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春秋
激战在天府之国上空——抗战时期的重庆空中保卫战
发布时间:2006-05-22
然而,尽管重庆远离抗战前线,但对于这一中国的重要政治、军事、经济中心,日军哪里肯放过。
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等人卖国求荣,从重庆出逃,引起了国民政府内部的极大震动。日军大本营认为,这是打击重庆政权的大好时机,应立即发动空袭。于是,日本陆军航空兵司令官江桥英次郎中将命令第1飞行团开始行动,并把国民政府所在地——重庆作为首要攻击目标。
血 战 山 城
1939年4月1日、日本本土"各务原"机场。
一架崭新的单座单翼银白色飞机正在跑道上进行最后的检测。它的各个部件都是由日本著名的二菱公司下属的名古屋飞机制造厂生产的,半个月前才运到此地。
下午5时30分, 试飞员志摩胜三顺利地将这架暂命名为“十二试舰战"的原型机飞上天空。为了保险起见,新型收放式起落架并未收起。飞机笔直地飞行了500米以后,平稳地降回地面。
在场的有关人员都感到喜不自胜,因为新战机的开发完成已是指日可待了。
9月14日,委托设计的日本海军验收了该型战斗机,并预定第2年正式加入海军航空队服役。根据日本军用机的命名惯例——取皇纪年代的后两位数,这一年正好是皇纪2600年(昭和15年),于是,这种新型战斗机便被称作"零式"舰上战斗机,简称"零战"。
日军大本营对"零式"战斗机寄予厚望。此时,日本陆、海军航空队正对中国腹地的重庆、成都等目标进行狂轰滥炸。由于路途遥远,日本现役的战斗机无法护航,日军轰炸机只能单枪骑马去执行这危险的任务。结果,可想而知,日军轰炸机一进入四川盆地,立即成了中国空军驱逐机的活靶子。在连连损兵折将之后,日军大本营终于清醒过来:轰炸机终究是需要战斗机掩护的。于是,下决心要研制出一种远程战斗机。"零式"战斗机就是根据日军大本营的要求研制的。
1940年7月15日, 日本海军与三菱重工的技术人员,终于完成"十二试舰战"的各项测试飞行。
中国战场上的日本海军航空队获知这个消息后,岂不及待地提出了申请。7月21日、 15架"零式"战斗机在几架“九六"式陆上攻击机的引导下,直接从日本九州飞往中国大陆,火速加入了攻击重庆的第一线部队——驻汉口的海军第12航空战队。 10天后,日本海军正式将"十二试舰战"纳入制式机种,首批命名为"零式舰上战斗机"。
"零式"飞机的参战,很快扭转了日本轰炸机被动挨打的局面。中国空军再次面临新的挑战。
1940年8月初的一天,一架中国空军的轰炸机在执行任务时突然遭到一种以前从未见过的日军战斗机的追踪,不久,前线的地面监视哨也报告发现有一种小而快的飞机出现,机腹下挂着炸弹状的物体。
由于对这种日军新式飞机的性能还不了解,摸不清虚实,所以,为防不测,中国空军当局下令:如遇上这种小型战斗机,暂时回避,不与其交战。
一个月过去了。一天,第4大队第23中队中队长王玉琨带领5架И-15驱逐机在重庆上空巡逻,突然耳机中传出"小鸡来了!"的告警声。
按事先与地面电台的约定,若是出现轰炸机就立即接战,如果是小型飞机就暂时回避。于是,王玉琨立即一个转身,带着两架僚机离去。但另一个3机编队的长机陈盛新上尉却没有反应,继续向日机的来向飞去。2号机王广英中尉急忙赶上前去摇晃机翼,并用手势询问陈盛新的耳机是不是坏了?(И-15机上只有收音耳机而无发话机)陈盛新却一脸茫然的表情。情急之下,王广英又做了一个掉头转弯的大动作,陈盛新这才反应过来,跟着转向回航。
降落之后, 王广英禁不住上前拦住陈盛新质问道:"你想要我们3架飞机去给日本人送礼吗?"
