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岁的高御臣老人珍藏着一封写于65年前的家书,那是他自己写给爷爷奶奶的。每当看到这封家书,他就会想起在伪满洲国当劳工的一段往事。
从这封不算太长的信里侧面反映了当时的东北人民是生活在怎样的一个社会环境之下,在自己的国家里却不能挺直腰杆的说出自己是中国人。
【家书原文】
祖父母大人膝下: 敬禀者,孙儿离开家,跟着大车经过几道日本卡子,还算顺利(没挨打),第三天到达烟台。正赶上有一条大船,即托人买票,在船上两天两夜到达浪头,很快找到润身医院。舅爷和舅奶奶他们很热情,舅爷说,学徒的事慢慢想办法,现在先住他家,他们本来有一名学徒,早已不干了。我每天在这打扫卫生,干点零活,这些我都能干。 舅爷说,出去要小心,对谁都要客气点。日本人能看出来,汉奸头上没贴贴,谁知谁是汉奸,千万不能说是中国人,只能说是满州国人。我怎么也想不通,怎么中国人一下子变成满洲国人了呢?只好顺着。 还有,带的路费,剩了十块钱,托赶大车的于老板捎回家了,这里花日本钱,三大行的钞票不能用了。 先写这些,以后再禀告 敬请 福安
孙子 经蔚 叩上
三月十一日
家书背后的故事参见民间家书第一辑《家书抵万金》一书(新华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全国各地新华书店有售。
家书捐赠者高御臣先生,也是此封家书的写作者,原名经蔚,1926年生,曾任北京轻工学院教师,西北轻工学院系主任、副院长,中国轻工协会科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
※ 信件图片均可点击查看原信 |
 |
 |
 |
|
第 1 页 |
第 2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