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博览

当前位置: 首页/ 家书博览/ 手足家书/

“孝”与“不孝”的遗憾

发布时间:2006-06-26

    今年53岁的王晋华女士, 是原北京纺织品公司的退休职工,自幼就对出身军旅的父亲心存敬畏。在她的印象里,父亲王少勋总是正气凛然,对自己家人的要求又总是非常严格。然而,在父亲年老体衰的最后岁月里,在侧侍奉的她,有机会走进父亲的内心世界,才真正理解了老父亲内心的那一片纯正的红色。而父亲去世后,叔叔王少龙拿出珍藏了50多年的一封信,更是揭开了父亲心灵最深处的柔软角落。

     

                    王少勋

亲爱的俭弟:
    我在八一前夕晚上开会回来,回到我的家内,看到您给我来的信放在桌子上,您想,我当时是多么的高兴啊!
我急忙把信拆开,看到母亲大人因病逝世,您想,我心中是多么的难过呀!回想十三年前的分别,我为了抗日救国民族解放事业,奔赴民族解放的疆场。这一分别,竟然成为永别了。在这十三年漫长的战争岁月内,不知多少人[们]被国民党反动派蒋介石匪帮弄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流离失所,是〔使〕我母子不能相见。〈母亲〉积劳成疾,竟成为永别了。这是多么大的仇恨啊!这都是蒋介石匪帮的罪恶。俭弟,难过是无用的,我们要把悲愤化为力量,积极工作,努力学习,坚决解放台湾,活捉战犯蒋介石,为全中国千千万万受难同胞而复仇,以慰死者之英灵。
    我今年正月曾给家去信一次,后因我去绥西起义部队检查工作三个多月,六月才回来。您给我来信,始终未曾收到。近年来,由于处在战争环境中,没有一定固定位置,往往通讯发生很多困难,并不是我不给家内写信,这一点您是要谅解的。
现在,我已请假回家安葬母亲,不久即可动身,由西安经过,准备和您一块回去。您在那内等我。别言再谈。
   致以
敬礼!


                                             兄 少勋
                                     1950、8、1建军节

注:此封家书已被国家博物馆正式收藏。

【家书背景】
1950年,共和国刚从战争的创伤中新生不久,历尽战争劫难的人们,无不渴望着家庭生活那久违的安宁和幸福。而年轻的人民解放军军官王少勋,建军节庆祝活动的高兴劲儿还未消退,突然又接到失散13年的亲弟弟王少龙的来信,心中自是兴奋莫名。然而,一拆开信,他看到的却是母亲已于1947年病逝的噩耗。
    当时,王少勋内心深处是如何喜悲交集,我们不得而知,但从他的这封回信中,我们看到他所表现的,更多的是冷静、理性和以革命事业为重的情怀。时隔久远,这样的表述在今天的我们看来,也许未免有些不近人情。但在王少勋一生中,把革命事业摆在第一位、从不过多考虑个人和家庭,对他来讲,的确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
    王少勋,1921年生于陕西韩城的一个小职员家庭。1935年随父亲王宛圃(时在三原女中任国文历史教员)到陕西三原上中学时,秘密参加党的外围组织并参加革命活动,学习革命理论。1938年经组织保送到延安鲁艺学习,从此一去13年杳无音讯。其间,他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作战英勇,屡受嘉奖。后又参加抗美援朝,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1958年转业后,任北京第八中学校长等职。“文革”中被错误关押、批斗,受到残酷迫害,1983年离休。
    无论是在军队还是地方,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无论是计划经济年代还是市场经济时期,在周围人的眼中,王少勋都表现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革命老战士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并始终保持高昂的热情。对工作,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生活,他严于律己,对自己的家人要求尤其严格。
    不过,家庭在革命老战士王少勋心中,果然是那么无足轻重吗?让我们再回到本文开头的那封信。王少勋给弟弟回信后,不久即动身回陕西老家。他看到,老母亲于1947年去世后,由于长子不在跟前,按照老家风俗无法下葬,灵柩用黄泥在屋里糊着,一停就是3年。直到王少勋兄弟两人还乡,母亲的灵柩才得以入土为安。

    数十年后,当王少勋重病在身、病卧在床的时候,他终于向子女谈起自己,谈起当年始终疼爱自己、想念自己的高堂双亲。他说,妹妹曾对他讲,当年母亲去世前,十分想念他,以致出现幻觉,常常对王少勋的妹妹们喊:“快开门,你大哥回来了!”门开了,母亲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他还说,昨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了母亲。
    这位活得坦坦荡荡、一身正气的人,这位15岁参加革命、16岁入党的老红军,临终前还豪言“下辈子还要带兵打仗、惩治腐败”的革命老战士,一生中唯一难以释怀的憾事,就是对父母的“不孝”了吧?这又何尝不是所有无私奉献的人们的共同烦恼呢?
    这封家书及详细故事已收入民间家书第二辑《红色家书》(中国画报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可参阅。

   


家书原件: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