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文章/

一封家书一个故事 百封家书百年历史 (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06-05-25

    (来源:北京日报2005.6.24“今日视点”记者 侯健美)

  明天,在宣武文化馆开展一周的“抢救民间家书成果展”将落下帷幕。

  “游子像风筝,家书是一根长长的线,把游子的心与家人紧密相连。然而曾几何时,电话和互联网闯进我们的生活,传统家书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今年4月,一份掷地有声的倡议书揭开抢救民间家书活动的序幕。两个月以来,活动组委会已收到各界捐赠的家书8000余封。组委会从其中遴选出百余封,并将其归为明清家书、亲子家书、敬老家书、军旅家书、爱情家书、两岸家书、海外飞鸿等部分,展示给公众。

  这些用毛笔、钢笔、圆珠笔写就的家书,见证着历史,流露着浓浓真情。而每封家书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故事。

  百封家书跨越360年

  展出的家书跨越了从明清到现代的各个历史时期。

  最古老的一封家书写于明朝崇祯二年三月十日,内文54个字,钤了两枚图章,是一位收藏家在古玩市场上找到并捐赠出来的。

  这封贴着外国邮票的信,可能写自1931年。“忆自兰闺分别……不意芳卿玉体违和,令我扰心如捣,致未一字以吊慰卿怀,祈望原谅……愚夫。”这是一位丈夫在获知妻子生病后写来的“慰问信”。信中字字句句写着他对妻子的关爱,嘱咐妻子要“静心调养”。落款是辛未年瓜月二十九日。同时展出的还有该信的信封。

  展览中最年轻的家书出自肿瘤医院一位年轻医生之手,作为抗击“非典”前线医疗队成员,他在撤到隔离区后,给一直为他担心的父母写了一封信:“爸爸妈妈,‘非典’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明白了什么是爱,什么是人与人之间最可宝贵的东西。”

  家书在变亲情不变

  家书不过是记录了平常人家的平常故事,然而就是这份平常,汇集在一起,竟成为一份心贴心、情牵情的人间真爱。所以,主办者将“岁月无声?人间有情”定为首次成果展的主题。

  “爸爸、妈妈,你们好。今天早晨刚到办公室,就接到宋龙祥电话。方知爸爸突患脑血栓住院的消息,深感震惊和不安。不知近来恢复得怎样?十分挂念!……这次爸爸生病,还是与年龄有关,毕竟70多高龄了。爸爸对病患一定要保持豁达、平静的心情……”这位焦虑的女儿名叫谢湘,是一位资深报人。

  谢湘姐妹与父母间所写的十余封家书被单独展陈,叫做“慕兰家书”。“慕兰”正是谢妈妈的名字。30多年来,谢妈妈将每一封家书小心收藏,竟有1250封之多,近170万字。信中记录着谢湘姐妹的成长经历和时代变迁,更记录着父母、女儿间的关爱和鼓励。

  跟谢湘姐妹的风格不同,一位2002年留学英国的小姑娘往家里寄了这样一封信:“老妈:I LOVEYOU!只可惜你生日那天我不能陪你。呜呜!要常锻炼身体,注意增肥!不要太挂念我,我会照顾自己的……”时代在变,生活在变,表达方式在变,家书记录的亲情却始终如一。

  年轻观众5分钟就跑了

  展览上,一封封家书蕴涵着一段段人间悲喜剧,它们被记录在不同时代、不同颜色、不同形制、不同抬头的纸张上。那些或娟秀挺拔、或狷介狂放、或稚嫩难看的字体,描绘着写信人的思念和期盼,激动和喜悦,痛苦和忧伤,苦涩和酸楚。

  但是,观众的反映却与声势浩大的媒体关注、专家呼吁、两个月收到8000封捐赠家书的热闹劲儿背道而驰。开幕式过后,“成果展”便门可罗雀。在21日的展览现场,记者呆了一整天,除了4位媒体同行外,竟没有碰到一位参观者。

  “抢救民间家书”活动组委会秘书长丁章对此倒是颇为坦然:“冷清是意料之中的,有几个年轻人进来看过,看了不到5分钟就跑了。”丁章觉得,这正体现出“拯救民间家书”活动的价值、意义所在。

  的确,家书背后所蕴涵的亲情之真、文学之美、史学之实,要时间和耐心来细细品味。

  ……

  展览即将结束,家书征集并未结束。希望更多的民间家书被征集到,保留下来,成为我们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

----------------------------------------------------------------------
  家书讲述那过去的事情
----------------------------------------------------------------------

  主题:战乱年代

  “悲莫悲兮生别离,古人早有此言。我为什么要舍却你们,千里迢迢在外面奔走呢?但是,千不得已,万不得已,终究舍却你们到了温州。”

  “读了十日来信,知要瑾出痧子,已经好了,不过,您又耽了多少心事,为了多少难。唉,争强要胜的我现在竟弄到束手无策的地步。虽说你们的三哥三嫂看在自己同胞姐妹的面子上,不会嫌恶您,可是教我那里对得住他们呢?不但对不起他们,也对不起你。再说一句,我的妻子女儿叫人家养活,实在自己也对不起自己呀。”

  “我的病吗?怕不会好了,因为这里医院不但是少,而且诊费很贵,没有上海那么便当,要是看一次起码得4块钱,叫我出得起吗?”

