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博览

当前位置: 首页/ 家书博览/ 手足家书/

候派留学致季弟书

发布时间:2008-02-28

    在候派赴美留学期间,任鸿隽利用袁世凯近臣朱芾煌的日记,改写成长文《共和国建设别记》,在报上连载,将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的过程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家书原文】
季弟鉴:
    前日一缄并致杨先生一书,计均收到。同盟会本部事部署略就,即被国务院秘书长魏君强邀入国务院襄理文书,专司编撰国务会议纪录。兄北来之意首在候派留学,留学未行以前,则拟尽力言论界,兹魏君所嘱职事,正足访得确实,政闻亦与初意不悖,故暂允之。唯北京同志所办之报虽多,皆共于能文者少,故皆无甚价值,铁桥日望弟来主民意事,盖为此也。
    新中华近状如何,望寄一份与同盟会本部(北京内城兵部中街)。兄每日访函,已嘱民意报杨君照抄一份寄与新中华,前电薪金三十元,可即交杨君,恐无薪彼不愿久尽义务也。阅弟致李伯申函所责调停之说极是,前者屡当发电,兄亦力持此说,然遥隔数千里,真实情形了无所知,不能有所建白固宜。
    近日袁总统有派朱芾煌君回川,专任调查之意,不久当可成行。朱君回川自可与乡人诸友筹一定见,庶几,中央有所举措亦不至乖于时势,以召他变,大局安危胥视此举,望弟转达渝中同人为之指导辅助,至安至祷。来函有日,在刀锯斧钺之下,语共和之下,言论自由何至有此现象?今日持言论之枢者,自以循循善诱引人入胜为要义,勿傲,勿任意气,令两败俱伤则保全多矣。
    大哥、二哥近作何事,本拟与朱君同归,而同侪多不赞成,以中央不可无人一通声气,何日乃得相见,思之益复惘惘耳。
    专此即问
    今安均好
    同好诸君并候 


兄隽 白
五月廿五日

【家书背景】

    留学一事虽然确定,但具体什么时候出国,任鸿隽并不知道。
    南京临时政府解散前,唐绍仪以第一任国务总理的身份,率领一班秘书到南京接收了政府机关。当时,南京临时政府的工作人员仍可以北上继续作官。任鸿隽亦搭乘唐绍仪包的一艘招商轮船,经上海到天津,准备到北京一边观光,一边等待留学具体时间的确定。
    此时的国务院秘书长是魏宸组,他同时兼任临时政府的外交次长。在京期间,任鸿隽与其同住一个寝室,彼此相当熟悉。因候派留学仍需时日,且“以中央不可无人一通声气”故,任鸿隽答应了魏宸组的力邀,到新成立的国务院做秘书,并列席最高国务会议,担任记录。当时的国务院,是南北统一以后第一任责任内阁。
    两个月后,由于国务院与总统府争权,唐绍仪被迫提出辞职,内阁成员也同时辞职,包括秘书长魏宸组。于是,任鸿隽又受天津《民意报》总经理赵铁樵的邀请,出任《民意报》总编辑,“尽力言论界”。家书中所提到的杨君,即任鸿隽的老朋友杨杏佛,时任《民意报》驻京记者,任鸿隽每天与他通信或电话一次。
    任鸿隽主持《民意报》以后,特别注重报纸的言论,每天都要发一篇以上社论,以及一两个时事短评。这项相当繁重的工作,在当时报社执笔人不多的情况下,往往由他亲自操刀。每天赶稿子,常常要到午夜以后,星期天也难得休息。
    这期间,任鸿隽在报上发表连载长文《共和国建设别记》,让袁世凯忍无可忍,文章发到一半,就设法让法租界当局将报纸停刊。一个多月后才得以复刊。
    这篇文章,是根据任鸿隽的好友朱芾煌的日记改写的。武昌起义后,朱芾煌从东京归国,曾只身到河南彰德游说袁世凯出山。根据任鸿隽二哥任鸿泽1913年的一本“自由日记”记载,朱芾煌准备离开中国时,曾邀请任鸿泽到其老家重庆万州作临行前的一些交代,谈到初见袁世凯时的情形:在袁世凯寓所旁一个小池塘,袁身着布衣,头戴斗笠,正专心致志地钓鱼。
    当时袁世凯虽未问政,但其野心一直未泯灭,他正要与革命党人通声气,因此,革命党人朱芾煌的来访,正中袁的下怀,因此袁非常信任他。后来在满人负固期间,朱芾煌帮袁设法铲除了良弼;南北议和期间,他又替袁通声气,要求南方选举他做临时总统;袁世凯任总统后,即任命朱芾煌为总统府秘书长。这些内幕,都在他的日记中详细记载。南北统一后,看到袁世凯的卑劣伎俩,并非他当时请袁出山之初衷,作为一个革命党人的朱芾煌自感对不起革命,于是将日记本委托任鸿隽保存,然后回老家料理一切以后,遂潜往日本做寓公去了。任鸿隽想,保存不如发表,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用了《共和国建设别记》这个题目,在《民意报》上连载。
    上面的这封家书是任鸿隽居京期间写给四弟任鸿年的。任鸿年是一个邹容式的革命者,投井自杀时,年仅24岁。
    1911年4月,同盟会发动广州起义,当时尚在日本的任鸿年极表赞成,并典当衣物捐助革命。武昌起义爆发后,他立即回国参加斗争。后由于四川发生争路风潮,端方带兵入川,形成官民相持的局面。于是,任鸿隽、任鸿年等在沪的    川中革命党人,商议组织蜀军,准备入川奔赴国难,推举熊克武为统帅。后来,任鸿年曾出任蜀军书记。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鸿年亦随兄出任临时政府秘书。当年3月随蜀军返回重庆,任《新中华》报主笔。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买凶刺杀了革命党人宋教仁,用铁血手段扑灭民主力量。任鸿年见“政府之无状”,在去天津《民意报》任职途中,折回杭州西湖古烟霞洞,“意有所隐也”。后惊闻袁世凯复辟,见革命成果被断送,在杭州翁家山“老龙井”边留下一封绝命书后,愤而投井自杀。绝命书的结尾悲叹道:“呜呼,天之生我,逢此不辰,上不足方屈子沉江,下不足比鲁连蹈海。余死时年二十四,少于前者,躬遇祸乱之将更长久,此则天地之不仁也!”
    任鸿年投井后,全国一些报刊出版了“号外”,以示哀悼。其中有几家报纸的“号外”所用材质特殊,如有一种为一尺五见方的白色麻纱方巾,字为蓝色,并配以图案。可惜这些特殊的“号外”,在“文革”中都遗失了。任鸿泽的“自由日记”上有记载,任鸿年投井第二日早被当地乡民发现,后由任鸿泽、吴玉章、雷铁崖等将其遗体安葬于西湖边白云庵内,其碑文为雷铁崖所撰,碑碣为章太炎所书。
    在任鸿隽的一册手抄本中,抄录了大哥任鸿熙《哭季弟周年纪念并序一文》,其中有 “李协和数派人来求是方略”之说,文后说任鸿年“投井之昨夜犹著‘最近之四川’一章,以竭心血”。


家书图片: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