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消息/

领略大师的思想和精神魅力

发布时间:2007-10-11


北京大学副秘书长、党委宣传部长、新闻发言人 赵为民
在《任鸿隽陈衡哲家书》出版座谈会上的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在中秋节来临之际,我们相聚美丽的燕园,共话《任鸿隽陈衡哲家书》的出版,我谨代表北京大学热烈祝贺会议的召开,诚挚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首先我要向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和商务印书馆的有关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古人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而在电话、手机、网络等传播媒介日益发达,人们之间的感情日益失去诗意和神圣性的今天,传统家书的价值何止万金。特别是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家书,不仅承载着滋养后人心灵的博大精神世界,也是重要的史料,因为家书里的话最真挚也最真实。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关怀,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等著名学者于2005年向海内外郑重发出了抢救家书的呼吁。两年来在众多专家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抢救家书行动得到了积极有效的进展,所以才有了今天《任鸿隽陈衡哲家书》的出版。
    我想我们应该为这项文化行动表示深深的感谢和无私的支持。任鸿隽和陈衡哲是在近现代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任鸿隽先生在成为科学大师之前,就已经是辛亥革命的骨干分子,成为了科学家以后又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曾为四川大学的发展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陈衡哲女士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位女教授。值得一提的是,1920年他们由蔡元培先生聘请,同时成为北大教授,一时传为佳话。
    今天,许多任鸿隽和陈衡哲研究专家都出席了会议,我非常高兴能听到各位专家对任、陈两位大师进行全面系统的精彩解读。借此机会,我想着重谈谈任鸿隽先生科学救国的思想和实践。
    在北京大学一百多年的辉煌历史中,人们永远记住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永远记住了以蔡元培、陈独秀、鲁迅、胡适为代表的一批国学大师。然而许多人也许不甚了解,在同一时期的中国,北京大学不仅是政治和文化运动的中心,也是引进西方科学的前沿重阵。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刚刚发表,就由北大物理系教授夏元瑮介绍到中国,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旗帜上,科学和民主是并立的口号,而其中影响最大也最深远的就是任鸿隽先生和他倡导的科学救国运动。任鸿隽先生是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杂志的发起人,并且长期担任其领导工作,他为中国现代科学体制的建立,现代科学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在中国近代科学史和思想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尤其是他关于对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的论述,具有超越意义的思想魅力。就我个人而言,感触比较深切的有以下两点。
    第一,任鸿隽先生主张为了科学而科学,倡导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为了科学而科学不是说科学家要放弃社会道德和责任,而是说科学是客观的学问。任鸿隽先生说,只想从物质文明方面来追赶西方,只想把科学当作一种富国强兵、改善生活的手段,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自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以来,国人思想和情绪中更加倾向于将民族科学作为救亡图存的工具,一度只重视其工具价值而忽视其普遍意义,造成救亡压倒启蒙的现象,甚至发生了科学为政治服务的悲剧。如果我们以一种历史的眼光,来回味任鸿隽先生的这些思想,并联系当前科学界的一些急功近利现象,的确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心存芥蒂。
    第二,任鸿隽先生认为科学是一种文化,在科学研究和教育中本身就包含着培养心智、健全人格的人文精神。任鸿隽先生非常重视培养独立理性的功名,他指出,一个社会是由个人的分子组成的,有了健全的分子,不怕没有健全的社会。同时,尤其注重科学文化对人的教育和公民教育的作用。他在论及科学与教育时说,科学与教育上之重要,不在于物质上之智识,而在其研究事物之方法;尤不在研究事物之方法,而在其所与心能之训练。以此心能求学,而学术乃有进步之望。以此心能处世、而社会乃立稳固之基。他强调科学的心智习惯或者科学的精神状态,特别适宜于健全的公民教育。他还列举了科学精神的5个特征,崇实,贵确、查微、慎断、存疑,并结合中国的国情与现实,提出了培养科学精神的具体途径。
    任鸿隽先生的这些思想是关于科学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使他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任鸿隽和陈衡哲两位大师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地方还有很多,两位大师不仅能给人们思想的教育,他们的学术精神和人格精神以及他们在家书中传递的美丽爱情,也能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温馨和美的享受。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和文化的复兴,会有更多的人走近两位大师,领略他们的思想和精神魅力。今天《任鸿隽陈衡哲家书》的出版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新的开始,为了这样一个美好的目标,让我们继续努力,谢谢大家。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