没想到陈盛新只是默默地听着,然后,竟"呵呵呵……"地傻笑起来。
王广英立即明白过来,陈盛新的头伤后遗症又犯了。在这之前的一次空战中,陈盛新的座机不幸被日机击中,陈盛新在驾机迫降时,撞伤了头部,伤势减轻之后,他就归队继续参战,虽然勇敢精神依然如初,但头伤留下的后遗症却使他的反应能力越来越差。
这正是中国空军的一大隐患。我方不仅飞机性能难敌日机,而且飞行员在3年来的血战中大量伤亡,又不能及时补充,许多飞行员带着伤残的身躯继续保卫祖国的领空。
尽管中国空军的飞机比不上日机,但老是一味地避战也不是办法。飞行员们终于忍不住了,纷纷向上级请战。
在飞行员们的再三请求下,中国空军当局决定集中主力进行机动编组,以大机群来对付日军的新式飞机。
1940年9月14日,中国空军第4大队的19架И-15和9架И-16,以及第3大队的6架И-16,一架接一架地从机场上起飞了。升空后,两个И-15品字形编队在前,И-16编队在后方担任掩护,浩浩荡荡向重庆方向前进。
半小时后,И-15编队长机王广英中尉发现从高空窜出一群白点正以可怕的速度扑向后上方的И-16机队。
几乎在眨眼之间,И-16的领队长机爆出一团火焰,直坠而下。那是第24中队杨梦高中队长的座机。
王广英意识到情势危急,立即用双腿夹住驾驶杆,双手握拳竖起大拇指向上高举,示意后方的两架僚机提升高度成战斗队形。后方的康宝忠少尉立即爬升,而另一僚机李中尉却未注意有情况发生。王广英再次用手指向日机方向,李终于看到那群快速翻腾的日机,刹那间受了惊吓一般,反将座机推向低空。大敌当前,王广英不能再耽搁时间了,只好带着康宝忠一架僚机向日机群冲去。
原本在4500米高空担任掩护的И-16机队,根本没有料到日机会从更高的空中背着阳光发动奇袭。队形立即被冲散!但下方的两个И-15编队,基本上仍保持着严整队形。
王广英趁日机群全力追逐И-16机队之机,适时切入内圈,很快咬上其中一架,然后猛扣扳机!
但几乎同时,一架不知什么时候摸到他身后的日机也向他开了炮。一股狂猛的弹流射向王广英的座机,整个仪表板刹那间炸得稀烂,王广英的身体也遭到强烈冲击,幸好座椅后面的钢板挡住了致命部位,但腹部和腿部还是被击中,一块炮弹的碎片从他的左脚跟穿透了脚板,顿时血流如注。
剧痛几乎使王广英失去知觉,但他仍以顽强的毅力控制着自己,让自己保持清醒。
这时,左翼被炮弹炸断的И-15开始进入螺旋。王广英使出浑身解数想控制住飞机,但没有成功。万般无奈,他只好跳出机舱。
一顶白伞顺利地张开,王广英紧握伞带徐徐下降。但他心里清楚,此刻仍未脱离险境。果然,一架日机凶神恶煞般向他扑来,枪弹与炮弹成串地掠过降落伞。
这是日本飞行员在中日空战中一再上演的最卑劣的行为——对失去抵抗能力的中国飞行员斩尽杀绝!
