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家书研究/

《家书抵万金》首发式专家发言

发布时间:2006-05-19

向云驹(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副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

  谢谢各位新闻界朋友和热心读者的光临。今天这个首发式和举办家书的这个展览,特别地适时,这是我们抢救家书项目实施以来一次重大的成果的展示。抢救家书项目实施以后,得到了全国各地、各界人士大力的支持响应。对此我首先代表组委会向热情支持我们这项工作的、向积极献出珍贵家书的各界人士和在座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抢救家书这个项目在这样一个时代实施,我们没想到它引起这么大的反响。首先这个活动的实施,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我们一大批国学大师、文化大家、著名的作家、艺术家给予了积极的响应。在我们的倡议书上积极地签名,而且在各种不同的场合给予我们积极地呼吁,这是我们料想不到的。
活动实施以后,还没想到我们的新闻界对此反响热烈,宣传报道的力度空前地巨大。在网上、在报纸媒体、影像媒体得到了全面的传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很多新闻媒体把它作为一个热点。我们的项目实施以后,来采访的记者,包括各地的,像地方的一些著名的晚报,像大河报这样的一些报纸。他们对热点话题特别敏感,得到了他们的积极的采访。至少说明这个项目非常吸引人,那么这是一点。另外我们还没有想到,我们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得到了积极的响应,捐献家书的非常地热烈,而且中间确实有许多非常非常珍贵的、非常独特的家书。

  我们第一期的成果中间收录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我们的历史,看到我们老百姓对自己文化的珍惜和重视,同时我们也看到捐赠家书过程中一些感人的、动人的事迹。

  抢救家书行动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个带有全民性的,对我们人民自己创造的历史、创造的文化,给予积极地、认真地反省、珍视、重视这么一个情感。我想实际上这是对历史的一种认识,是历史观和价值观的一种普及。

  通过抢救家书,通过这些成果,我们能够看见历史是我们老百姓创造的,是人民创造的。我们的老百姓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了解到,我们是创造文化和历史的主体。文化和历史并不是仅仅是由哲学家、军事家、作家、艺术家创造的,而且我们人民自己在创造文化,创造历史。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观的主体。

  我觉得这个历史观引起了很大的积极的反响。在纪念抗战60周年期间,我们很多的新闻媒体,从我们的家书中选出了一批抗战家书,进行整版整版地报道。我看了一些报道非常地感人。我们很多的历史,比如抗日战争史、现代史、当代史,写入了很多的重大历史事件。但是我们从家书里面看到了在历史教科书里面看不见的历史,而且这些历史也改写了人类发展的主向,它参与了历史转折的这些过程和细节。

  所以,为什么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期间,我们的抗战家书得到了很多新闻媒体、十几个报纸,整版整版的宣传和报道,就是因为我们了看到很多新鲜的、鲜活的历史细节。所以我觉得,家书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从民间家书第一批成果的出版来看,这种价值是多方面的。

  其中有重要人物的背景性的生活镜头,也有我们非常非常普通的老百姓、最基层的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点滴,但是非常珍贵。还有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事件。实际上,如果把我们的家书汇集起来,这将是一部非常丰富的生活史。我记得伏尔泰的历史就是写的风俗史,历史就是风俗,是由人们的生活来组成的。

  我在欧洲还看到了两个展览,非常地令我感动。我觉得和我们现在推行的抢救家书的理念是一致的。我在瑞典看过一个展览,它的一个博物馆里面,有一个柱子形的一个设计。这个柱子里面有几千双一百年来留下来的鞋子,大人的、小孩的、老人的,包括带着泥巴的,穷人的、官员的,所有的鞋子,一个巨大的柱子在那儿,它是一个非常艺术的设计,但是这个鞋子本身让人非常地震撼。这就是生活,你可以发挥很多的想象,什么样的人穿过什么的鞋子,在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情况。这比我们空洞地描写历史要感性得多,非常得实在。

  我还在奥地利看到了一个展览,也是让我非常震撼。是一个家庭一百年来所有使用过的物品,他一件都没有丢。牙刷、鞋子、袜子、装饰品等等,所有的东西。最后这个老太太去世以后,两层楼的房子里面全部装着他们家一百年来用过的东西,把这个捐给了博物馆。博物馆做了一个专题展览,让人感触无比,一百年的东西搁在那儿,任何一件东西都没有丢,还是非常好。这种历史我自己认为要比看教科书震撼人心。