  “话又说回来了,天降劫数,遭遇不幸的,不是我一个。就像我们那里住着一家姓钟的,他们在泗泾有田地有房产,他自己在上海当教员。开战之后,他一家子带了千把钱逃难。一跑出来,东西也丢了,钱也用得差不多了。他夫妇两个带上3个孩子,还有一位老丈母,看他们一家六口,每天限吃一粥一饭……”

  背后故事

  这是姚慰瑾老人的父亲姚稚鲁在67年前写给妻子女儿的家书。抗战时期,姚慰瑾一家四口住在上海。“南市区沦陷后,百姓纷纷逃难,我们一家避难到租界的舅舅家。可是父亲向来不愿意依赖别人。1938年3月他只身离开上海,想去外地求职。”姚慰瑾回忆说。当时,她只有三四岁。

  从此后母亲和两个女儿再也没有见过父亲,只是从他写回家的一封封书信中了解到,父亲到过浙江、武汉、南昌,一路颠沛流离、贫病交加,还碰上过日本飞机的轰炸。

  “离开我们不到半年,父亲便客死他乡。那时我只有4岁,妹妹更小。我们至今也不知道父亲死在哪里,遗骨在哪里。”这成为与姚慰瑾相伴一生的一块心病。“父亲没留下什么东西,所以我一直把这些信件当宝贝似的珍藏。信里不仅有父亲的身影,也记载着战争带给人类的苦难。”

  如今,姚慰瑾把十余封信捐赠给征集委员会,希望以此作为对父亲的纪念。

  主题:回忆父亲

  “三叔慧鉴:祭过先父,昨夜归鲁,我思无论如何要回三叔一书了。去载四月,父病危殆,我应唤匆匆归皖时,一脚踏入芒境,真个是前苏联歌曲里唱的‘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我虽自小长于斯,却是从未见过如此大片大片无际的梨花……”

  “这一年的春天,成了我印象中最美的一个春天,我头一次豁地目睹如此美至今瞠目结舌的春天!而那所有雪似的梨花,都是为我的父亲暮然开放的,漫天漫野都是,千树万树都是。每一朵都是——我当时的感觉就是这样——苍天有情,否则,这个春天无来由,忽一下那么多梨花无来由。这就是父亲最后的‘人间四月天’。直到他抽身离去,梨花不败,漫天遍野,纷纷扬扬,一色雪白。”

  “‘生命在呼吸间’,对佛陀此一句金言,父亲令我有了深切的理解。世缘将尽的最后时辰,父亲就顾着此一缕呼吸,我等就护卫着此一缕呼吸。父亲的呼吸似大海的波涛,一片地汹涌,似乎不如此汹涌澎湃地呼吸,不一口紧接着一口地拼着老命呼吸,那命也就即刻没有了。”

  背后故事

  这封家书长达1万5千字,是山东的曹桑女士在父亲去世一年后写给其三叔的。“父亲去世后,我忽然觉得生活化为两个章节,一段是有父的时光,一段是无父的时光。信里写到了我和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我把这些回忆诉说给长辈听。”

  曹桑的父亲曹汉章是家中老二,在一场家庭变故后,他倾心倾力地承担起抚养弟妹的责任。“所以父亲与三叔、四叔的感情很深厚。”

  信寄走了。过了很久,曹桑接到了三叔的儿子打来的电话。他说,信还在那里放着,一直不敢拿给父亲看。“因为信的内容是那样感伤、催人泪下,表弟担心对三叔的心脏刺激太大。”

  几个月之后,三叔因心脏病而去世了。“直到最后,他也没读过一个字。”

  主题:随军南下

  “峙、峥、丽英:我离开你们走了,走向很远的地方。一天不知要走多少里路。这是为了什么?我想你们一定不太清楚。听我讲给你们。

  旧社会里,总是人压迫人,人吃人,少数人压迫多数人,那多不好呀。为了铲除这个压迫人的力量,打倒那些反动分子,所以才要革命。为了这些我才加入了革命队伍,纯粹是要为人民服务。顾这一面可就把家庭那一面失去了。在这里我要求你们替我多做些吧。在父母面前要听话,要好好求学。将来都要给人民服务的,没学问是不成的。不多写了。以后我再把多的故事讲给你们听。好吧!

