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为你加油
发布时间:2007-11-21
【祝启松自述家书故事】
寄上的家书是我儿子在1988年至1992年期间于徐州供销学校读书时与我的往来信件,其中有部分是复写纸的底稿,信件按照时间顺序编排。
由于出身的问题,我于1965年高考落榜,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使我的处境更加尴尬。结婚后自然把全部希望落在了儿子身上。1977年我来到八桥中学代课十余年,儿子成了我重点培养的对象。198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徐州供销学校,开始了四年的独立学习生活。从小对他的辅导教育惯了,把他放飞后,开始我很不习惯,于是通过信件往来,继续辅导教育他,引导他成长成了我的重点工作。但信写了,他能否听得进,能不能起到督促作用,为此我想出写信一式两份,要求他妥善保管好,经常翻看信上的内容和要求,以期获得较好些的教育效果。而我也可根据留存的信件,避免所述内容的罗嗦和重复。在当年的第一封信的最后,我就向他指明这样做的长远意义:“孩子,树大生枝,人大生智,如保留好这些信,等你成了人才以后,回忆往事,你就会体会到人成长不易,父母之心是怎样操劳的,这也是精神财富。”
时过境迁,儿子现在一家医院工作已十三年了。
尽管这些信件平庸得很,但毕竟较完整的反映了某一个普通中国家庭中父亲如何抚育子女成长的一个真实的片段,一个缩影。
下面刊登的是部分家书原件。
家书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