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家书研究/

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启动仪式

发布时间:2006-05-19

任继愈:(著名学者、中国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

  祝贺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启动。因为这是个大事,过去没有过。

  首先,“民间家书”名字就起得好。我们要选什么“名人家书”,号召力可能就差一点,价值也差一点。我们搞现代史、革命史的同志,都知道南昌起义的领导是什么人?参加者是什么人?但发现有个别回忆录记载,其参加的人越来越多,原来没有参加的人都说自己参加了。当初号召的人都不在了,史料上也没有记载。这说明近代史也不那么太可信,或者革命干部的话也不那么太可信。起码是有的可信,有的不可信。

  我觉得家书它不太一样。家书写的时候不是为了发表,也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所以讲真话的多。特别是现在这个学术界,我教书这么多年,学术界讲真话的就比较少,用真工夫的也比较少。我们图书馆的文库里,从论文我就可以看出来,就发现这个论文的质量总滑坡。当年第一批的硕士生的毕业论文比现在有些博士生的论文还高明一点。现在逐渐地滑,用真工夫的少了,说真话的少了,这是一个文风的问题。因此, 这么一个家书整理工作,至少对学术界、文化界提倡讲真话,对社会风气都有好处,这个意义还是比较重大。

  家书一开始的时候不是给人看的。但也有一些家书是做给别人看的。比如抗战期间蒋介石的家书是写给他儿子,是希望大家都知道,他蒋介石看过段氏说文,他就是写给儿子,给别人看的。这个毫无价值。我们知道民间家书没有这个问题。咱们这就开辟了一个新的园地。说真话,表达真情,很有意义。

  为什么叫“抢救”?我觉得也有道理。现在我们用电脑多了,电话也多了,我自己就感觉到我自己与家人来往,打电话就行了,不用写信了。有些作家笔都不用了,用光盘了,用软盘了,以前那样的手稿征集不到了。去国家图书馆看过去闻一多的手稿、鲁迅的手稿、巴金的手稿、冰心的手稿,当时怎么改的?这句话划掉以后,有一个过程,可以学好多东西。看软盘看不到这个痕迹。家书有这个载体在这儿,写在纸上的东西,很有保存的价值。所以抢救很及时,这个事情非常地及时,也非常必要,我愿意积极参加,我愿意摇旗呐喊,吆喝吆喝。谢谢大家!

 

马英民:(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启动仪式暨征集民间家书新闻发布会。首先呢,我仅代表中国国家博物馆向这个项目的启动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对出席今天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包括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传统家书作为中华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千百年来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的亲情,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家书记载着我们成长的轨迹,诉说着曾经发生的故事,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的集中体现。然而现代通信方式的变化,使传统家书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抢救民间家书对于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在全社会倡导以人为本的民生理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主义。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以历史和艺术为主,系统展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历史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我们认为,民间家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为此,我们会将这次公开征集的、散落在民间最具价值的珍贵家书入藏我馆,以示后人。

  最后,再次感谢出席今天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对我馆工作的大力支持。谢谢大家。

 

白庚胜:(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

  尊敬的张怀西副主席、尊敬的任继愈教授、尊敬的苏叔阳先生、尊敬的嘉宾、各位新闻届的朋友们:

  我今天参加这个会议非常激动。首先代表我们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领导小组主任冯骥才先生,也是我们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主席,向大家表示祝贺和感谢。

  家书对于我这个人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我小时候在农村里面,在纳西族的山村里面长大,我们小时候不写字,怎么办?就是拿树叶压着石头,就是记号。用杜鹃花再加两个石头,后面的叶子如果是杜鹃花的叶子和三个石头,有可能是谈恋爱的人在旁边的树丛谈恋爱。我们是以木器的方式来进行传递我们各种信息的。在云南的佤族、黎族等少数民族,通信的方式,有的是用绳子拴着木头和拴着石头进行传递信息的。所以古代的祭神、祭祀,它可能也是记事,记各种事件。