  峙弟,要把这封信给他们讲明白了。虎儿大了要好好领导他……”

  背后故事

  信中提及的虎儿是天津的一位退休工人,名叫杜嵘。他的大哥、也就是写信之人,于1949年从天津师范学校毕业,随后就参加了解放军并随军南下至广州。这是他临行前写给弟弟妹妹们的信。“大哥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当到了连级干部。复员以后,他曾在天津南郊区组织部任职,后来又调到一所中学任书记兼校长。1981年在工作中患脑溢血不幸去世。”据杜嵘介绍。

  (杜)峙、(杜)峥、(杜)丽英也没有让哥哥失望。二哥杜峙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在天津大港区任中学教师,三哥杜峥获得过“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姐姐杜丽英在天津南郊区做了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

  主题:不停工作

  “长年:收到你的信已经是3?8。我非常高兴,知道你还惦记妈妈。近来妈妈对你们照顾比较差。原因是工作太繁忙。因而身体不支,就容易急躁,所以对你的照顾也就差了。

  我现临摹的是宋代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过招工细,明年七一作为献礼。长一丈六尺五。这是世界闻名的作品。而且大家都在期望我能复制出来。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时间过紧。因此每天一分钟都不停地在工作,实在感到疲倦。回家就很想躺下了。有时你们回家我也很不耐烦,原因就是太累了,胸口出不来气。总想大声喊几下才好,可能还是心脏病。不管它,明年七一以后,我再好好医治一下身体吧!

  我们星期天也加班,星期六也回来很晚,所以也很难见到你们。几时有空我通知你们,或是你来电话也可……”

  背后故事

  这封家书的捐赠者陈长年是我国著名画家陈少梅、冯忠莲的长子。在这封写于1958年3月9日的家书中,母亲冯忠莲向儿女们表达了疏于照顾的歉意。但是,陈长年和他的弟弟妹妹并没有埋怨过母亲。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冯忠莲承担起《清明上河图》的复制工作。她把对事业的执着在家书中讲给儿子、女儿听,细细读来,令人心生敬重。

  1976年,复制工作经过十年动乱的间隔、重新启动的时候,绢素、色彩都发生了变化。冯忠莲也年近花甲,患上了高血压和眼底血管硬化症。但老人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1980年完成作品。此后,故宫博物院又增添了一件一级文物。

  资料:家书史话

  书信,古称尺牍、尺素、书札、书牍、简札等。西方人称它是“最温柔的艺术”,意思是其亲切细腻有类于日记。

  “家书”一词最早见于西汉,但它不是指书信,而是指家藏之书。作为书信意义上的“家书”一词,最早见于三国。据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副主任、信札收藏家徐庆全先生介绍,大概从文字产生以后,家书就出现了。

  迄今发现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两封家书都是战国末期的木简。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西郊睡虎地4号墓出土木牍两件,均两面墨书秦隶,内容为从军出征的士卒黑夫和惊兄弟俩写给家里兄弟中的家信。据专家考证,这两封家书写于秦始皇二十四年,即公元前223年。

  从汉代开始,随着文学的发展和纸张的出现,家书应用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留下了不少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如刘邦的《手敕太子文》、司马谈的《命子迁》、刘向的《诫子歆书》、曹操的《戒子植》、孙权的《让孙皎书》、诸葛亮的《诫子书》、《诫外甥书》、姜维的《报母书》、王祥的《诫子孙遗令》、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骆宾王的《与情亲书》、张籍的《秋思》、欧阳修的《与十二侄》、司马光的《训俭示康》、苏轼的《与侄千之书》、黄庭坚的《答洪驹父书》、文天祥的《狱中家书》等。

  明清两代是古代家书发展的高峰时期,许多文人学士的文集中都收有家书。其中郑板桥、纪晓岚、林则徐、左宗棠、张之洞、胡林翼、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家书流传甚广,影响很大。

  到了近现代,流传下来的家书就更多了。《傅雷家书》曾先后再版5次,重印19次,累计发行超过100万册。打开《傅雷家书》,就走近一位父亲,聆听他“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诲”。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通信方式的多样化,书信作为中国人传统的情感沟通方式正离现代人渐行渐远。(兰曼旑)

  随笔 家书,你今年写过几封?

  古往今来,每当游子远行,夫妻分离,亲友异地,家书就成了他们突破关山阻隔保持亲情友情的纽带。就在十余年前,我们还在真切地经历着这份体验。

  但时光流转,似乎一夜之间,那样的体验就变成了记忆。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头一次领略到日新月异的真切含义,廉价的电话手机取代了灯下字斟句酌的漫笔,光速的电子邮件远远地甩掉了驿道上的邮车,QQ和MSN上现场直播式的语音和视频浸灭了充斥在文字空间里的无穷想象。

  据最新的调查结果,在25岁至45岁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5%的人平均一年亲笔写的私人书信不超过三封。流传千载的家书似乎在一瞬间就变成了濒危物种,成为抢救对象。

  “寄出去的信,很短很短,除了伸手要钱,没有其他文字;收到的信,很长很长,情意绵绵,淳淳的爱溢满心田……”这是一位女大学生收到父亲的来信后在日记中写的一段话。是现代通信方式逐渐代替了家书,还是我们在情感付出上变得越来越懒?

  或许,后人自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无需我们忧虑无需叹息。(记者 孙戉摄 记者 侯健美)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