王广英知道其自己身上的一支手枪是不足以和敌机对抗的,所以他在日机通过的瞬间作出了决定。
那架日机转了一圈,飞快地又向降落伞冲来,王广英紧紧地盯着它,一发现日机枪口处冒出红光,立即放手垂头松弛全身,装出被"击毙"的样子。
日本飞机第3次调过头来时,果然停止了攻击,但它仍然绕着降落伞盘旋。只见王广英一动不动地垂吊着。
因为无法用手操纵,降落伞随意飘落到一片树林上方。那架日机这才满意地离去。
王广英忍受着树枝擦撞的疼痛,发现自己被吊在半空中不上不下,飞行衣上的血水不断涌出。他明白自己的伤势很重,不能在此吊以待毙,于是奋力挣扯身上的伞带。终于,王广英跌落到地上,他一面爬行,一面不停地呼救……
王广英是当天跳伞生还人员伤势最重的一个,其腿部敷石膏达9个月之久,踝关节完全钙化而不能活动,但两年后他还是毅然地返回前线。这是后话。
不说王广英刚一与日机接触,就被击落,此时,中国空军的其他战机也与日机混战在一起,打得难解难分。
由于各机之间无法进行任何联络,只能各自为战。更不幸的是,日军的"零"式战斗机不仅具有绝对的速度优势,而且其火力和机动灵活性也都在中国的И-15和И-16驱逐机之上。因此,几个回合下来,日机渐渐占了上风。
10分钟过去了,又有几架中国战机被击中。徐吉其中尉驾驶的И-16的油箱被击破,油喷洒到玻璃上,模糊了视线,他只好将头部伸出机外继续操纵飞机与日机周旋。
日军旗着飞机性能的优势很是猖狂,但也多次闯入И-16的枪口下。徐吉骧瞧准一个机会,猛扣扳机,但总是慢半拍。原来,头天晚上军械师在调试飞机时,忙中出错,将扳机的部件装反了,原本就很紧的扳机,此刻卡得更死!徐吉骧气得直骂娘。
徐吉骧根据以往的经验判断,油料的耗损将使日机不会再逞强多久。趁日机急于回航时加以狙击,那将是反败为胜的一个良机。在这种意念的支撑下,尽管空战形势一边倒,但中国空军的许多И-15和И-16还是留在空中与日机苦斗。
空战仍在激烈地进行。突然,一滩油渍打在徐吉骧的防风镜上,挡住了他的视线。徐吉骧索性把它摘掉,油污立即喷得满脸皆是。更糟的是,他的座机再次中弹,上下机翼间的张线被打断而卷起,有一发炮弹射进座舱内的行李袋中,打穿了里面的布鞋、内衣裤,最后在漱口杯中炸裂,一支牙刷除了杆子外一毛不剩。
徐吉骧眼看还击无望,决定脱离战场。他环顾四周,除了火光烟影与敌机之外,空中仅剩下一架И-16还在苦斗。
徐吉骧驾驶着受伤的И-15挣扎着向北飞行,两架"零式"紧追而来。徐吉骧奋斗左旋右转,但机内已充满焦味,发动机渐渐失去马力。
И-15终于在半空中停车,眼看翻不过前面的山头。徐吉骧立即将机头升拉以消除最后的一股冲力,临界失速之时,他一手将操纵杆顶向前方,另一手紧扶风挡玻璃,以保护自己的腹部和头部。15的机尾首先着地,接着主翼也因冲撞而И-断裂,整架飞机立即支离破碎!
幸运的是,徐吉骧除了额头撞出血外,身体其他部位安好无损。
徐吉骧从飞机残骸中爬出,刚要站起,两架"零式"又低空飞来。他机警地又钻回飞机底下,否则必定成为日本飞行员的"活靶子"。
见日机飞远了,徐吉骧这才重新爬出来。但他抬头一看,不知什么时候四周已围了一圈村民,他们手持木棍,个个怒目而视。徐吉骧急忙高喊自己是中国飞行员,这才消除了误会。人们围上前来,向徐吉骧问长问短。徐吉骧摸摸口袋,竟掏出一颗滚烫的弹头!
当天晚上,遂宁基地清点人员装备,证实这场空战共计阵亡飞行员10名、受伤8名,飞机坠毁13架、受伤11架,损失之惨重可谓空前绝后!