  现在开始进入电脑时代。但是纵观整个书信的历史,可以说在我们那个时代都已经经历过。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对书信的自觉的维护意识,确实是现在才开始。这个得益于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于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视,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当中的文化建设的重视。

  我们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保护是全面的,我们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关注是全方位的,。所以今天这个活动证明我们这个抢救工程每一年都在一步一步地往前推进,也在不断的深化。我们很多单位,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文物报社和炎黄春秋杂志联合起来搞这个活动,我觉得是我们这三年来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和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在认识上的深化。而且最高兴的是今天有这么多的大家、专家亲自参与到这项活动中。

  由此可见,有咱们文学界的、也有文体界的,还有咱们苏叔阳老师,他是代表了电影界最高的权威,所以各界参与这个事,我们觉得非常有意义。所以我觉得这是有高度和有深度的。深度可以深到,从我们的电脑软件可以一直深到它的尖端;广度可以广到我们生活的历史领域、社会学的领域、我们档案的领域,都已经包括在里面了,所以它特别具有意义。

  我对家书的认识,它是一个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的档案,是我们历史的一种保障,是我们民间的人民生动活泼的生活的搜集。在这里我们可以补足正史、官史、地方史以外的很多文化的气息,有可能冲破我们的束缚,来揭开我们中国的很多难解之谜。大家知道民间的书信就是它特别珍惜。如果是官宦的八股文,我们的书信就没有办法留下。如果我们说名人的书信还有假的,或者故作姿态的忸怩,那我们不要。家书是直接的真情流露、是直接的思想的表现,所以利用这个民间的书信,对于我们研究历史具有重大的意义。

  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我们都知道唐诗宋词有大量的诗词歌赋写在家书里。我们在文学革命时期熟悉的一封信就是,不是家书,是朋友之间的信。我们在学中国近代史的时候,学林觉民的文章。然后我们看毛主席和毛岸英关于讨论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不同,毛泽东的儿子和蒋介石的儿子不同的,本质的不同。我们现在有很多华人走出大陆,融入全球。

  我们海外和中国交流的很多,两岸四地很多呼唤团结统一的书信,内容很多都是我们的书信体现的。所以抢救家书就是抢救我们的历史,抢救家书也是在抢救我们的书信文学,抢救家书也是在抢救我们的档案,也是在抢救我们自己生动活泼的社会资料。

  现在国外盛行一种口述史。家书是一种界乎于口述和文字之间的,它的形式是孤立的,但它的语言是口语。所以我觉得抢救家书对我们的历史学、文学、档案学等等有很重要的作用。这里我们有很多的专家,不用我在这里多说了。总之,这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得到任老、苏叔阳老师的支持,得到季老的支持,在这里我再次表示衷心感谢!今天我们博物馆、报社、研究会又来参与这个工作当中,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是为我们抓住一个时代重大的命题,在全球化冲击面前,在保护我们的文化,保卫文化传统方面,取得的工作,也感动了世界。所以朋友们参与我们,支持我们,我们感到无限的光荣。到现在为止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还没有从国家的正式拨款当中得到一分钱。但我们得到了比钱更宝贵的东西:党的政策、全国人民的支持,各界的参与。包括我们的张怀西副主席亲自莅临,就是对我们这项工作的支持。所以有钱要做,没有钱也要做。

  有人说我们现在说话频率很快,工作效率很高。我们再快,也快不过我们民族文化消亡的速度。所以我们将会不辱使命,更好地做好我们民间文艺家协会应该做的工作和能够做的工作。依靠大家,依靠全国人民,做21世纪初最应该干的事,现在中国的学术界最迫切的还不是建立一套一套的理论,最立竿见影的就是我们做的基础性的工作,抢救资料、保护传统。现在我们建筑体系多如牛毛,而我们更应该保护的民间文化却消失了,可能就在我们在座开会,正在谈论抢救民间家书,很多家书又流落到潘家园的市场。我们谈论民间文化的时候,很多民间艺人可能已经倒下,可能正在我们讨论建设各种大厦的时候,我们很多民族、边远地方,我们汉族的、我们农村的,可能又在一块一块地崩塌。所以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感谢大家过去的支持,我们团结起来无往而不胜,无事而不能。谢谢!

