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消息/

罗 杨:应该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家书学术组织

发布时间:2014-06-06

    【本网专讯】 2005年春,时任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的罗杨是第一个在抢救民间家书倡议书上签名的文化名人。随后,刘兰芳、苏叔阳、姜昆、殷秀梅、吴雁泽、冯双白、吴贻弓、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文怀沙、王世襄、孙轶青、罗哲文、欧阳中石等文化界名流纷纷签名,共同倡议抢救中国民间家书。2007年,罗杨先生调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一直关心民间家书项目,不时地询问进展,帮忙出主意,想办法。2014年5月13日,他不辞辛劳,提前从藏区赶回北京出席首届中国家书文化论坛,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他说,家书宛如一幅中华民族人间万象的瑰丽多姿的生动画卷,描绘出了我们中国人隐藏在心底的万般柔情,也宛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情感长河,千百年来不舍昼夜地滋润着我们中华儿女的心田。中国人民大学能够为家书的抢救保护开辟一方之地,做了一件功莫大焉、善莫大焉的好事。希望以人民大学为中心,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家书的学术组织,设立一门“家书学”。保护和传承我们的家书,每个中华儿女都不应该是冷静的旁观者和匆匆的看客,都应该成为一个积极行动者、守望者和传承人。下面是讲话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学者:
    大家好!
    非常高兴能够前来出席首届中国家书文化论坛,我是昨天晚上刚从川藏高原,海拔四千多米的藏区赶回来的,是专程赶回来的。本来还有两天的工作,我们协会在那儿搞唐卡的调研,就是为了这次活动,我专门提前两天赶了回来。为什么呢?因为家书对于我们这个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可以说是太熟悉、太亲切、太能勾起许多美好的回忆了。
   “文革”时候,我在上学,我的父亲被打成“五一六”,被下放到湖北的五七干校,到那儿去放牛。那个时候没有别的通讯工具,只有家书,所以作为小孩,我就特别盼着父亲的家书,但是那时候写一封家书很难,因为我父亲是“五一六”了,所以每封信都要经过造反派审查,所以写这封信是非常有学问的。所以我就感到父亲那时候写给家里的每一封书信,可以说是行行都有真情,但是字字又有玄机。因为信中必须有那种政治的术语,同时还要有这种家庭的、情感的表达,而且我们只能从那个字里行间去分析父亲在那里的生活情况和写这封信的真正的意义。所以我想呢,家书在我的印象里,就宛如一幅我们中华民族人间万象的瑰丽多姿的反映我们心理的这样一幅生动的画卷,描绘出了我们中国人那种隐藏在心底的万般柔情,也宛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情感长河,千百年来不舍昼夜地滋润着我们中华儿女的心田。
    九年前,面对家书这样一种过去在我们生活中须臾不可离开的文化样式,快速地凋落为了文化遗产,我们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很多文化名人(刚才苏叔阳老师说他也是第一批签名的文化学者)一起,呼吁开始了抢救家书的这样一个工程,不过那个时候我还没到民协工作。过去我是搞书法的,搞书法的人都知道,我们至今能够见到的,最早的一个手写的传世墨迹就是《平复帖》,而这个法帖就是1700多年前陆机所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好像是9行84字,但是几千年来,我们研究这封书信主要是从它的艺术角度和艺术这种形式上来研究,所以以至于对于84字的《平复帖》,在历史的典籍中始终没有释文,这84个字到底每个字现在翻译过来是什么字,直到启功先生去世前才做了一个译注,但是还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完全认可。
我觉得,实际上一封书信有很多的内容,过去我们可能对于它的很多的内涵研究的不够,特别从书法角度讲,研究它的艺术层面比较多,而家书不仅有艺术价值,而且有着广博的文献价值、深厚的历史价值、精髓的学术价值,以及丰富的当代价值,包括我们刚才参观展览的这些民间家书的出版和展示。所以我想,是不是人民大学,因为来到这里,人民大学的领导也在,我觉得有必要在人民大学设立一个新的学科,就是“家书学”。当代由于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可以说过去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这种家书,今天已经很难见到了。我们只能在若隐若现,时有时无的信息爆炸洪流中,偶尔的有所闪现,也只有从我们一些民间的收藏、先人的收藏,最好的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中国人民大学的博物馆中,有这样的收藏,才能见到。
