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春秋

当前位置: 首页/ 家书春秋/

左权将军——追忆父爱

发布时间:2006-05-22

    (来源:中广网)

    人物背景:左权,1905年3月15日出生于湖南醴陵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岁离开家乡,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毕业后先后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军事,1930年回国后回到中央苏区。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华北敌后抗战。1942年5月25号,在日军大扫荡中,壮烈牺牲。在8年抗战中,左权将军是八路军中牺牲的最高级的将领。

  中广网北京3月29日消息(记者冯会玲) 1939年4月16号,左权将军由朱德总司令做媒,在八路军总部和刘志兰结婚。一年后的5月27号,他们的女儿出生。左太北说,她的名字还是彭德怀给起的。

    左太北:当时刘伯承的儿子是39年生的,叫刘太行,后来 他就说伯承儿子叫太行,你就叫太北吧。因为那个地区叫太北区,当时兴起地名嘛。

  生下女儿后不久,左权将军就开始参与百团大战的筹划和部署,为了工作上的需要,1940年8月30号,左太北和母亲刘志兰离开晋东南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赶赴延安。在临走之前,左权将军特意和妻子女儿去照了一张相。

  左太北:我父亲和母亲抱着我那个样子,我父亲就是那个样子,我就知道我父亲个不高,我母亲一米六,他跟我母亲一样高。母亲说父亲就一米六,后来在八路军总部有个外号叫左矮子。

  记者:这是他们俩站着照的?你母亲是一米六,父亲基本上跟母亲差不多

  太北:是。当时司令部,他们爱打篮球,政治部罗瑞卿高啊,罗瑞卿叫罗长子

  记者:好象说这是父亲难道的一次照照片的时候笑了?

  太北:对,我父亲所有的照片都没有笑,就抱着我照的这张笑的

  记者:能够想象父亲当时很幸福。

  太北:这是我们全家唯一的一张全家福。

  那个时候的左太北才刚刚三个月,她还不知道爸爸长的什么样子,不知道父爱的滋味。当时她们母女根本不会想到,那次分离竟成了永别。直到左权将军牺牲40周年、左太北42岁的时候,母亲才把父亲生前留下的那些家书寄给左太北,并在信里说,如果说留遗产的话,那些家书就算遗留下来的最宝贵的遗产。

  在那些家书中,有11封是左权将军在送走左太北母女后的21个月里写下的,左太北说,就是在那11封信里,她才知道自己曾经拥有过那么醇浓的父爱。

 

  1940年12月23日晚 第二封信

  延安的天气,想来一定很冷了。记得太北小家伙似很怕冷的,在砖壁那几天下雨起风、天气较冷时,小家伙不就手也冰冷,鼻子不通、奶也不吃吗?现在怎样?半岁了,较前大了一些,总该好些吧!希当心些,不要冷着这个小宝贝,我俩的小宝贝。

  左太北:我在托儿所长大的,延安的托儿所的叔叔阿姨对我们特别照顾,特别好,责任心嘛。虽然物质条件比较差,其实我们从来真是没挨过饿,没受过冻。我后来上小学,上中学都是住校,我就是个革命烈士子弟嘛,国家就按照革命烈士的待遇照顾我。我自己没有操心的事吧,让我上学我就上学,让我唱歌我就唱歌。我就跟人家讲,我从小就衣来伸手,从来没有要为哪顿饭饿过,也没有说冻着。

  记者:过的很无忧无虑啊

  太北:对,虽然那是低水平的共产主义了。

  记者:那个时候没有想过说别人的孩子都有爸爸和妈妈,但自己只有妈妈,从来没有见过父亲是什么样子,会不会觉得自己跟父亲不一样?或者会有想念爸爸的时候?