 

刘玉平:(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展览外事部部长)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学者、新老朋友:

  首先我代表中华全国集邮委员会对此项活动的启动表示热烈得祝贺,并祝贺这次活动成功。此次活动我觉得有一个重要的意义,之前我向我们集邮联合会的领导已经做了汇报,我们将积极地支持和参与。

  中国是一个书信大国。早在在2000多年前就出现了书信。最初的传递书信是遍布全国的驿站。而那时的驿站属于官办,是传递政治文件。真正民间的书信是在十四、五世纪,此后大量的书信便产生了。1840年随着英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邮票。

  邮票的产生标志着现代邮政的产生。邮政的产生对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因此,产生了更多的书信。信件的产生归通信,最后置于国家邮政管辖。

  我今天谈这个问题。书信它本身是政府行政职能,特别是国家邮政它在保护公民的通信以及有隐私的服务性。但中国早期的邮政自清建立邮政以后,一直被英国帝国主义所独霸,干涉着中国的邮政。另外一点,中国的邮政开始在海关示范,所以帝国主义的爪牙也把手伸到中国的海关。于是中国经济上、政治上都受到各国的侵犯。除此之外,中国产生了众多的信件和家书是中国重要的文化的遗产,并具有多方面政治、文化、人物的价值。连年的战争与动乱,使得这些宝贵遗产受到严重损害。今日我们启动这项活动,对保护中华民族这些优秀遗产有积极和现实的重要意义。然而此项活动的意义还远不止于此,随着全球经济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到来,传统的书信往往受到严重干扰。

  由此我们知道,联合国下属的邮政政治机构提出警告,如果如此发展下去,书信会逐渐消失,而邮票也会消失。针对以上危机,联合国认真研究了形势,认为虽然人类传统通信方式受到威胁,但只要我们采取相应措施,传统的通信方式还会持续。因此近年来万国邮政联盟希望各国采取措施,鼓励人们多使用传统的通信方式。

  另外,家书还关系着中国文字的使用,书法的发扬,以及与家书有关的外延内涵,它是一个非常厚重的社会文化。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要积极地参与和支持。作为一个邮政工作者,我更感到要感谢大家。当然我也要用实际行动来支持这个活动。我记得我收了一个清末民初,一个北大的著名教授回答一个问题,就是当时有一个人给他写信,问数字为什么没有字号?他回答说,当时清代官员到了几品之外就不用字号了。我记得还有这个明信片,我会捐献给我们这个活动。所以最后对大家深深地表示谢意。在此祝此项活动成功。谢谢。

 

谢春涛:(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教授)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感谢主办单位邀请我参加这个活动,感谢给我这样一个发言的机会。我觉得抢救民间家书这个项目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行动。那么刚才发言的各位先生已经从不同的角落讲了这个项目的意义。我想我是从事历史研究与教学工作的,我从这个角度谈谈我的感受。

  我觉得从抢救史料角度,民间的家书至少有两个方面价值或者说功用。第一点它是可靠的。家书是亲人朋友之间的通信,他是写给自己信得过的人看的,它是私密的,不是准备给别人看的。所以往往写的都是自己的真情实感,写的都是自己亲友朋友之间的事情。所以我想这样的内容,这样的记述,比很多史料可信度都要高的多。比如说,搞当代史,史料应该说是非常重要。有档案史料、有报刊史料,那么还有日记。诸多的史料当中,我们明显的可以看到,在有些问题上,有些史料它的可信度恐怕是要打折扣的。