    所以我想,可能信息化社会,虚拟世界,甚至物欲横流的这样一种时代,人文缺失了很多。刚才我们文联的董良翚书记参观的时候还和我说,是不是有时候科学的发展,使有些文化会受到伤害?可能董书记是这个意思,我的感觉也是这样。我想我们当代社会缺少很多人文的精神,缺少人文的关怀。什么是人文的精神、人文的关怀?我想可能就是在商品的社会中,在商品的世界中,在物欲的横流中,对于人文、生命所给予人的生命的一种温度,所给予人们心灵的一种温暖,可能就是杜甫诗中所说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不解的乡愁,就是李清照词中“云中谁恩寄锦书来”的那种人生情感的期待,就是鲁迅先生《两地书》中那种“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的人间的温情。
    所以我想,作为一个我国最有名望的以人文教育为主的高等学府人民大学,能够为家书的抢救保护开辟这样一方之地,真是做了一个功莫大焉、善莫大焉的好事,可以说人民大学站在了时代和我们民族文化的高度,以一种深厚的历史情怀,和一种为我们民族文化留下记忆这样一种超前的文化眼光,做了一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当然,这里边也离不开张丁等一批有识之士的辛勤奉献和这样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所以我每次看到张丁老师的时候,都感到在他的身上,有一种精神叫“执著”,有一种境界叫“守望”,有一种荣誉叫“辉煌”,有一种称号应该叫“脊梁”,就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脊梁,撑起我们民族文化大厦,在房檐底下经常被人们看不到的这样一种精神和境界。
    我想,虽然手写的家书已经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而且是遇到了一种全民性的放弃的这样一种时代,但是我想我们的文明不应该中断。就像格律诗一样,今天已经不是文学创作的主流,但是今天我们读起唐诗宋词的那些经典诗篇,仍然可以给我们很多艺术的感染力和无穷的魅力。我们今天再读诸子百家、孔孟老庄那些思想,仍然可以使我们产生无尽的智慧。今天我们无论是读到古典文学中还是当代文学中,甚至我们在展览中所看到的那些书信的名篇,我想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生活和人生的启迪。我想,任何艺术都会与时代共进,但是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是永恒的。就像我想起摄影术,好像是1839年,当时人们都在忧虑绘画即将消失,但是将近200年过去了,我们的绘画、世界的绘画,不仅没有消失,而且仍然如火如荼,蓬勃地发展着。当然照相术发明后绘画也出现了带有根本性的审美变革。我想家书也会是这样,这种手写的家书形式也许会淡出我们的生活,但是它的人文精神不应该消失。我想,我们不应该把家书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看作是一种杞人忧天的担忧,也不能有那种午夜梦回的空想,应该像人民大学和张丁他们这样,为抢救我们的遗产付诸于实际的行动。所以我想,应该是通过这次论坛,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走到抢救家书的保护行列中来,为我们抢救保护传承家书出谋划策。同时也希望以人民大学为中心,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家书的学术组织,因为我们的遗产太丰富了,我们的家书也太丰富了,而且很多都藏于民间,就像刚才我说的《平复帖》,在一千多年的传承中始终流落在民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由张伯驹先生,史书上用的词叫“倾尽家财”把它购得,从溥心畲手中购得,捐献于国家。所以我想,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学术组织,设立、建设一个家书学,为我们家书的挖掘、整理、研究,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
    最后,我更加希望,我们的家书能够加快申遗的步伐,因为我们的遗产太丰富、太灿烂,我们不能总看着别人拿着我们的遗产去申遗的时候,才感觉到我们的遗产是那样的精彩、那样的迷人,更不能看到去年日本拿着他们神风敢死队的遗书、家书去申遗那样一种闹剧不断地重演。我想,保护和传承我们的家书,每个中华儿女都不应该是冷静的旁观者和匆匆的看客,都应该成为一个积极行动者、守望者和传承人。让我们那些灿烂美好的家书,不应该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失传。谢谢!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