  实际上,我们的生活就是历史,历史就是生活。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家书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这是一个。我们是一个文化大国,也是一个历史大国,我们的史学传统是非常地丰富。我们是文明古国,而且我们的文化从来没有间断过,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不能间断,我们文化的积累不能间断,抢救家书就是为了这样一个目的。

  另外,抢救家书作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一部分,这是我们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实施的,不仅仅是抢救家书,我们还抢救我们老百姓创造的所有文化,比如民居、服饰、手工艺、工匠、口头的文学、民俗的表演艺术等等,内容非常的丰富。这一部分历史以前从来没有被人们重视过,从来没有被历史学家正经地写入过历史。

  我们现在用一种新的历史观、新的文物观、新的文化观来关注我们这一块历史、这一块文化,把它放到殿堂里面去,放到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里面去,或者我们重新编出一部历史教科书来。我们最近做了一个民间故事的抢救,我们的新闻界用了一个口号,叫“民间的四库全书”。我们可以相提并论地摆出我们生活的文化、民俗的文化、民间的文化。我们也把它搁在那儿,传给后人。把它陈列出来,让人们重新地评价历史,重新认识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

  所以这个活动,家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我们整体的推进就是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的理念。我觉得这个里面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认同、响应、参与,这是特别值得令人欣慰的。民间家书的成果将推动这个理念的普及。我再一次代表组委会向各位的参与表示衷心地感谢,谢谢大家。

 

苏叔阳(抢救民间家书活动倡议人之一、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著名作家)

  刚才向先生已经把抢救民间家书的意义作了一个总结,它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传承作用。我只简单地说几句。大家都知道,中华文明是现在世界上唯一存留的、最古老而又从未间断的文明,许多历史学家、文化学者都在探讨,中华文明为什么可以越过亘古的岁月,数千年未曾断裂,并不断转进,其中的原因是什么?都在探讨。这也是当今历史学的热门话题之一,当然不同的学者做了不同的回答。
我想,能够使中华文明传承久远,原因很多。其中有几个原因,那是我们大家谁都能够亲眼看到的。
第一个就是方块汉字,这是保护我们中华文明不断传承的文化上的长城。假如要是拼音文字,可能就会像中东这样分裂成很多国家了。

  第二个就是相对稳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不管时代怎么更改,也不管社会体制怎么变化,相对稳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是维系中华民族优秀文明的精神上的长城。再有一个,我们数千年来,特别是中世纪,数千年的科举制度也是在政府体制上对中华文明的一个保护,也算是一个长城。

  那么家书在方块汉字的保护传承上,在伦理道德的传承上,是非常强韧的一块。我们的家书都是用方块汉字写成的,而大家都知道,每一个汉字每一个人写起来都不一样。你像拼音文字写起来大体相同。但是人们写的方块汉字尽管有规格化,但是每个人写的字,文如其人,特别是你带着感情书写方块汉字的时候、书写家书的时候,那每个汉字,就不仅仅是一个符号。

  中国的方块汉字绝不仅是简单的符号,而是一部活的历史,是一个信息的集块,也是感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在家书当中的汉字就充满了感情,这是一。

  第二,家书所传达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大家可以看后面的展览,也可以看书中所选的这些。现在有很多时髦人士,建议废除中国很多不合时宜的礼仪,有人提出来废除跪拜。跪拜应该老早就废除了,我倒主张跪拜作为大礼应该存留。当无法表达我们最神圣、最庄严的感情的时候,那就要跪拜,你要跪祖国、跪人民、跪父母。

  现在春节也有人提出来要取消。最近我接触了几个非常时髦的青年。我说你们为什么过感恩节?他说我们要感谢上帝。我说你连感恩节怎么回事都没闹清楚,还过这个节干什么。我问他们知不知道有一个五月花号?他们说不知道。那我说,这个感谢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实际上,英格兰第一批迁移到北美洲的那些圣教徒们上去之后没吃、没喝,当地的印第安人,马上带领那批移民给他们吃喝。他们感谢这些印第安人,所以过感恩节。所以麻城有一个学院,那个州就叫马萨诸塞州,就是纪念那个印第安人的首领。我们中国时髦青年跟着过感恩节,是感谢基督、感谢上帝。