  你要斟酌的、要鉴定。比如说我的教研工作当中涉及的,我们的战略时期,我们的报上发表的高产的数字。那么最高的总产量,广西的化江县中稻总产曾经宣称13万多公斤,那么这样的史料,尽管是上我们的权威报刊,但是我相信很多人不是自然相信。包括报上的发表的文章,有的人处于种种考虑,它也未必是发表自己的真实感受。还有其他的一些情况,甚至当事人写的回忆录,往往也有为自己所做过度拔高的地方。所以我想书信相比其他的史料它更可信,更真实、对于我们搞历史和教学的人来讲更具有价值。这是一点。

  第二点它是民间的。那么现在研究历史,特别是当代史,研究上层的活动比较多。中央做了什么重要的决策,这个决策有什么重要的意义,什么影响。我们看当代史,这方面的基数很多,这个记述也是必要的,但是这个记述我想是不够的,不全面的。那么作为一部整个历史,既包括上层认识的活动,更包括人民大众的观点。就是中央的决策,这个政策正确与否,他的影响到底怎么样?恐怕也要通过老百姓的感受来体现。那么这个方面,我觉得我们过去的研究是很不够的,但这个不够跟材料少恐怕也是有关系的。那么我觉得在这个方面,包括家书、包括日记,能够把我们老百姓在不同时段、对党和政府的重要的反应、认识,包括这个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恐怕有比较真实的文字来记录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对于拓展历史研究的领域,对于我们更多的、更真实的反应老百姓活动的历史,从而更真实的、更全面的体现我们这个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发展的历史,我想价值是非常大的。我这儿仅讲了两个方面,可能还有其他的很多。但是我想这两个方面从抢救史料的角度,它的价值已经够了,已经很大了。

  那么现在在发掘日记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抢救家书我们这个工作刚刚开始,这个工作我想比保留日记、流传日记、出版日记可能还要难得多。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工作价值也要更大。所以我个人在这儿,作为一个历史的研究者教学工作者,我真诚地祝愿,真诚地期待这项活动取得圆满的成功。谢谢各位!

 

苏叔阳:(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著名作家)

  任继愈老师的道德文章润泽了几代学生。他刚才说,他只有五块钱的存款,我想那是五块钱的金币,要比100块钱的纸币高贵的多。中国学术界会留下任继愈闪光的名字。

  今天参加这个民间书信征集的启动仪式,我非常高兴。因为这表明了我们国家进入了一个开明的、和谐的战略阶段。这个活动在多少年以前,在我们可以刚刚过去的20年以前,是不可能开展的。那个时候很多家书被搜集起来作为某些人的罪证被发表。我就有一些家书、日记被当做我是一个漏网右派和反动青年教师的罪证。所有我的一些档案也拿出来发表。我可以很光荣地介绍我是北京市第一批被打成反革命的大学教师,也是最早被平反的。那个时候家书很多是被抄家以后作为罪证。

  今天能够大规模征集,这说明我们的确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同时又有另一方面,当发生这个变化的时候,我们的心情的确像白庚胜先生所说的是一种痛苦。因为文化大革命过去以后,我们大梦醒来以后发现,我们处在一种精神失落和文化失落,我们的传统文化几乎走向低潮的这样一个状态。现在呢,情况也没有太大的改进。

  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西方的工业社会工业革命完成的时候,也就是恩格斯所说1天等于20年的时候,由于物质财富和物质科学技术的极度发展,造成了人们精神价值的失落,被西方一些有理性的政治和哲学家称为“文化危机时代”。那个时候以康德为代表的哲学者提出了对工业理性的批判。于是哲学家举起批判的大旗,成为一种风尚。从康德到马克思都是如此。他们批判这种社会上生活道德价值观点低下和物欲横流的这样一种状况。当时甚至提出了上帝死了,或者又提出了人类也死了。也就是上帝当初所创作的这种活跃的、为了创作理想社会的人类已经不存在了,而变成了物欲横流、道德沦丧这样一种状况。