前 仆 后 继
叔父:
这些日子来,只要天气好,敌机还是继续大举来袭,可是敌机自以为大编队组成的防御火网足以阻挡我们少数飞机攻击的夸大迷梦被我们"六一○"、"六一一"、"六一二"、“六一三"几次光荣的胜利打破后,夸大狂妄一变而为卑怯畏缩,十七那天,马上就改为黄昏进入,继以夜间,对我机场大肆轰炸,可见其对我空军仇恨之深。天气是这么热,我们生活得紧张辛苦,是自入队后所仅有。重庆虽叠遭轰炸,但因为防空洞设备周全,疏散消防得力,故损失甚微,有一次我在空中见敌机投弹后, 仅冒几翧E烟尘,给风一刮,不一会儿就烟消云散了。市区情形较过去好得多了。警报响了,人员从容趋避,解除了,照常工作活动,中国人民确已在轰炸中坚强老练起来了。
侄 寿康 谨上
七月十六日
这是1940年第4大队21中队少尉飞行员丁寿康写给住在泰国的叔父的一封信。这封信墨迹未干,他就接到命令升空迎战日军轰炸机。战斗中,他的И-15座机不幸被击中,他的腿部也中弹,被迫弃机跳伞,后因失血过多而献出了宝贵生命。
他的战友洪奇伟发现了这封家书,代亡友寄往泰国。丁寿康的叔父接到遗书哀痛不已,为纪念侄儿又将原信翻拍一张寄回中国。
这或许是当年中日空战的最真实纪录之一。
丁寿康所在的第4大队负责陪都重庆的防空作战任务。每天面对着如洪水猛兽般来袭的日本机群,第4大队疲于奔命,大队长郑少愚上尉则是绞尽脑汁寻找以劣势机种来对抗嚣张的日机的良策。
每次空战结束后,他必召集全体人员进行总结。根据И-15和И-16的火力过于微弱,很难给予日本轰炸机致命一击的情况,郑少愚大胆地提出"以机撞机"的战法。郑少愚分析只要能将机翼部分撞毁,敌机就很难返回基地,而我方飞行员在机翼断裂,飞机进入螺旋状态前,可能还有跳伞逃生的机会。
郑少愚的攻击法一提出,谁都明白这完完全全是一种自杀性攻击,但飞行员们还是跃跃欲试。大敌当前,他们早已把生死抛在脑后。
然而,郑少愚提出的攻击法并没有取得成功。在一次空战中,第4大队的陈梦琨中尉遇到一次绝好机会,他驾机奋力朝日机撞去,双方的飞机一擦而过。日机虽然摇晃了一阵子,却没有坠落。从这次经验中,飞行员们体会到,即使进行这种自杀性攻击也并非易事,若是速度、高度和方向三者不能恰当地协调好,甭说相撞,就是"相遇"都很困难。
空战形势继续对中国空军不利,中国空军束手无策!
地面上,各盟国派驻在重庆的军事武官每天都在密切注视着中日双方的战斗。每遇中国空军的飞机起飞迎战,外国武官们就用望远镜不停地观察。时间久了,他们发现了一个疑点:中国空军的拚斗士气非常高昂,常常在极险的近距离内与日机格斗,有时甚至近得几乎相撞,但以如此猛烈的攻击方式所获得的战果却往往令人相当失望。外国武官怀疑中国飞行员的训练素质。
这个推论自然是非常荒谬的,但前敌总指挥毛邦初还是决定彻底调查一番。他召集各路指挥官研究,大家一致排除了人为的因素,而认为应从军械方面进行测试。
各部队纷纷在作战空档中进行久未实施的验枪工作。И-15和И-16逐架被垫高机尾并且固定,使枪管成水平状态,飞行员坐进舱内先调整好瞄准具,然后向400米外的靶标射击……
测试结果出来了,所有人员大惊失色!第4大队所属的一架驱逐机,发射一串子弹后居然没有一发命中靶标,大家原以为弹道过于偏斜,但最后却在枪口前100米左右的地方发现满地的弹头!