  太北:因为我从小就是在那种环境中长大的,不太懂这个。因为从来没有比较,我也从来没有爸爸嘛,从我一知道事起就没有爸爸。我身边的孩子父母都在前线打仗,他们父母也不在身边

  记者:所以你觉得大家都一样

  太北:我觉得那种生活很自然,大家都是跟着叔叔阿姨,跟着老师们。

  被送进托儿所的左太北还不懂得父亲不在身边的日子缺少了什么,更不懂得父亲从前方托人捎回来的小花布衣服、糖果饼干里包含着怎样的一份惦记和思念。

  左太北:其实我父亲当时在前线给他的津贴就5块钱,我父亲好在当时给新华社投稿,稿子非常多,一个月能有二、三十块钱。后来 有了我回到延安以后,我父亲的信里就反映得很清楚了,又买点小花布。冬天买冬天的小花布,夏天有夏天的小花布,然后让老乡给做好,谁回延安给带去;或者是他缴获了人家一点饼干,或者给点糖,鱼肝油,他都让人给带回延安去,所以这十一封信的过程不止是带信,还带点吃的、穿的。等于他就把他那点薪金和稿费,而且想的很周到,孩子多大了,得穿多大的衣服,就让老乡给做好带到延安去,所以每封信都有这样的内容。

  我父亲住的那个八路军总部的院子可以种点花,他特别喜欢种兰花什么的,他说他一看见那些花就想起兰花,因为我母亲叫刘志兰嘛,所以他就在花面前照了很多照片,这些都寄托他一种思念的心情。

  记者:这说明骨子里还很浪漫啊。

 

    1941年5月20日晚 第三封信

  这个小宝贝小天使我真是喜欢她。现在长得更大更强壮更活泼更漂亮,又能喊爸爸妈妈,又乖巧不顽皮,真是给我极多的思念与高兴。可惜天各一方不能看到她抱抱她。哪里会忘记呢?在工作之余总是想着你和她和我在一块,但今天的事实不是这样的,默念之余只得把眼睛盯到挂在我的书桌旁边的那张你抱着她照的相片上去,看了一阵后也就给我很大的安慰了。

  太北这样活泼可爱的宝贝不要打她,“打亦无济于事”,想来你爱她之心与我是一样的,或许打她一顿的话是向我发牢骚的,不是事实。希望这仅是发牢骚,不是事实,那太北就幸福了。

  远离妻子女儿的左权将军疼爱女儿,是骨血相融的那种爱。即便是身处战火纷飞的前方,即使每天都要紧张忙碌地工作,但稍有清闲时间,他都会想女儿,会希望女儿是幸福的,哪怕妻子只是在信里随口说了一句要打一下女儿,他都会心疼。

  正因为有着这样一位烈士父亲,从托儿所到小学、中学直到大学,左太北一直都过着不愁吃穿、无忧无虑的生活。

  左太北:能象52年学校组织给毛主席献花,学校就让我去了,去了7个同学。因为我们是解放区进城的学校。大概介绍人的时候介绍说,她是左权的女儿,毛主席立刻就把我拉过来,就让我坐到她跟前。跟孩子们说话嘛,比较什么,然后一下子就变得很严肃。专门拉着我跟他照了一张照片,很正正规规地照了一张。

  记者:我看《左权文化志》上有这样的一张照片,是这张吗?

  太北:对,就是这张。

  记者:是站着照的。是毛主席要求你一个人跟他照?

  太北:对。后来54的时候国际夏令营,学校里头派去一个孩子,全国就13、14个孩子,上海哪里都有。北京有两个名额,给了我们学校一个,学校就让我去了。参加那个国际夏令营到莫斯科,到保加利亚。

  记者:那已经是很好的待遇了?

  太北:我从来都不理解为是我在学校里表现得特别突出,都是因为父亲,这个我从来都知道。

  左太北在读中学的时候就住在彭德怀和浦安修家里,直到现在,左太北都觉得,在彭伯伯和浦阿姨身边的日子,她才真正懂得了家的味道。他们几乎没有说起过左权将军的任何往事,只是把左太北当作亲生女儿一样对待。也许谁也无法明白他们对左权将军的那份战友情谊。

  左太北:我印象里最深的是,因为我那个时候在学校吃饭,吃完饭我回到家里他们往往还没吃晚饭。他们的饭也不是自己做,是从食堂打。有时候我回了家以后他们正在家里吃饭,他们吃饭的时候我就坐在那里聊天,聊天完了以后他们往往有剩的饭和剩的菜,我就扒拉到一个碗里都给吃了。因为那个时候刚刚17、18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特能吃。