  1990年我访问台湾时发现,台湾不叫圣诞节,叫耶诞节,纪念耶稣的诞生。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我们的圣是孔夫子,为什么把圣诞节留给西方人呢?我觉得这个地方值得我们学习。那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家书里面所传承的很珍贵的民族感情,我们那些悠久的文明和历史,要想薪火相传,我看家书就体会地最深刻。

  现在我觉得,抢救家书运动已经稍迟了一点,但也不算太晚。因为这个时候人的心态比较宽宏,能够把个人私密的家书拿出来奉献给大家,这也符合我们中国文明的传统。中国文明历来就愿意把自己的文明奉献给世界上所有的人类,使人类共享我们中华文明。而且我们中华文明没有一次是在枪炮和战船的武装下传承的。我们引进西方的文明,也是我们自己主动的。只有另外的其他的文明,特别是日本,表现最突出。当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吸收了西方的文明,就是不断地进取,强掠,争夺,残杀,所以日本文化当中,本来它也是和平的,就因为吸收了西方的文明,把西方文明的掠夺吸收了很多。

  这次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那些抗战的家书给我们多大的振奋啊!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只有过这么一次全民族对异民族的斗争和抗战。在这场战争面前,真的就像我们曾经说过的,就是蒋介石他曾经讲过一句话: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他的话说的也是很好的。

  我们从家书中看的出来全民抗战的热血,所以这些家书可以纠正我们很多历史的偏说,可以丰富我们历史所看不到的那些角落。同时也丰富作家,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想象力和情感是何等的苍白和贫乏!从这些家书中我们会看到,我们有些文学作品是何等的表面嚣张而实际上没有什么东西。

  所以我觉得,家书作为一个教科书,作为一面镜子,作为我们民族的一个丰碑,都是非常值得留下的。今天从事这个工作,应该说一方面怀着感恩的心理,感谢我们的先辈,感谢我们的父辈留下的这样珍贵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有愧疚的心里,我们做得太晚、太少、太慢。

  所以,这才能给后人一个启示,是中华民族的后人,都应该珍惜我们的文明。今天,我们中国文明,在世界上又被人重视,是因为我们祖国正在和平崛起,引起了世界的,不管是疑惑、怀疑、成见,总之还是想了解我们。这样我们中国人出去,才受人家重视,不然的话,我们依然是一个被人侧眼相看的民族。

  所以,从家书中会获得我们和平崛起的新的力量,所有从事这个工作的人应该感到非常幸福,这种幸福是别的任何事情所不能代替的。所有我们整理家书的同志,应该看到这些家书,有的是父母写给孩子,那些写信的人也是我们的父母,所有兄弟之间的感情,我们也享受兄弟手足之情,我们沐浴在这种纯洁的感情里面,我们的感情会得到升华,所有的读者也会在这些书信面前受到精神的洗礼。

  所以我觉得这个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我也愿意通过所有在座的朋友,扩大家书的影响,使全国人民都能直接地或间接地加入这个浪潮。说不定这个抢救家书活动,会变成一次新的文化普及的高潮,而且是持续不断的一次浪潮。谢谢大家!

 

张颐武(著名文学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们都讲完了,我觉得讲得特别好,慷慨激昂说得特别好。我看了这些家书以后,我觉得感慨很深。一百年来中国人民的这种记忆,我觉得我们现在正是打捞历史的记忆,这个东西遗忘得很快,我们城市变革得很快,物质的遗产改变得很快,消失得很快。

  然后我们生活的东西,旧的东西越来越多地扔掉,我们家里的旧东西也被我们迅速地扔掉。生活改变让我们对于生命的记忆越来越少,所以这时候怎么样去吸收我们过去的记忆,让一百年中国人民的记忆能够保留下来。我觉得这个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工程。这个记忆其实包含的是一个小的历史。