  我们打倒四人帮以后,曾经有过一段迷盲的时期,理想的失落。改革开放以后,大门洞开,各式各样的西方思想涌进来。于是我们也出现了迷盲的时候。我不能说现在也是文化危机,但是至少是在文化相当消沉的时期。所以如何继承和发扬薪火相传中华的优秀传统文明,成为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的这样一个神圣的任务。

  近200年来的贫穷落后,相对的贫穷落后,造成了我们对中华传统文明的自虐式的反省。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回忆或者追思他们传统文明的时候,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态度,我们基本上全盘否定,批判多于否定,批判多于继承。尽管毛泽东也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可以批判地继承。但多年来,我们几乎每一个改革者和革命者举起来的旗帜都是批判。中国的所谓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明缺乏分析,以至于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氛围中的群体,我们百姓的一些私人的家信也成为这种封建文化的一部分。

  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又突然袭来了最新的科技成果。所以电脑在中国如此迅速地发展,包括手机如此迅速地发展,一方面是好事,另一方面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是在一个低文化水准下,迅速接受了最先进的这些科技,这种手段。于是大家可以看看,我们网上究竟是些什么东西?本来互联网的作用是让人们在瞬间分享人类知识的结晶,分享世界最先进的、最新的信息,但是我们在网上传播的,当然西方也是这些,我们不去管人家,我们看我们自己。很多教育工作者为此发愁。所以我们,包括作家使用电脑,实际上是暴殄天物,因为电脑功用太多了,我们只把它当做打字机来使。昨天我曾经在网上,我是刚学的电脑,我是自学。跟国外在网上通信很便利,我老伴儿说真快啊,但是同时我又想起我儿子的一句话,他说爸,你还是别用这个玩艺儿。因为你的字比我写的好看,我是字写得非常丑,所以不敢写信。

  有一次我到中央电视台去,一位中央电视台负责电视剧审查的一个编剧。他说现在还练什么书法啊?我就不让我儿子练书法,有电脑,将来书法还不得废了?你们还写京剧,京剧有人看吗?

  大家想一想,如果用他这种思想来衡量我们很多的传统文化的电视剧,不就完了吗?但是他也很可爱,因为他很直爽。所以我们在科技进步当中也包括了一些深思的东西。

  今天我们来征集家书就证明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大大的落伍了,今天叫做亡羊补牢,尤为未晚。孔夫子说,礼思求助于人。当礼风越坏的时候,真正的国家的利益甚至国乐都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时候,你去到民间去寻找,可能礼乐制度这些优秀的传统还在民间保存着。我想这句话我们把它付诸时代的内容,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假如在公开这样的场合不大合适的时候,可能在民间会保存着。

  因此我想这里有几个态度需要我们格外注意。第一家书就是说真话的一种文学写作,这里面难免有不合时宜者、不尽如人意者,甚至被称作反动者。我就收到过这样一封信。我在一篇文章中说,现在就急着忙着的往外国跑。我说我们为什么不自己看着自己呢?当年毛泽东,别人都留学法国的时候,他不去,他说需要有人认识中国。我说我们也可以向毛泽东学习。就后面一句话惹了一个篓子。有一个人给我写了一封信,厚厚的,这么厚。说你还让我学毛泽东?于是他就批判毛泽东很多很多。这封信在我手里像个刺猬一样,为什么?因为假如我要交出去,那就是揭发人家,这是最无耻的行为。于是我拿着它,我觉得他误解了我,我又没有这种思想。但是假如今天交出这封信来,我希望能保护他。就是因为他允许他的家书中谈论这个不合时宜的,甚至不合主流的思想。我们求的是真实。这里面还有一个如何保护人家的私密,别回头因为我们曾经有过那个时代。家书到海关那儿他也查查你,对不对?据说海关一颠,就把那个口给弄开了,查查有问题没有?有就记下来,其实有这种情况。我知道的。其实安全问题全世界都有,但是为什么只有我们有?但是我们曾经有过把日记和家书作为声讨资料的这样一种时代。

