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文章/

抢救民间家书项目推出第三本“家书”(中华读书报)

发布时间:2007-09-30

《任鸿隽陈衡哲家书》史料价值珍贵

                 2007.9.26 记者 丁杨

   本报讯 “在互联网日渐普及的今天,家书显得尤为难得,民间家书所具有的史料价值更是珍贵。”日前在京举行的《任鸿隽陈衡哲家书》(商务印书馆)出版座谈会上,不止一位与会专家、出版人有上述表达,该书也是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编辑推出的民间家书系列第三本。座谈会现场还展示了二人家书原件及若干老照片。
  任鸿隽是我国现代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曾参与创建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和第一份综合性科学刊物《科学》杂志,其妻子陈衡哲则为作家、历史学家,是中国首位女教授。二人均曾留学海外,回国后参加新文化运动,并双双任教于北京大学,与胡适、赵元任等现代文化名人颇多交往,因此,该书中收入的40封家书有着不可低估的史料价值。据介绍,这些写于上世纪初至60年代的书信,涉及中国近现代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据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秘书长张丁介绍,旨在抢救家书遗产、弘扬亲情文化的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将长期进行面向海内外的民间家书征集。目前他们已征集到家书4万余封,先后编辑出版的图书有《家书抵万金》、《红色家书》、《任鸿隽陈衡哲家书》、《抗战家书》4种。

《中华读书报》版面推荐
    这是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所征集到的藏品汇集,包括任鸿隽、陈衡哲与家人的信函数十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与收藏价值。收藏人为任鸿隽的侄孙任尔宁先生。家书按照传统家书的格式写作,毛笔行楷,字体娟秀洒脱,行文简洁流畅。特别是其中的几封信还保留了当时的实寄封,对于丰富书信内容,确认家书写作年代,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收藏价值。这些家书经历了十年“文革”浩劫,保存至今,十分不易。为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家书内容,组委会做了大量的工作,书中既有原信影印件,又有注释的排印本,还有详细而可读的家书背景介绍和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书后附有任鸿隽、陈衡哲的生平年表。在近年出版的史料书中,堪称悉心打磨的精细之作。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