  我们在历史书上看到的都是一个大的历史,比如今年办了什么事,党中央做了什么,国民党做了什么,世界上的大人物做了什么。可是每一个小的记忆,小的历史,很快会随着这个大的历史文化就消失在这个世界的深谷里了,每个人好象都被这个大的历史卷走了。

  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发现这个抢救家书的活动,其实是打捞我们一百年来中国人民记忆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我觉得家书体现一个声音,一个活着的声音。过去我们经常讲,这个活着的中国在哪儿?我觉得家书里面看到的就是活的中国。我看《家书抵万金》这本书有一个很深的印象,一百年来中国人民的苦难太深了,我们看到的很多都是痛苦的事情,离乱、战争给人们造成了非常痛苦的记忆,都是一些感伤的、痛苦的、悲哀的记忆的展现。

  书中有一个让我特别感动的故事,就是上海的一个小学教师,在上海走投无路,最后怎么办呢?他就干脆到内地去找工作。结果最后发现自己在内地是生不如死,就觉得自己还是死掉算了。他的这个价值观,你会觉得中国人民这个一百年来的苦难,近现代历史的这个屈辱感、这种危机感真是很深。你会觉得这个价值观里面包涵了中国人民的历史记忆非常得深厚。

  阅读这本书,我就感到很多的生命在我的身边,活着的生命在身边。这种感觉啊你会觉得非常地有力量,你会觉得这些活着的人,活着的生命、活着的中国展现在面前。所以一百年的中国非常需要打捞这种记忆,这个记忆损失得太快了。

  我觉得一方面我们在过去政治运动中间,大家的这种私人的感情、私人的事情特别怕人看到,我们接到家书都很害怕被人抄到,被人看到,看到以后,我们的朋友或者我们的同事都可能把它拿给领导,说这个人思想不正派、不健康。他写了一个情书,里面说我爱你,这个思想不健康。你会有非常紧张的那种感觉,所以好多家书好多都随着历史消失了。

  另一个就是今天经济发展的高潮,在这个全球化的大浪潮里面,我们发现自己提笔开始忘字,非常可怕的一个情况。就是用电脑习惯了以后,你会发现提笔忘字的情况会出现。现在我们大家都不会有手稿了,过去讲人的这个书写啊、人的写字,是一个人的初面。就是你这个人啊,让人看到你的时候,一个是你的面相怎么样,你穿的怎么样,你的表情怎么样。另外一个就是你字写的怎么样。

  所以杨绛先生在在他的《洗澡》里面讲,字是一个人的初面宝。你这个面相给人看到的,就可以看到字写得好不好,字写得怎么样,字如其人,字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格。

  所以经常你看这个老同志,经常在家里练字。但是现在你可以发现,这个汉字的书写越来越衰落。并不是我们汉字文化的衰落,而是书写开始越来越衰落了。大家用电脑以后,发现没有人用这种东西了,而且我现在发现,我写信,真的要邮寄的这个信也是要用电脑来操作。

  你在敲的时候,你会觉得非常的焦虑,你会发现一个手稿走了以后,没有在手中留住,你会觉得非常焦虑。所以后来我发现完全这个手稿消亡了,然后这个时候我觉得家书也开始消亡了。随着这个E—MAIL,这个也是家书的形式,短信也是一种家书新的形态,都是文字的,MSN、QQ,也是这个家书新的形态,这些形态会让我们传统的、在纸面上自己来书写的传统家书越来越衰落了。

  这个衰落、这个过程恰恰是我们现在需要打捞历史记忆的过程,所以打捞记忆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生命的记忆,历史的记忆在哪儿。另外一个我们的书写。我们通过信,通过传统的形式,互相交流的这种形式,这个东西也需要打捞了。因为现在可以发现,信的衰落非常迅速,所以邮政非常焦虑了,也感到了,所以邮政的服务也开始改善了,也发现信越来越少了,这个时候,这个过程中间,你会发现随着这个信息时代的到来,让写信变成了一个非常稀有的事情,这个是非常古怪的事情。比如在美国,我们可以用这个QQ随时跟他进行聊天,你可以随时跟他讲话、随时聊天,这个时候你就发现这个空间的距离感完全消失了。“家书抵万金”是经过非常长的时间,邮局里面有个人给你送过来的。这是远方人的一个信息,但是你可以发现,你的远方的人可以拿一个小镜头互相看着,在电脑里面,你们两个人可以说,老王啊,你最近怎么样啊?你谈恋爱也可以这么倾诉,你会发现生命里面很多距离感消失了。距离是产生美的。

