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春秋
享受家书(代 序)——白庚胜
发布时间:2008-01-29
对我来说,没有一次承诺作序像这一次这样痛快。当我在云南丽江接到张丁先生要我为民间家书丛书写序的电话时,当即欣然答应,并保证一个星期之内交稿。
这不是因为我是书信专家,也不是由于我是历史学家,而是出于我对“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的热衷与赞赏!
我清楚地记得,这次行动起始于2005年4月10日。那天,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先生及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著名作家苏叔阳先生都出席了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启动仪式”,苏叔阳先生和我分别作了专题发言。当时,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一道发起这一壮举的还有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文物报社、炎黄春秋杂志社,而实际操作这项工作的则是张丁、张海鹰、王锦强诸先生。
是的,自2003年2月18日正式启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以来,我们虽然一无红头文件、二无财政拨款,却承接了各方的太多关爱、支持。新闻界是最早挺身而出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守望民间的一个群体,张丁先生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出版界给予我们的襄助亦感人至深。今天,新华出版社又担负起了出版“抢救民间家书项目”成果的重任。
“抢救民间家书”活动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重点项目,它深深地感动着我的灵魂。这是因为我曾经历了从树叶传讯、狼烟报警到互联网交流的全部变迁过程,目睹了东巴象形文书信到汉文书信、日文书信、英文书信怎样在我们这一代手中走向衰颓的状况。而在求学京城的风华岁月,在奔走山乡田野的考察过程,在留学东瀛的日日夜夜,我曾是怎样通过书信感受亲情与友谊,怎样获取来自故乡、单位、祖国的信息啊!
我知道,至少在两千多年前,中华民族即已开始鸿雁传书的历史。汉代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令我为太史公忍辱负重、求天人之际写成《史记》的精神扼腕感叹;从刘邦的《手敕太子文》、诸葛亮的《诫子书》、姜维的《报母书》,到骆宾王的《与情亲书》、欧阳修的《与十二侄》、文天祥的《狱中家书》等,让我洞见的是这些作者的生活勇气与至深亲情、微观生相。就诗篇而言,杜甫《春望》中的名句“家书抵万金”,尽述诗人在“安史之乱”中对来自远方的亲情的无限感动;张籍《秋思》中的“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则真实描写了苦旅中的游子对家人的依依关怀;明人袁凯的《京师得书》、商家梅的《得家书》等,发出了他们悲天悯人、与亲友息息相通的千古绝唱。至于进入现当代社会以后的《与妻书》、《傅雷家书》等,早已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化及其历史的一部分。
就是这样一种延续上千年的文体、交际方式、信息手段、情感方式、历史载体,今天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灭顶之灾。由于电话、短信拜年代替了书信贺春,由于手机与互联网通讯疯狂闯进我们的交际生活,传统家书正在无奈地淡出我们的生活,大量的家书遗物面临着鼠啮虫蛀、风雨侵袭、弃置垃圾场与废品收购站的危险。据统计,甘肃省2004年每人平均邮寄的信件不到一封。一年不写一封书信者大有人在,甚至三四年不曾收到一封来信者也并不罕见。电子邮件、手机通信等取代手书信件已经势不可挡,家书遗存的受损犹如一座座博物馆在坍塌,令我们文学、史学、文献学、社会学、博物学、档案学工作者心惊神怵。
怀着对家书的无限眷恋及对祖国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一个迫不及待的“民间家书抢救行动”终于正式启动。其内容是不分南、北、东、西,不管男、女、老、幼,动员全社会尽可能延长家书通信的传统,并捐赠所保存的家书原件,最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100封最具价值的优秀家书,由《炎黄春秋》、《读者》、《中国文物报》等媒体刊登具有重要史料价值或收藏价值、文学价值的家书,由组委会整理出版中国民间家书系列图书,举办有关家书展览及家书学术研讨会等。
由于具有为构建和谐社会抢救历史遗产、传递民间真情、继承家书传统这样一些意义,抢救民间家书一经呼吁,便得到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王世襄、文怀沙、孙轶青、罗哲文、史树青、张文彬等数十位文化名人的支持。接踵而来的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积极参与、真诚奉献。至2005年11月,组委会先后接受捐赠的家书已超过3万封。其中,最早的家书出自明代,最动人的家书乃近百封抗日将士与其亲友的通信。这些遗产,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使时间的隧道得以穿越。历史在这里被放大、活化,生命在这里跃动、张扬,情感在这里被凝聚、浓缩,思想在这里被提炼、升华。
为了记录“抢救民间家书项目”本身及其成果,也为了记录捐赠者的丰功伟绩及家书著作人的天才创造,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按原计划整理编写了这套系列图书,以期社会各界享受家书文化、传扬家书文化、珍爱家书文化。我相信,人们从这些被精选的信件中所看到的,将是精粹的史实、本真的生命、率直的情感、纯净的心灵。我也相信,人们将会把这套图书视作诸多关爱民间文化、呵护民族精神者的纪念丰碑。
是为序。
2005年11月16日
于昆明湖畔·万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