  今天我们征集家书的时候,如果没有这一条,人家就不会交出来,你也不会看到民间各式各样的议论。这个可以作为我们施政者的参考,民间到底有什么样的意思?有可能有怨言。有可能在盛名之世里抱怨,有可能在非常悲观的时代充满着昂扬乐观精神。世界上最伟大的一个民族就是中华民族。因为它整体的追求精神的崇高是这个民族最伟大的性格。

  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家书也就充满着乐观精神。应该表扬这些,但是那些个不好的,我们认为或者不好的也应该搜集和保存,并且采取独特的措施予以保护,不要伤害了。

  第二,在编纂这些家书的时候,需要格外地注意。分类很重要。尽管我们中国的分类学不大发展,这也是我们科技不大发展的原因之一,我们在这个家书的征集上,分类是十分重要的。刚才任继愈老师说的这个情况的确是这样的。我是历史系毕业的学生,我知道在研究近代史的时候,那些个回忆录有多么的不可靠。例如秋收起义到今天你也分不清是哪一天?因为领导者和参加起义的那些战士们地位不同、作用不同,今天想达到的目的也不同。只有一个师,仅仅是这一个比较准确。还有我们党成立的这种党代会等等。回忆都有各有各的想法。

  所以有些家书是专门写给别人看的,还有作为文学样式的家书的。就是有些小说完全是家书,家书的形式,却是个文学样式,那是以书信的形式的一种小说,那是专门写给别人看的。这样的家书也可以备而存之。作为一种现象,一种社会现象,可以存起来。不过这种分析是比较难的,需要细致的分析,哪些家书是专门写给学生看的?比如刚才任继愈老师所说蒋介石的,我们有些名人的信确实是写给别人看的。比如说哪位著名的文豪去世了,一些跟他毫无边际的人给他写几封追悼信,是让人家知道我和这个大文豪曾经有过什么过节?其实根本没这回事,因为人家已经去世了。这样的信我们在报纸上发表过,还有致某某人的公开信,给我侄女、侄孙女、给我儿子、给我侄子的公开信,一封家书,登在报上,那是写给别人看我写信者是多么的不凡!

  比如说现在我的侄子下岗了,我认识很多人,我的同事、朋友和读者当中有很多是部级以上的干部,我可以为你说,但是我不能做这种事,你必须好好地干活,好好地自力更生等。这样的家书就是写给别人看的,这样的家书已经在报上登过。这一类家书也备被存之,甚至个别时候可以加一些按语,表达宣传者不希望有这样的家书,因为我们这个社会风气,让我罗嗦几句,比如学雷锋运动是很好的,但当年学雷锋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打扫卫生的时候专门等别人上班的时候扫这个楼梯,让别人看,发言的时候我会说,白先生啊有一个缺点,经常抢人家的话,本来我不应该说,但是对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所以缺点要像冬天般的严厉,所以我勇敢地提出了意见。你这是学雷锋还是诚心地夸白庚胜?我们很多好人都不见得是这样,家书分类也可能会存在这种情况。

  有些家书却是抵万金,杜甫写这首诗时候,正在流浪。杜甫的一生,58岁死的。他一声漂泊了39年,就是说他从20多岁就开始漂泊了,漂泊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当他写这信的时候,正好是叛军攻打长安,“烽火连三月”的时候,无处可走的时候接到了家里的信。他的欣喜之状可以想象的。我们有很多家信那真是非常之感人,能够鼓舞他发表出来,可以鼓舞人。

  曾国藩的这个家书曾经是封建时代教育的一个教科书,所以他的家书曾经是很畅销的书。后来傅雷家书也曾经是现代社会教育训子的明鉴。那么后来是不是专门出这个,我们就不知道了。
所以我觉得这个家书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事情。再有一个,刚才谈到文学方面。在家书当中会留存很多我们已经死去的意愿,过去我们中国古代文学里文化是相分离的。所以现在很多电视剧不知道汉代和唐代怎么说话?说的话都是很文字化的。其实古代的“文”和“化”是分开的,写的文章和说的话是不一样的。也许唐代的人也说这个话,和这个差不多,但是我们不知道,不知道人家怎么说话?只知道人家怎么作文。

