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文章/

“家书”果真要渐行渐远?(工人日报)

发布时间:2006-06-15

            2006年03月24日10:49人民网转自工人日报:

    寒假期间,浙江宁波李惠利中学给高一、高二的近900名学生布置了一份作业:给亲人写一封家书。结果有400多人写不出来。有的学生认为与家长无话可说,有的学生只写了一句话,有的学生认为“写家书太土了”等。(见近日《今日早报》)

的确,我们正在向信息化时代迈进,各种现代通信方式让人际间的联系和沟通变得越来越快捷。然而,这是否就可以取代手写家书呢?窃以为,只要有汉字的存在,就应该有书写家书的需要。

作为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组成部分,传统家书是文学、美学、书法、礼仪等文化的综合载体,是中华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体现。千百年来,家书作为书面传递平安、嘱托、亲情等信息的主要载体,历来为人们所珍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的亲情,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文怀沙、苏叔阳等数十位文化名人,曾经向海内外炎黄子孙发出倡议:留住家书。受到社会瞩目的民间家书系列图书《家书抵万金》,也已由新华出版社推出第一辑。可见,渐行渐远的家书命运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那烽火连天、战乱连绵的动荡岁月里,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一封报平安的家书更为珍贵;游子远行,父母守着烛光、借着星光急欲展读的家书,承载了太多太重的亲情。凡是从书信时代走过来的人,大多有这样的体会,家书信札中常见的一句“见字如面”,一下子就能把亲人间的血脉亲情晓谕明白,心中的温情也在那尺牍之间荡漾开来。

时至今日,虽然家书的部分功用正在逐步被电话、电子信件、手机短信、网络(视频)对话等所取代,但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手书纸介的特质、亲情内涵的传递、文化传统的承袭,却是不该消亡的。

高中生写不出家书并非个例,事实上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它折射出了一些现实的问题:一是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基本训练。据我所知,现在的应试教育似乎不考学生怎么写家书,再加上现代信息通讯的快捷,很多学校也忽视了这方面的训练,学生不知如何写家书,对书信的体例格式大多一无所知;二是一些孩子心中缺乏对亲情的珍视。今天的高中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娇生惯养的生活中,有的孩子不理解父母抚养自己长大有多辛劳,反而认为“他们这样做都是应该的”,不知道体谅、感激、孝敬和回报父母,不理解一封看似简单的家书在父母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反应,因而根本就想不到要写家书。

家书纸轻情重。让我们把手从电脑、手机、电话上先挪下来,拾起那支已有些生疏的笔,静下心来给家人写一封家书,送上一种别样的温暖和感动———我相信,这份温暖与感动会使我们的生活多一分色彩与芳香。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