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文章
中国教育报:中国家书首次出国展览走进德国
发布时间:2024-11-04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讯(记者 朱芳玉)由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与德国莱比锡孔子学院共同主办的“亲爱的,你好——中国传统家书展”,日前在德国莱比锡开幕,自清末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15组36封中国家书精彩亮相,向德国观众展示了中国家书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馆长李贞实,德国莱比锡大学汉学家、莱比锡孔子学院德方院长柯若朴(Philip Clart),莱比锡孔院中方院长杨庆芳,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家书作者、中国著名画家赵蘅等中外来宾出席开幕仪式。人大校友、莱比锡孔院德方执行院长田亚明(Benjamin Creutzfeldt)主持开幕式。
李贞实在致辞中表示,家书是家人和亲友之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载体,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中国人民大学一贯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国际文化交流,建有中国首家家书博物馆,现收藏家书8万余封。此次展览共展出36封中文家书和9封德文家书,配合相关人物照片和背景资料,立体讲述了家书背后的感人故事,传递了亲情、友情、爱情等人类美好情感,反映了中德人民之间的真情交流和深厚友谊。
此次展出内容包括:清末山西一位父亲致在外经商的儿子的教子家书;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镇馆之宝20世纪20年代陈独秀、梁启超致胡适信札;1929年西湖国立艺术院油画教员龚珏自法国致父母和妹妹的家书、明信片;1937年抗大二期女生队学员韩雅兰致父母家书;1938年陕北公学学员孔迈致母亲的一句话家书:“妈:把我献给祖国吧!”;1948年季怡陶自济南致在北京大学任教的侄子季羡林的2封家书等15组珍贵家书。
家书作者赵蘅来到了家书展的现场,当年只有11岁的她,如今已是年近八旬的老人。1956年,她和弟弟随母亲杨苡来到莱比锡,跟父亲团聚,并一起在那里生活了一年。赵蘅说,1953—1957年,她的父亲、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赵瑞蕻被高教部选派赴民主德国莱比锡大学东方语言系任客座教授。在德国任教的前三年,赵教授与妻子和三个孩子鸿雁往还,留下了那个时代家人之间交流的轨迹,反映了当时中国和民主德国的社会状况、人们的精神面貌以及两国人民的友谊。
据悉,此次展览将在莱比锡孔院展至11月15日。
赵蘅向来宾介绍家书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