  现在也有这种情况,我们很多文学上的东西,不是生活语言。那么在家书当中很可能就有这种生活语言。是在文学中、文字中已经不存在了,当然也有一些文字中存在着活的语言,像《水浒传》。

  作为文学工作者搜集这些还鲜活在民间的语言,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所以我觉得家书这个事情,真是一个非常繁忙的工作,要划分很多很多的细目。是不是这个工作要进行很多的,要征集很多志愿者来工作?再有一点,我觉得最欣慰的一件事情,是搜集民间家书就等于我们中国现在向世界做了一个宣誓,宣誓我们如何重视我们普通的百姓,如何重视组成我们这个国家民族大多数的这些普通的民众,真正落实所谓以人为本、和谐社会。这就是一种宣誓、一种告白,说明我们的确是如此,我们没有瞎说。而这一点,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样?但是有一点我们做到了,我们就心安了。

  所以我觉得重视民间的这些书信、家信对我们来说的确非常重要。另外就像白庚胜先生说的,我们在这儿讲话的时候,可能有无数的家书进了垃圾筒。我记得我的一封家书和日记在文化大革命中就被革命小将拿去换了糖吃。拿那玩意也没用,或者说卖了破烂换糖吃,可是对于我是非常重要的,我的日记反正是十几本都没了,现在才开始,是1979年到现在也有好几十本。现在已经被现代文学馆征集走了。

  我觉得对于我来说现在的日记就已经大不行了,就是流水帐了。早上干什么、下午干什么,不加评论了。从前的日记都写什么?我为写的已经成罪状了,再也不敢写了。

  所以过去的家书和现在的家书很不一样。像文革以前的家书可能更有味道。文革以后可能更差一些。写家书的时候都是小心一点。现在可能年轻人没有这种顾忌,又开始兴旺起来。所以这个家书还是我们社会的一个晴雨表,将来的历史学家会从我们现在搜集的家书中看出我们这个时代、社会所走的真正的痕迹是什么?所以我们的今天也是我们后代的历史。如果我们写不下来,起码搜集起来,为以后的治史之家来写写这样一段历史。

  我想再说一个小的事情,大家都埋怨中国的电视剧为什么老是有清朝的大辫子?因为清朝的历史离我们过去的很不远,他们生活的习俗,我们可以更接近它。另外因为有个辫子这在演戏的时候是非常方便的,可以做很多文章;再有一个就是没有清史。我们所遗留下来的这种清史稿是满清的遗老、遗少写的,是为清朝皇上唱颂歌的,所以尽可以使作家胡说八道。真正的清史写起来的时候,作家就要受很大束缚。而汉唐的历史研究者甚少,因为越远越不清楚,资料越少越不敢胡说八道,写者也不知道汉代是什么?所以就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杜甫就坐了一把椅子,椅子是在明代才有,宋代刚把脚垂下来,我们说杜甫睡的是棉被,那时没有棉花,它就是革的,棉花是元代才出现的。

  所以我们现在电视剧也有汉武帝坐太师椅,甚至还出现唐代的皇上抽烟。因为不懂历史造成这种情况,而清代什么都有,完全由你胡说。但是也显出了我们整个文学界的可悲。一个现在的作家崇拜的是无上的权威。所有闹的笑话和悲剧都是因为他丧失了权利的象征以后才闹出来的。当这些权利回归他的时候,一切都迎刃而解了。说明我们现在作家缺乏平等思想,崇尚权利。现在我希望我们搜集民间书信的时候,把权威放在民间,他们才是我们历史的、真正的、客观的创造者,这样的话我觉得组织者应该功莫大焉,谢谢大家。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