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博览

当前位置: 首页/ 家书博览/ 海外飞鸿/

老母相见不相识

发布时间:2006-05-22

    新中国成立前后,一批爱国华侨青年冲破家庭和地域的阻隔,辗转回到祖国,积极投身于建设祖国的热潮。蔡健予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离家32年后,她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妈妈身边,可是年老健忘的妈妈竟然不能认识自己的女儿。


作者自述家书背景:
     

    我家在新加坡是个四世同堂的封建家庭,重男轻女。女孩子受教育的权利不被重视。女大当嫁(十七、八岁)靠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姐、二姐就是这样嫁出去的。我和三姐受了一点新式教育,特别是读了巴金的《家》、《春》、《秋》等进步小说,思想上接受了读书、工作、自立、婚姻自主的主张。三姐自由恋爱,成为家庭的叛逆。因为门不当,户不对,受到父母的反对,吃了不少苦。父亲还说:“这都是读书读出来的。”甚至想叫我停学。为此事,父母之间经常争吵。甚至在三姐三天回门的时候也出现了吵架场面,因此我很忧郁。我想:三姐嫁了,就该轮到我了,这个威胁笼罩着我。当时就产生了学习小说《家》里面觉慧离家出走的思想。由于当时年轻,思想简单,认为只要离家远,父母就奈何不了自己。因此,第一步就想跟自己信任的女同学到香港达德学院(党领导民主党派在香港创建的进步学校)读书。我不敢当面向父亲提出要求,就写了一封大意是“家有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的请求信,要求到香港读书,让二姐交给父亲。可是这个要求遭到父亲的拒绝,我只好绝食斗争。最后是大哥代为说情,父亲消极答应:“我不管了,由你大哥去管好了。”这样才得以成行。1949年春节后我到了香港,考进达德学院。还没上课,达德学院就被英国殖民政府封闭了。那时北平已经解放,革大、华大、鲁艺等各学校正在招生。我怕父亲把我追回去,就在进步同学的帮助下,先斩后奏,不告而别,趁着回国热潮,从香港回到了北京。


依次为:蔡健予二姐结婚照,中国民俗式的婚礼,1938年1月13日摄于新加坡、
蔡健予,1947年摄于新加坡

蔡氏三姐妹,摄于1948年、到香港读书时家人送行,摄于1949年

    后来,大哥还因此受到父亲的埋怨,为我担当过错。32年后,当我第一次回新加坡时,大哥已经谢世。没能见到大哥,成了最令我伤心的憾事。……

【家书原文】

亲爱的妈妈:
    您好。
    再过几天就是您八十八岁寿辰。俗语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何况我们已经别离已经三十年。每逢喜庆的日子,姐姐、姐夫,合家老小欢聚在您身旁,六弟也远从印尼出来看望您老人家,可唯独我一个人远隔天涯不能团聚,我在这里思亲断肠,妈妈在彼岸思女悲伤。离别的时候,我是年轻的姑娘,现在头发已经灰白。妈妈年事日高,从相片中可以看出身体日渐衰老,多么盼望在有生之年,阔别的母女能够见一见面,以慰相思之情啊!
   妈妈,中国与新加坡虽然远隔千里,可现在有超音速飞机,一天就可到达,我们这群游子是多么希望能够重新回到第二故乡去探望自己的亲人啊!今年年初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先生到我国访问,在厦门鼓浪屿看望了一位新加坡归侨,当时她向李总理表达了希望能回新加坡探亲的心情,李总理回答说“欢迎,欢迎”。看到这篇报道,我们都欢欣雀跃,奔走相告,都说我们到底盼到了这一天,李总理同意我们回去探亲了。妈妈,如果这是真的,我们母女就后会有期了。我们希望,也相信这会是真的。妈妈,我们希望这一天能早日到来。听说最近有人申请获准,妈妈,您也替我申请申请吧,我迫切地盼望得到佳音。


                                             明华

    家书背后的故事详见民间家书第一辑《家书抵万金》一书(新华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家书捐赠者蔡健予女士,原名蔡明华,1929年生于印度尼西亚,17岁随家人迁居新加坡,1949年离家赴香港,后到北京学习、工作,1957年调至福建省侨务办公室,现已离休。

 
家书原件:
 


原信

1974.3.31

1978.11.14—1

 

 

 

 

 

 

 


1978.11.14—2

1984.1.5--1

1984.1.5--2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