  他在中南海住他们是三间房,三间北房,大四合院。他那个院子里只有他那个澡盆能洗澡,那个时候不太懂事,我就特别喜欢洗澡,有时间我就到那澡盆去泡着去。那时候生活无忧无虑,很随便,没有任何戒心。后来我才发现,因为我在厕所呆的时间太长,彭伯伯上不了厕所,可他没有说什么。大概在门口喊两次,太北你怎么还没洗完,我说马上马上!后来他们就为这个专门修了一个隔板,就专门为这个把厕所给隔出来了。要不我洗澡影响彭伯伯上厕所。那时侯我也不懂事,我也不知道。

  记者:他也不说啊?

  太北:他也不说,从来也没说过你为什么要在那里呆那么长时间,一句也没有批评过。

  左权将军是在1942年5月25号牺牲的,就在他牺牲的前三天,他给妻子写了第十一封信,也是最后一封信。

  想来太北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她在保育院情形如何,你是否能经常去看她,来信时希多报道太北的一切。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仿佛有你及太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爬到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在三起,假如在一起的话,真痛快极了。

  重复说,我虽如此爱太北,但如时局有变,你可大胆的按情处理太北的问题,不必顾及我,一切以不再多给你受累、不再多妨碍你的学习及妨碍必要时之行动为原则。

  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21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

  敌人又自本区开始扫荡,明日准备搬家了。

  5月22日晚

  左太北:他到最后一封信,就是第十封信和第十一封信,他都提出那么个问题,就是如果时局有变,那个时候是42年5月份,就是到了反法西斯战争都不是特别明朗,整个战争将来肯定会更困难,会局势更危险,在这个情况下,他就对我母亲说,如果局势有变,你就把孩子处理了。一个他也知道我母亲从北京到前线,就是想全力以赴地抗日,做工作,他也不愿意影响我母亲的工作和学习。再一个,那种环境,你说都保,肯定都保不了,就让我母亲可以把孩子送人,或者是怎么样,他们好全力以赴地,他们还是抗日,还是革命第一。他在这十一封信里,他让我母亲告诉我的唯一 的一句话,就是告诉太北:爸爸在遥远的华北和敌人战斗着,他一生中让母亲告诉我的就是这一句话。

  虽然亲情,这个小家庭他非常珍惜,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很知道他很无能为力,因为要保国家嘛,为了整个民族的抗战,他没有能力再保这个,所以我就认为他把所有的一切都献出去,已经下了决心了。这就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作为军人,作为一个全力以赴要战斗的一个战士的心态。

  听了左权将军家信中的几个片段,不知道朋友们在听过之后会想到些什么?我清楚地记得在灯下看完左太北阿姨送给我的《左权将军家书》,抱着书我沉默了许久,竟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词来表达我心里涌起的那份感动。写信的那个左权似乎不再是个将军,而只是个普通的父亲:他惦记女儿的一切,包括吃饭,包括穿衣;他格外想念妻子女儿,于是便设想着一家三口假如在一起,将会是怎样的其乐融融;可他又是个真正的将军,所以他选择了义无返顾,选择了血洒战场。

  跟左太北阿姨说起家信说起左权将军,对我提出的很多问题,左阿姨都是避而不谈,脸上挂着笑,眼里,却涌出了泪。我知道那些问题对左阿姨来说是一种痛:那些家信中透着父爱,只是左阿姨42岁才知道,只是那份爱留在纸上,需要她用一生的时间在字里行间慢慢寻找,仔细品味……

  左太北:有一瞬间我就想,如果我父亲老了,我能推着他,他坐在轮椅上,我推着他我都很幸福的,可这根本就没可能。他就永远没有老,我自己老了,可是他没有老过。

  左阿姨告诉我,几年前她特意去过左权县,爬上了父亲牺牲的十字岭,她说,父亲永远留在那座山了,她的魂也留在那儿了,就和父亲一起。

  歌曲《左权将军》:左权将军家住湖南醴陵县,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老乡们呀,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日本鬼子5月扫荡咱路东,左权将军麻田附近光荣牺牲。

  左权将军的牺牲为的是老百姓,咱们辽县老百姓要为他报仇恨。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