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文章
家书:将道德落到纸面上(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10-04-12
北京日报2010年4月11日 副刊•品藏 作者: 张浩
“很多人说跟老年人不好沟通,但我却和很多老人成了好朋友。”张丁说。比如,曾有一对七十多岁的老夫妇互相搀扶着来找他,非要送他一瓶亲人从加拿大带来的巧克力酱,以表对他辛勤工作的敬意。张丁表示,正是搜集民间家书让他更加懂得如何敬老爱老。
“抢救民间家书项目”自2005年4月10日启动至今正好五周年。作为项目组委会秘书长,张丁表示自己最近从家书中发现了新的意义,那就是人们可以从家书中汲取传统道德的力量。“很多人都问我家书到底有什么实际作用,其实这就是最实际的意义。”
张丁眼中的“传统道德”是指“四字”、五常”、“四维八德”等传统儒家道德观,它们在《三字经》、《弟子规》中便有体现。张丁认为,古代的道德教育一方面依靠学校教授这些蒙学经典,另一方面还得依靠家书、家训来实现。从刘邦的《手敕太子文》到文天祥的《狱中家书》,再到近代的《傅雷家书》,它们无一不具教化感召作用。其中不乏名言警句,如诸葛亮《诫子书》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张丁看来,相比学校教育,家书中的道德教育更具实践性,可以教会儿童怎样去贯彻那些抽象的道德理念。
张丁介绍道,民间家书中的传统道德观念随处可见,特别是从书信礼仪中可以看出,它在隋唐时期便已形成制度。比如,写信人在信中提到父母时,一般都冠以“大人”相称,要么字体很大,要么前进两格。而写自己时则称“吾”或“男”,不是字体很小,就是退一格。张丁举例道,组委会收藏了一封1927年7月16日何丕襄致表侄徐哲东的家书,落款为“棘人”(罪人),原因是作者时任黑龙江省公署科长,写信前一月父亲在江苏常州病逝,他因路途遥远不能返家奔丧,于是就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不能尽人子之礼”的痛苦心情。除书信格式外,信纸的选择也是很讲究的,一般来说过年过节时人们就会选择鲜艳明亮的信纸。还有,在给父母写信时要用端正的楷书。张丁自己在写电子邮件时便严格按照书信格式,不少人反馈道:“你很严谨、周到。”
当今社会沟通工具越来越便捷发达,但父母和子女的沟通愈发困难,张丁和他那处于“叛逆期”的女儿也是一样。他认为,家书这一沟通方式可以增强亲情交流的效果,将家长的人生经验有效地传递给自己的儿女。比如,组委会曾征集得来一封中科院院士周明镇致儿子周西莓的家书,在信中周院士给当时在美国留学的儿子写道:“什么都可靠人,只有知识要自己学,信誉要自己努力。有了这二者,挣钱也就不难,换学校、找工作也容易了,选择面也广了。帮助别人的能力也有了,也不怕人挤你或求你了。”
无独有偶,2010年4月1日的《中国青年报》上也讲述了南通大学组织学生写一封家书的故事。文章中写道:在给学校的回信中,家长无不表现出对收到来信的喜悦和惊讶,但也有一些家长来信倾诉,这种由家书承载的感恩行动来迟了。
【背景链接】
2009年12月28日,国内首个家书历史文化陈列“打开尘封的记忆——中国民间手写家书展”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隆重开幕,贯穿两个多世纪的3075封民间家书拂去历史尘烟,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意味着自2005年4月10日开始启动的抢救中国民间家书项目,在经历了长期飘泊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安定的“家”。此首词作较为精炼地概括了家书展的丰富内涵以及家书项目的艰辛历程和光明前景。
浪淘沙 喜观民间家书展
刘向兵
情切看流年,旧墨犹鲜。芸芸尺素汇云烟。百代风流岂不见?笺上人间。
大业又新篇,对梦无眠。是非经过不知难。千万家书今始展,凤立梧冠。
(2010年1月5日初稿,3月19日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