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文章/

“抢救”家书,慰藉心灵 (新京报)

发布时间:2006-05-25

    (来源:新京报)

  中国国家博物馆将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散落在民间的手写家书,所有应征家书将捐赠正在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国国家博物馆还将收藏经过专家评选的100封“最具价值的优秀家书”。(4月11日《深圳特区报》)

  “抵万金”的家书被看作需要抢救的“民间文化遗产”,表明电话普及、网络蔓延的现代电子通信,已改变了中国几千年家庭情感交流的经典方式。手写的家书“没落”了,手机、电话、电子邮件等新的沟通方式确实迅捷方便,却丧失了家书这种手稿文化的魅力:灯光下手写家书的温情,一张邮票千里传情的期待,特别是熟悉的笔体、甚至思念的泪迹产生的恒久不失的情感魅力。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逐步终结的手写书信时代的精品是不可忽略的民间文化遗产。

  其实,即使在十几年前,“我收到了封家信”还都是令人极为兴奋的事。那时,人们在等待的焦灼和收读家书的狂喜中,体验着厚重的亲情;而且,从保存的一封封家书中,也许还能找到人生的某种寄托和眷顾。手写书信还是一种深度的诗性情感体验方式,写信时的深情沉静,等待时的期待焦灼,收信时的心潮澎湃甚至乐极忘形,读信时的沉迷陶醉,诸般况味是电话、电子邮件交流无论如何也无法替代的。

  也许,手写书信的没落,受损失最大的要属文学,以后或许不会有以家信为骨架的文学大作了。但谁又能想象英国文学不包括拜伦的书信?中国自太史公《报任少卿书》以后,便不乏经典的书信文学,就像鲁迅的文学成就,谁可以说不包括《两地书》?

  而曾国藩如果用电话对家人进行训示和教诲,我们就无法读到脍炙人口的《曾国藩家书》了。

  从书信时代走出来的我们,再难以觅到写信时那种脉脉的温情;也不太可能捧一封家书浮想一个晚上。今天,谁还会为写一封家书费尽琢磨,为等待家人的来信忐忑数日,为抱住亲人的笔迹读上半天,或把几封信保留几十年甚至终生?现在的情感交流太方便了,只要摁几下键,便尽可“万里诉衷肠”;越来越空的家门口的邮箱早就搬到了网上,以光速邮来邮去;而即时聊天的QQ或MSN更让所谓的“遥远”变成了声音和图像的“现场对话”。

  在这个随时沟通的时代,家书的消失以至成为民间文化抢救的“文物”,乃是现代技术文化冲击的必然结果。虽然跳出了书信这种看似低效率的情感交流节奏的束缚,但在即时沟通的现代节奏中,现代人心灵之间的距离又能缩短多少?如何达到像书信那样的深度情感交通,是个体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否则,随时随地的沟通就会成为肤浅的情感快餐。

  李万刚(北京编辑)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