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文章
38年寻访牺牲三叔长眠地(北京晨报2008年4月3日)
发布时间:2008-04-03
半世纪前叔叔战场阵亡 心怀崇敬侄子一心想祭拜
这个清明,现年57岁的北京市公安局政治部干部冯双平,选择在网上祭奠1946年牺牲的三叔。38年来,带着对三叔冯庭楷无限的崇敬,他一直在四处寻访,企望更多地了解这个在自己降生前就已去世的英雄。

15岁不辞而别去革命
“可能是从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关系,我在心中一直对三叔充满崇敬。”冯双平一直遗憾自己当初因各种原因未能当兵。昨天,在他的办公室,他向记者回忆了其三叔冯庭楷从参加八路军到牺牲的前后经过。
“1938年,我的三叔和父亲先后走出家庭参加了八路军。”冯双平说,三叔那年只有15岁,为了不让家庭受到牵连,他选择了不辞而别。在冯双平捐献给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的一封家书中,冯庭楷写道:“……我不相信我们生来就是要受苦的。难道我们就不会享福吗?!”(见图)这可归结为他参加革命的原因。
时隔8年,在1946年秋冬之际的一天,冯双平的堂叔冯庭槐收到了兄弟冯庭楷牺牲的函件。祖父得知三叔牺牲的噩耗后,三天没有吃饭……冯双平后来听四叔讲述了这样的情景。
牺牲详情出现多个版本
除了3封家书,家里未留下冯庭楷的任何遗物。“在我上中学的时候,父亲第一次把珍藏的三叔家书拿给我看,我当时还把感想写在了周记里。”冯双平说,三叔写着一手漂亮的毛笔小楷,家书中流露出的细腻感情和为国家赴汤蹈火的宽阔胸怀,让他深受感动,他也因此想更多地了解三叔,并找到三叔牺牲及安葬的地方。1970年,19岁的冯双平开始四处寻访。接下来的38年里,他先后找到了冯庭楷的战友、首长和为其进行遗体掩埋的士兵等30余人。
关于冯庭楷牺牲的经过有着多种说法,最为具体的一个说法来自冯庭楷的一位战友:“当时是在两个战役之间的休整期间,时任晋冀鲁豫野战军三纵队九旅二十六团司令部作战参谋的冯庭楷正在团部写战斗总结,这时国民党飞机发动突然轰炸,他被炸牺牲。”冯双平声音低沉地说。据另一位战友李丑和回忆,冯庭楷牺牲的当天下午即被掩埋在了山东省巨野县当地,战友们给他树立了一个木头碑。
牺牲之地只见无名坟头
在得知了三叔牺牲在巨野后,冯双平又多方打听,基本确定冯庭楷的墓地在巨野县大义镇段店村。1996年9月,在冯庭楷牺牲50周年的日子,冯双平带着希望来到这块墓地,期盼能有所收获。“那是一片很大的没有围墙的无名烈士墓地,每个墓都没有墓碑,只是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坟头,要想找到三叔的墓谈何容易?”在离开墓地前,冯双平选择将带来的花圈献给其中一个较大的无名墓,并行了鞠躬礼,“我把它当做是我的三叔的墓地,我为三叔及所有的无名烈士默哀。”
记者 白明辉
摄影 吴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