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消息/

空军老战士写小说迎空军60周年

发布时间:2009-11-11

   【本网专讯】今天是人民空军建军60周年纪念日,为迎接这一光荣的节日,原空二师老战士朱锦翔女士创作了自传体小说《魂系蓝天》,用动人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向往蓝天生活女兵的情感历程。


朱锦翔去北京上大学前留影,摄于1954年春
    


    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

    这是生活的真实,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我人民空军雏鹰尚待出壳,意外地,朝鲜战争打乱了常规训练的步伐。驻扎江南的某飞行师空中战士,带着“共产国际是一家”的豪情,也带着些许无奈,去异国参战。
   
    女战士林浙,满装初恋那份甜蜜,心怀保卫家国的好奇和憧憬,随大部队走向前线。

    空军的战斗力,靠的是飞行人员的技能和实战能力。她的情人,一个年方二十二岁的飞行大队长陆河山,随着一声呼啸,和战友们飞上蓝天,飞向鸭绿江边。
   
    英雄的陆河山魂断朝鲜的蓝天之上。

    当飞行员列队重新出现在南国某机场大道上,林浙再也找不见深爱着的陆河山。十八岁,十八岁的女孩子开始为情人的为国捐躯痛苦,也为实现对她生前的承诺,她向中国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苦苦奋斗。

    岁月流逝,她心中的偶像依然是陆河山那样的人,依然暗藏着对飞行战友崇高的爱。

    时至五十年代中期,她的所爱再次遭剥夺,虽不再是血与火的战场,而是政治、政治条件的争斗。那年月,那出身钳制着人的心。林浙一而再地递交入党申请书,皆因阴差阳错,始终实现不了入党的心愿,只能服从断绝联系的命令。深深爱着她的夏野面对这“坎”,放弃所爱,仍然可以魂系蓝天。
 
    在北国某大学上晚自习的林浙,一次次被夜航的机声震得黯然伤神。飞行战友胡居安,这位见解独特,执意要赢得爱情的人,深信林浙能跨入共产党员的大门……。最终走上违背常规的魂断蓝天的不归路……
   
    林浙带着伤痛,也带着微弱的期盼,走向茫茫戈壁……

 
中国空军战机和飞行员

 

中国空军战机

    2005年7月,朱锦翔女士向抢救民间家书组委会捐赠了4封与初恋男友鹿鸣坤的通信,其中一封已被国家博物馆收藏。50多年前,朱锦翔与鹿鸣坤同在人民空军第二师服役,经过组织同意,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并一起走上抗美援朝的战场。1951年12月,鹿鸣坤在对敌空战中不幸牺牲,朱锦翔为此哭了三天。其家书故事以“初恋”为题被收入民间家书第二辑《红色家书》,广为传诵,《北京晨报》等媒体也先后几次报道了朱锦翔的故事。

    2006年9月份她来到了鹿鸣坤的故乡——山东莱西。在山东期间,她费尽周折找到了鹿鸣坤的外甥和外甥女。

    短暂的相聚后朱锦翔来到北京。

    9月26日,她从北京出发,先到沈阳北陵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第三次为五十多年前的未婚夫鹿鸣坤烈士扫墓。一路上,她的感人事迹引起了山东、北京等地媒体的极大关注,《烟台晚报》、《北京晨报》等都报道了这一由家书引发的动人爱情故事。
   
    朱锦翔北上扫墓、寻亲的事迹同样引起了沈阳媒体的高度关注,《沈阳晚报》采访了她在沈阳的活动,并派出记者全程陪同老人驱车两千多公里赶赴黑龙江省鸡东县,与年逾八旬的烈士的大姐见面。记者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了那一幕幕感人的场面。
  
    2006至2007年冬春之际,朱锦翔在浙江老家过起了隐居生活,她要完成一个夙愿:写一部自传体小说,写她一生最为向往的飞行生活。经过近半年艰苦的笔耕,她的小说《魂断蓝天》完稿。2007年五一刚过,她就把书稿寄给了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征求意见。
   
    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有关负责人在认真阅读书稿后认为,这部包含多封家书的自传体小说带给读者的最大感受就是,具有强烈感染力的穿越时空的爱,个人恋爱与对新时代、新生活的爱融为一体。主人公林浙等形象鲜明,故事感强,真实生动。

    我们敬佩朱锦翔女士执着的精神,期待着她的小说早日问世!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