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文章/

档案馆为什么不做这事?----“抢救民间家书项目正式启动”有感 (中国档案报)

发布时间:2006-05-25

    (来源:中国档案报)

  近闻国家抢救民间家书项目正式启动。活动发起单位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遗产抢救办公室等,将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散落在民间的中国家书。所有家书将捐赠给正在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其中经过专家评选的100封“最具价值的优秀家书”将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消息确实是个好消息,但笔者对抢救工程的主要单位中没有档案部门,却高兴不起来。面对抢救自己的“家底”,档案部门缘何落了空?是多年的“默默无闻”,而被人忽视了?还是社会的档案意识太薄弱了,以致使“抢救部门”舍近求远?对此,是否该引起档案部门的深思呢?

  一封小小的家书,何以被如此重视,甚至启动抢救工程予以保护?对此,档案部门早有研究和定论。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民间文化组成部分的家书,是集文学、美学、书法、礼仪、邮政、包装、纸张等文化于一体的综合载体,也是家庭档案中的一个门类。千百年来,家书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的亲情,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1976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的一座秦墓中发现两封家书,据悉,这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家书”,距今已有2000多年了。可见家书的传统在我国由来已久。许多古人、名人、伟人对家书更是情有独钟。作为国家档案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及各省市地方档案馆和专业档案馆内都保存着大量珍贵的伟人和名人的家书。

  近些年来,由于家书本身所具有的私密性和现代通讯方式的不断变革,使传统家书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家书这一传承千年的优秀民间文化遗产正面临悄然灭亡的命运。不说新的家书已少有杰作,就是目前留存的珍贵家书,也日渐稀少。多年来,媒体屡有报道:北京潘家园地区的旧货市场,有人花上百十元就可以买到名人书信一大包;某单位资料馆因搬家,大批文革时收缴的书信被当作废纸处理了……。于是,费孝通、季羡林等46位文化名人向海内外炎黄子孙发出倡议:留住家书,抢救家书,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添砖加瓦。对家书档案有着特殊感情的档案工作者,对迫在眉睫的“抢救工程”更是一百个拥护、一千个支持。只是作为家书收藏的主体,档案部门在此抢救工程中却成为了“编外”,的确让人心有不平。然而,痛定思痛,我们的一些档案部门是否该对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来一番“拷问”呢?

  国家档案局有关领导曾多次指出,家庭档案浓缩历史、见证变迁、传递文明的重要作用,被人民群众所认识、所参与,被档案部门所指导、所支持,再一次体现了党和人民的需要,就是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档案工作者的责任告诉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伟大实践中,不管是来自国家政权的档案,还是深藏于百姓民间的档案,都是国家的档案资源,是各族人民的宝贵财富。然而,在提倡与时俱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档案部门对家庭档案等贴近老百姓的“业务”是否有足够的关心,是否放得下架子走出去?回想起来,档案部门也曾多次提出过“抢救档案、抢救家书”,但呼声极其微弱,远没有引起有关人士和社会大众的重视。如今,抢救家书的问题由国家博物馆发起,社会媒体纷纷予以关注。本是自己家的事,却让他人捷足先登,这不能不使我们汗颜。这一方面说明国家博物馆等有关单位高屋建瓴,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高度,充分意识到抢救家书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档案部门还停留在被动服务的观念上。由此想到,不久前国家图书馆通过各大新闻媒体,向海内外人士发起捐赠保护国家珍贵古籍倡议;另据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家谱研究中心披露,目前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各地家谱约3000多种,由上海图书馆牵头编纂的《中国家谱总目》已征集到家谱6万多份,许多人主动将自家珍藏的家谱送至图书馆,以求在书中取得一席之地;更有消息传出,国家旅游局与美国柯达公司合作成立旅游照片资料馆,意欲“万张照片一库容”……

  以此类推,假如邮政部门、金融部门、文化部门以及其他政府部门或民间组织都纷纷发起这样那样的征集倡议,对此我们还能无动于衷,那么我们档案部门将何以实现从高楼深院走向社会基层,去完成自己所倡导的“民心工程”呢?

作者:布衣 责编:施艳文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