  (苏叔阳:没有距离就没有美。)

  张颐武:谈恋爱,你会发现这里面有很多情书啊。我发现这个情书很好,那时候写情书,你要把这个东西啊记住。我们那时候,年轻的时候,记在本上,记很多警句,你要把这个妙语生花写在情书里。现在你可以发现,你没有这个情书可以写了。就一个小镜头在你电脑里面,哎呀,我怎么样怎么样爱你。这个都非常乏味了。我觉得这个时代变了,距离感完全消失了,就是空间不产生距离了。你在美国、在欧洲、在南非,你都可以发现这个距离没有了。

  (苏叔阳:就没有内蒙古民歌的感觉了。)

  这些都消亡了,所以我觉得抢救民间家书活动,他们这个协会,做这个工作,确实是一个壮举,不光是打捞记忆,还打捞人类的一种情感。

  所以这个工作我觉得,是一个,就是我们的这个家书在迅速的消失,但是这个拯救家书的工作在迅速的进行着。这两个工作是跟时间赛跑的工作,我觉得赛跑的工作里面,我希望抢救家书的工作比我们家书消亡的速度要快一点。所以我觉得,他们的使命感、他们的责任、他们对于人民的记忆的责任,对于我们的感情,对于我们的审美,对于我们精神的安慰,精神家园的追问,非常重要,我觉得这个东西应该是我们走向未来的一个非常宝贵的财富。

  人类要走向未来,中国要走向未来,没有这些记忆,没有这种情感,没办法有一个好的社会、一个有理想的社会,有人性的社会。我们会变得越来越粗放、越来越粗豪、越来越乏味、越来越没有意思,我们会变得非常的单调。

  这个时候你看到家书在你身边的时候,你会觉得活的人在我身边。看他写作的一笔一划,你会觉得活的那个人在我们身边,你会想象那个人长什么样子,是胖大个,还是个瘦小人,你会发现那个真的性情、真的生命在你的旁边活起来。他那些话、他跟家人说的那些隐秘的、原来你不能看到的话,经过时间的淘洗,你可以看到了。

  你会发现那些时代的生命就在你的旁边,你可以重新地体验他们的感情,你可以活好多次。我觉得这是很幸福的工作。所以我祝福这个工作能够继续下去,在家书慢慢消失的过程中间,打捞的工作也会非常迅速地进行。

  这个工作是一个为人类、为中国留下最宝贵的记忆,为我们自己留下最宝贵的人类的证词。我觉得,所有的家书都是人类的感情和人类生命的一个最好的证明。我们留下这些证明的意义,就是为我们的后人、为我们自己留下一种精神上最宝贵的财富。谢谢各位。

 

徐庆全:(历史学者、《炎黄春秋》杂志执行主编)

  刚才介绍的有点过分,其实我并不是一个专家,我是杂志社的一个编辑。但是说我是收藏名人信札的一个收藏者,我倒觉得还是可以的。因为我做这个工作大约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现在。

  我所作的收藏跟这项工作,跟咱们这个项目的启动结合在一起,要感谢项目组委会秘书长丁章先生。因为他很关注我的收藏,他在电视台工作的时候也关注过我的收藏。当时他想到这个项目以后,就把我拉进来,让我一起做这个工作。

  去年这个项目启动以来,当时有两家报社的记者曾经采访过我。一个是《中华读书报》,还有一个中央党校的《学习时报》。他们让我谈一下民间家书征集的意义。当时我用了两个标题。《中华读书报》我用了一个标题是:《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学习时报》用的是:全社会都应该起来抢救文化遗产。因为家书仅仅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抢救家书事实上并不是从我们现在开始,我觉得从古代来讲,咱们古人对这个家书,包括对这个历史资料的留存,都有很高的重视程度。古人有一个传统叫“敬惜字纸”,把字和纸写成的东西,很珍贵地保存下来。比如1900年发现的敦煌文献的存留就是古人“敬惜字纸”的表现。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考虑,我们搞家书的征集和整理,抢救,事实上是承续了古人的过程和传统。
因为我是学历史的,从家书来讲,我觉得对历史细节的补充非常地有价值。看一封家书,我觉得有三个层面的意义,第一是历史层面,第二是社会层面,第三是家族层面。因为毕竟是要给亲人写信,包括家族的层面。

