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春秋
航宇人的家书进国博
发布时间:2006-07-11
2006年6月12日是一个收获的日子,我收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2006年5月24日颁发)寄来的“家书收藏证书”,我很快乐亦很幸福!如能在《航宇风采》报上与人分享这个快乐,就会变成两个或更多的快乐。
我有两封家书,很幸运地由“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办公室”的老师们推荐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经专家们的评选、认可,成为从公开征集到的三万多封家书中精选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优秀家书”,于5月24日在国博举行的收藏仪式上,加入“80封来自海内外的民间家书手稿正式成为国家博物馆的重要藏品”。
这是普通百姓的家书首次正式入藏国家博物馆。这是作为一个航宇人的光荣。
我感谢组委会办公室的老师们、感谢国博和专家们,更感谢家书征集活动让家书有了这样一个机缘,从而也使我们的生命里又多了一个值得感念的阶段。
手捧收藏证书,整理家书的情景浮现在眼前。
2005年4月的某天,善于阅读的我从报纸上看到一则耐人寻味的启事。那就是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等五个单位和季羡林等数十位文化名人倡导的“民间家书征集启事”。
启事中写道:“传统家书作为民间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的亲情,展示了人性的光辉,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家书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的体现。”
“然而,现代通信方式的多样化,使传统家书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下一代也许将不知家书为何物。为民族计、为子孙计,抢救家书,迫在眉睫。”
我心为之震撼。于是,家书成了我的“特别关注”。
工作之余我找出珍存了33年的家书,并花时间给每封信写了简短的说明,提供了相关图片。展示了一个档案工作者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这样的工作得到了组委会办公室老师们的充分肯定。
在这个过程中有时我会坐很久,家书的记忆,经常会在不经意间触及,让人咀嚼回味,感慨万千,思绪随信飘向远方…… 这些信承载着几代人的纯真情感,记录着一段段特定的经历,至少也是摸得着、看得见、真实的能折射出时代的一朵朵浪花。
最早的一封信是20世纪70年代初,六兄妹中的长兄给刚参加工作我的信,他将喜悦之情注诸笔端“你的走,在我们家庭来说,是近几年颠簸不平的生活道路中的一个可喜的转折点。”当时家里因为姊妹多且都上学,仅靠父母亲以缝纫手艺维持生计,可想而知生活比较困难。我被招工进了国防三线厂(属湖北三线艰苦地区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单位),对当时的家庭来说无疑是看见了子女前途的曙光。
“你刚刚走向工作岗位,走向社会。应该谦虚的老老实实地向一切有社会经验的人们学习。”“近几年也是你一生的黄金时代,是求上进长知识长身体的好时机。你应当抓紧时机,要求进步。千万不可蹉跎光阴,贻误一生的前途。”长兄在信中谈处世教做人,也谈中国人的“钢铁”情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要求我树立正确的志向。这样的交流方式,虽不如电话便捷,但更为深入详尽。时值今日,这封被赋予信念支撑的家书,仍有坚韧的生命力和蓬勃的扩张力。
长兄就是这样,在每一个关键处都及时的正确的决定并付诸带头作用,使得我们这个大家庭平稳地走到今天。在我们五姊妹兄弟心中,他是“长兄如父”的形象、是父母所希望的带队人。
以正高职称退休的兄长现正在深圳市五洲医院为广大病患者的康复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他属于王蒙先生“惟‘专长’是不倒的倚托”所指“有特定的兴趣,有固定的精神走向”的人,他在劳动之余会去全国各地饱览祖国山河,遍访风土人情。在他生日(6月17日)当天收到了我寄给他作为生日礼物的信和证书(打描打印件),在我的这篇文字快脱稿(tuōgǎo:文稿写完)之时,他赋七律一首(经同事鄂州老中医、诗人的修改)表示自己的喜悦之情,录于此请与我分享:
飞鸿欣喜带佳音,满纸深含手足情。
尺牍珍藏三十载,证书遥寄两千程。
峥嵘岁月襄江水,起伏心潮南海云。
甘苦共赏无限乐,光荣传统示来人。
另一封信是1979年我在新疆的永红机场出差时,现在的老伴儿那时的准丈夫的来信,会在另一篇文字中详述。
可能,如余秋雨先生在“收藏昨天”中写的那样:“我们也许已经开始后悔,未能把过去那些珍贵的生活片断保存下来,殊不知,多少年后,我们又会后悔今天。”再别犹豫啊,我们不能拿起电话跟未来通话,讲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故事,我们必须拿起纸和笔。
请抽空到www.jiashu.ruc.edu.cn看一看,你能从其中“抢救家书最新动态”的文件列表中感受到社会已对家书征集的高度重视。
与时代同行,为家书喝彩。
襄樊 金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