驱逐机上所使用的机枪竟然只有100米射程!
一声令下,这些让中国空军吃了苦头的机枪被大批换下。
就在第一线部队为火力不足而伤脑筋之时,云南昆明空军军官学校的一位年轻人正埋头于如何增强飞机攻击威力的钻研,他是第10期的飞行生阎雷。
经过一番孜孜不倦的努力,阎雷在毕业前终于探索出一套很有前途的空中攻击战法以及配合使用的空爆炸弹。他的研究成果得到教育长王叔铭的赏识。在王叔铭的力荐下,阎雷被分配到当时有"皇家空军"之称的第4大队。
第4大队郑少愚大队长对阎雷创造的新战法也很感兴趣,他特意指定王广英为召集人,负责领导一些飞行老手与阎雷一起更进一步研究完善空爆攻击法。这种战法的构想是:攻击机队全部携带装有定时引信的炸弹,在敌人机群的上空实施投弹。利用各弹所设定的不同引爆时间,形成一个既深且宽的爆炸空域,使被笼罩住的日机群无处藏身。
阎雷研制成的空投使用的小型炸弹都附有一张降落伞,这样可以保持滞空高度,使攻击的飞机尽早脱离爆炸区域。
一个星期之后,大家对攻击队形、进入方式、引信延期时间以及投弹前置距离都作了细密地估算。然后,又进行了一次空中模拟演练,证明此法完全可行。
郑少愚、王广英、洪奇伟、郑松亭、高又新、王玉琨受命执行这一非同寻常的任务。为了安全,6架被赋予空炸任务的И-15,全部在机身上涂了一圈白色腰带,目的是向友机示警——危险!勿近!
出击的日子终于来到了!
监视哨不时报告日机群的位置。当日机群飞抵万县上空时,郑少愚率领6架披着白腰带的И-15立即起飞迎敌。
升空之后,所有飞机猛力爬高。飞行员右手紧握操纵杆,左手忙着调整油门杆与高空调节器,尽量使座机到达它的高度极限。
当飞机升到5000米高度时,油门已推满,飞机在失速的边缘维持着。幸好,几位飞行员都是熟练的老手,仍能让飞机平稳地飞行。
终于,黑鸦鸦的日本机群出现了!为了获得理想的轰炸效果以及遭到攻击时能互相掩护。日机还是采用惯用的密集大雁形编队。这也正是实施空爆攻击的最理想目标。
И-15分为左右两个攻击小队,向日机群靠过去。日机发现了中国机群,以猛烈火力射击。但6位中国飞行员沉着冷静,保持航向。当机群到达200米的前置投弹点时,郑少愚大队长立即摇摆机翼,各机当即一起拉起投弹拉柄,机翼挂架将炸弹放出并扯开它的降落伞。
И-15机群迅速从日本机群头顶通过。日本飞行员正为躲过一波攻击而庆幸,那料想转眼之间满天的白伞从上空降下。就在他们一楞神的功夫,6秒钟的时间很快就到了。
王广英特意侧头观看这一空中奇观,只见日本机队的上方爆出许多闪光,轰炸机群受到强大的冲击而东倒西歪,队形立刻被打乱。其中一架"九六"式轰炸机拖着一道雾掉出编队之外,显然它的油箱被击破。
见日机队形已被打乱,早已等候在空中的中国空军另一机队立即冲上前去,展开猛攻。温炎中尉咬住一架企图逃跑的日机,一路猛追,终于在湖北的恩施上空将它击落。
首次空爆攻击,旗开得胜,中国飞行员们喜不自胜。此后,中国空军又多次使用空爆攻击法,打得日机闻风丧胆,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只敢在重庆外围地区骚扰而不敢空袭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