  在我看来,放在第一位的就是历史层面的问题,还有社会层面的问题。刚才张颐武老师讲的所谓打捞历史,打捞信件。那么我就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咱们书中收集的第一篇文章,就是陆更夫北伐当中的一封信。那么这封信,它珍贵在哪儿呢?就是背面那个北伐途中的地图。我把这封信背面的地图跟咱们北伐的历史地图相比较,发现了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

  其中就有历史细节,当事人在江西高安写下的这封信,他是北伐战争的一个亲历者、一个追随者或者是一个基层的指挥者。那么他是从广东出发,一步一步走到江西的南昌、又到高安。

  他很有心地收集了一个地图,怎么走的,给它绘下来。那么他给我最大的信息是,当时在战争中,江西南昌著名的滕王阁被敌人炸毁了。这样的历史让我看了很震撼。它跟正史讲的北伐战争啊,和正史的北伐战争的路线图,我觉得是两个概念的事情。

  历史的细节留存吸收,使我们可以看到在正史的大背景、大记录下看不到的一些东西。还有我再举个例子,这不是我们书上收的,是我个人收藏的沈丛文的一封信。1949年3月13号沈丛文给他表侄女写的一封信。大家都知道,沈丛文是一个著名作家,49年以前他是很出名的一个作家。写了很多到现在都能使人们称赞的作品。那么从49年以后,49年2月份以后他就封笔了,绝不写任何作品了。为什么?
那么当然文学史家有很多很多的推测,很多很多的解释,这些解释也都是很正确的。但是你要看沈丛文怎么想。我就恰恰收藏了沈丛文在1949年3月13号给他表侄女写的一封信。

  因为信呢是很私密的,是不准备发表的。那么他讲的话就非常的淋漓尽致。他讲我对这个社会,对这个大变革,我不是很适应。那么我适应不了这个大变革的社会,我怎么办?我要么自杀,要么逃避。他说念了这么多年书,逃避是不能选择的。他说我能干什么?这是一个想法。

  还有一个想法,为什么要给这个侄女写信,因为这个表侄女是共产党员,而且是当时天津一家报社的编辑,在他看来她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我要向你汇报思想,那么你给我指条道,看看我能做什么。

  这封信写的很短,并不是很长。但是它表现了两个层面的意思,对于解读或者研究沈丛文在49年前后的一个转向,或者是转行,那么我觉得有非常高的价值。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从家书对历史细节的补充,或者构成历史长河当中的一朵浪花,我觉得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所以这个活动启动以来呢,我从个人对历史的角度来看,我是非常关注这个家书。有一些家书看了以后,就让你感到和家书的持有人,或家书的书写者,是站在一块,在感受历史。

  加上我们组委会收到了很多家书。比如北京郊区的一位会计写了一组信件,他大概从78年一直写到90年左右。1978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的起点,那么在座的40多岁的人,像我这个岁数的人,都经历过这个大变革时代的种种细节。

  可是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如果你有一些记录的话,当你现在再来翻开看的话,就可以知道这20多年的变化有多大。可是当时我们并不是有心人。

  可是这个写信人是有心人,那么他在信当中讲了,当时78年、79年的物价和工资,还有一些菜市场的价格等。这些细节,你要是整理起来,实际上是从78年到90年,一个普通人从一个普通的视角关注的一个很不普通的社会历史的一个侧面。

  所以从这几个例子来看,从我个人来讲,我觉得家书一个重要的作用,或者它对这个民族文化,对这个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的影响,事实上可以补充我们历史的细节,像张颐武老师讲的就是打捞历史,或者让历史更深刻、更细致,或者更活龙活现地体现在我们面前。谢谢大家!

