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民间家书项目
高绍盛在全国抢救家书项目东北工作站 成立四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总结讲话
发布时间:2021-01-12
(2021年1月7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冒着零下26度的严寒,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国抢救家书项目东北工作站成立四周年庆祝大会,开得圆满成功,值得庆贺!
今天会议的内容很丰富,收获多多。如果概括一下,可以归结为4句话: 1、肯定了成绩;2、明确了任务;3、壮大了队伍;4、坚定了信心。
1、肯定了成绩。过去4年所做的工作,马友联站长已经做了详细的总结。我觉得最有说服力的就是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教授的那句话:“多年来吉林市捐赠家书的数量和质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累计捐赠家书6000多封,占全国及海内外捐赠家书总数的1/10。这一组数字的背后,饱含着家书博物馆领导的关心与指导,各界朋友的鼎力支持,以及抢救家书工作者所付出的辛劳与心血。
2、明确了任务。今年恰逢党的百年华诞,要做的事情很多,主要做好两件事:一件事是向全社会征集最美家书,最后评选出100封最美家书,送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收藏。这件事要做得有头有尾、有声有色、有模有样,要有声势、有成果、有影响。第2件事是庆祝建党百年华诞,百名书画家创作百米长卷,争取送市博物馆珍藏。这两件事情办好了,2021年就没有虚度。
3、壮大了队伍。对东北工作站的组织机构进行了充实调整,4个城区和蛟河市都成立了分站,抢救家书的队伍壮大了,力量更强了,这是做好抢救家书工作的组织保证。
4、坚定了信心。传统家书作为中华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集文学、史学、美学、书法、礼仪、邮政、包装、纸张等文化元素于一体,千百年来,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的亲情,展示了个性的光芒,也真实的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家书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的体现。一封封家书好像是一根根长线,把游子的心与家人紧密连,“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不论走到天涯海角,家书都让我们与亲人心贴心,情牵情;思念和期盼,成功和喜悦,痛苦和忧伤,尽在其中。我还清楚的记得,1962年我第一次离开家去外地读书的时候,当时最盼望的就是家中的来信。家书记载着我的成长轨迹,诉说着曾经发生的故事,寄托着青春的梦想。随着手机和互联网闯进我们的生活,传统家书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谁也无法逆转。家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情感档案,抢救家书刻不容缓,迫在眉睫,我们抢救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的丰富情感,是传承子孙后代的文化基因,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紧急行动起来,充分挖掘民间家书所蕴含的历史美、文学美、书法美、礼仪美、人性美、情操美、信仰美等等,激励更多的人塑造完美人格,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