造假、教授造假、弑父杀兄等违反社会常理的怪事。家书除了传递信息的功能以外,还具有重要的教化功能,比如家书中充满着爱国爱家、尊老爱幼、互谅互让、礼仪诚信等伦理观念,在家人亲朋之间心贴心的交流中使人的道德得到升华。
此外,家书还有文学、艺术、心理、集邮等多方面的文化价值,此处不赘。事实上,正是看到了家书的巨大文化价值,《湖北日报》的这组报道才能够推出,才能够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扬。
当然,对于民间家书价值的认识不可能凭借这一组报道就可以完全解释清楚,怀玉家书只是我国民间家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更多的感人家书正等待我们去揭开她们神秘的面纱,但至少已露出冰山一角,至少已经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和思索。往大了说,这是为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助了力;往小了说,这是给久旱的读者心头下了一场及时雨。
因此,《湖北日报》做了一件好事。作为读者,我们应向为这组报道付出辛劳的记者、编辑致敬。
张 丁
2010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