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文章
专家呼吁我国应抓紧对民间家书进行抢救性收集(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6-03-22
2016-03-20 12:10:52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20日电(记者魏梦佳)“家书与档案学术研讨会”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相关专家表示,家书是我国民间记忆的丰富记录,反映了人民和国家的历史,是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应抓紧进行抢救性收集。
此次家书与档案学术研讨会由中国档案学会档案老专家委员会和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来自国家档案局、国家博物馆、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多位专家,就家书与档案、家书与历史研究、家书的记忆遗产属性等话题展开讨论。
国家档案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杜梅在会上表示,世界遗产强调的是独特性、世界性和杰出性,中国民间家书的申遗应选取其中最具特色、最有影响的门类,广泛收集,精心论证,分步实施。
国家档案局原副局长刘国能、中国档案学会档案老专家委员会主任王德俊、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韩玉梅等专家认为,家书是档案的一个重要门类,具有档案的属性,有着档案的意义和价值,但家书又有着不同于其他档案的独特属性,比如私人性、私密性、文字性、完整性等,能起到其他档案所起不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应抓紧进行抢救性收集,按照档案的规定进行保管和整理,并切实处理好著作权、隐私权等相关法律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郭双林、梁启超研究专家解玺璋、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魏明孔等指出,家书是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既有私密性,也有公众和学术上的价值,特别是名人的家书,不能简单地看成私有财产,而应看作公众财富加强保护与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隶属于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成立于2009年,主持全国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目前已从全国各地收藏自清代以来的家书4万余封,出版家书9部。中心主任张丁致力于民间家书的收集与整理,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民间家书的文化价值和抢救性收藏研究》。
“相比其他的档案和史料,家书更具温度。借助家书,当代人可以走进不同时代的普通人和历史人物的内心,感受在不同历史时期,质朴情感传递间的力量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张丁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