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文章
人民时评——抢救家书留住家书 善莫大焉 (人民网)
发布时间:2006-05-25
(来源:人民网 )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遗产抢救工程办公室等联合发起的抢救民间家书项目,10月将在北京正式启动。据该项目组委会介绍,主办方将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散落在民间的中国家书,包括信封,不限字数、年代、地域。所有应征家书将捐赠给正在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国国家博物馆将收藏经过专家评选的100封“最具价值的优秀家书”。近日,季羡林等数十位文化名人向海内外发出倡议,留住家书,抢救家书,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添砖加瓦。
家书,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民间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集文学、美学、书法、礼仪、邮政、包装、纸张等文化于一体的综合载体。古往今来,征夫远足,游子浪迹,同胞异处,骨肉分离,关山远隔,天各一方,家是不同的梦里共同的主题。除生于青垄,没于山野,足不出户的耕夫浣妇之外,离家的人儿少不了以口信家书传情。字斟句酌,情长纸短,悲欢离合,笔底风云,传达着人心深处的信息。柳毅传书,洞庭湖的龙王知道了远嫁异乡的女儿悲惨的遭遇和绵绵的思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家书的点评经典;“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口信捎去壮士枭雄几多柔情;鲁迅、许广平的《两地书》,让人感受志同道合者的崇高与相互关爱;“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台湾诗人余光中一句哀婉动情的吟唱,令多少游魂饮泪思归!仁父慈母,怨妇娇儿,在邮路这端青了又黄、谢了又绿的相思树下望穿秋水,翘盼那鸿雁的归期。
方寸家书,收千年烟云,藏万里风雨。细细一想,有什么感情是家书所不能包含的呢?家书是心对心的呼唤,自然少了许多虚词诳语,心随笔走,笔随心游,随心所欲,畅所欲言,全是心灵的独白。家书是坦诚的心毫无掩饰的交流,是民间真情的自然流淌,是社会生活的真实留存。无论显赫尊贵,无论寂寥落寞,只要你端坐砚前一展短笺,心态就平静如止水,朴素平缓地淌着。悲喜忧乐得失益损,真真切切,既不自欺,亦不欺人。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不经意间信手翻出某年某月某日某人一封笔迹熟悉或不熟悉的信封,你肯定有一种急急切切地打开来读的感觉,这种心与心重新对接的感觉,倏忽间让你沉浸于往事的烟云,勾连出许多人和事。
如今,家书本身所具有的私密性和现代通信方式的变革使传统家书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家书这一传承千年的优秀民间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悄然消亡的命运。特别是手机短信,去年中国人发了2100多亿条,目前日发送量近6亿。几千万人拇指翻飞,短信频频,确实快捷,但同时又有多少人能想起写封家信呢?即使想起,可能还不知道怎么写。家书,而今成了征集的文物,不能不令人深思。
写家书,读家书,那是一种亲情的享受,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天伦之乐。借家书说话,叙叙情,图的就是一个“和”字。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温馨的港湾。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就会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带来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家书便是其中的媒介。抢救家书、留住家书、评选优秀家书,善莫大焉!别让家书消失在e时代,这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吁!
作者:赵 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