 

谢湘(家书捐赠者代表、中国青年报编委)

  刚才我坐在下面,听到各位专家谈了家书收集的意义,其实我一直也是心潮澎湃。我觉得收集家书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因为,我觉得文化有时候真的是在瞬间可以消失的东西。刚才张颐武老师也说了,现在我们社会的巨大的变迁,我们时空的距离感的消失,或者物质化的东西,精神层面的东西越来越少,而且甚至是连回头的功夫都没有。所以我觉得那些曾经留下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一部历史。
我今天在这儿讲这个家书的时候,还是感觉到了,这个活动实际上在民间是有广泛的基础的。去年,当我把我们家的一套家书捐赠到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的时候,就是受我两个朋友的提醒。

  一位朋友他从报纸上看到了这个消息,他立刻给我发了E-MAIL,说,谢湘,我劝你赶紧把你的家书送到那个抢救委员会去,它一定会受到关注的。

  另外还有一个朋友,他远在襄樊汉江机械厂工作,是生产神州六号飞行员航空服的一个普通的科研人员。1999年的时候,当我把我写的《家书抵万金》在报纸上发表以后,他就一直跟我保持联系。他也是在网上看了这个消息以后,竟然从湖北襄樊那么遥远的地方给我写信到北京,而且不时地给我发短信,劝我一定要把家书送到组委会。所以我感觉到这个活动是有很深的民间的基础的。谈到家书呢,我自己也有很深的感触。

  我们的家书是以我妈妈的名字命名的一套家书,我妈妈姓谢,叫谢慕兰,慕兰家书就用她的名字命名。但是我们知道我妈妈收藏家书的时候,实际上是在1990年。90年我爸爸到美国去以后,我们不知道我妈妈的心情当时有多么的孤独,后来她自己是从家书里头找到了一种精神的寄托。

  她自己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在家里进行一封一封信的收藏、整理。我们才知道, 早在70年代初的时候,我妈妈把我们每一封信,有时候是一个小的纸片,有时候会是一个大的500字的稿纸,我妈妈都会把它收藏起来。而且这些家书就记录了我们的成长过程,包括我们入党、我们上大学、我们工作、我们结婚等等各方面,我妈妈在我们通信的过程中,实际上给了我们很多的人生的指点。

  所以我们在回顾家书的时候,我们又同时回顾了一份母爱。那么我们家的这套家书是1999年出版的,那时候正是我妈妈满70周岁的生日,我们家里几个姐妹在一块合计,说送什么礼物给妈妈最好。那么后来我们不约而同地都想到,应该用家书送给妈妈。

  因为我妈妈她本身呢也一直酷爱家书,曾国藩的家书,她很多都可以大段地背出来。所以我觉得家书在我们成长的里程中,给了我们滋养和抚育。

  我的外公应该是一个比较有成就的翻译家和历史学家。商务印书馆的那个汉译名著《罗马史》、《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等很多的名著都是他翻译的。当然我外公,他学术上的东西是我们无法企及的。但是呢我觉得我妈妈做的这份家书呢,实际上对历史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补充。

  我后来在想,其实这套家书本来只是我们家庭的个人的收藏。但是,为什么我愿意把它捐献给社会,愿意捐献给家书组委会呢?我们从心里感到,实际上这份收藏,应该成为社会的一种精神财富。我想其他的、所有的捐赠者会和我怀着一样的心情和认识。

  另外,在这里我还要特别地感谢,提出抢救民间家书倡议的专家、学者,我认为你们所做的是对中华民族特别有意义的、有远见的一项工作。而且我同时也特别感谢,抢救办公室的丁章、张海鹰等同志。其实我曾经给他们说过,我愿意当一个抢救家书的志愿者,我愿意跟你们一起做一些编辑工作,我也愿意跟你们一块走访家书的奉献者。但是因为我的工作有时候也是特别忙,虽然我有这个想法,但是实际上行动还真是没有太多。

  那么后来我几次去了他们那儿,我发现在那个简陋的办公室里,他们一直在那儿坚守,这就给了我一份感动。今天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这个感动是更加的真切。所以我在这儿非常地感谢专家,而且感谢你们!

  历史其实有时候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真的只是一瞬间,我们觉得还是应该把一些值得记忆的、美好的东西留下来,传承下去。谢谢大家。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