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中国人民大学启动“数字家书”项目
发布时间:2015-06-15
【本网专讯】2015年6月10日,在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十周年座谈会上,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院长刘越男教授宣布,正式启动“数字家书”项目,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数字家书。
一、 项目目标
“数字家书”项目,是以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所藏家书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全方位促进家书收集、整理、开发、服务和传播,实现家书形态数字化,信息传播网络化,组织管理科学化,发挥中国人民大学这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镇在弘扬中国传统家庭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 项目基础
人大博物馆现藏家书4万多封,绝大多数是实物家书,包括原件和复印件,查看和利用十分不便,本项目拟利用扫描、拍摄等数字化加工技术,将现有家书藏品数字化,在此基础上形成“数字家书库”,通过规范化的入库、出库、保存、分类、检索、展示、利用等管理业务,加强信息开发和利用服务,为校内外人员开展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提供新颖的文献支持,促成新的研究发现。
三、 项目团队
“数字家书”项目由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和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联合建设,双方抽调专业人员共同组成项目团队。项目首席专家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越男教授担任。
四、 项目内容
整个项目的框架呈现“1+3”的结构,所谓“1”是指一个平台,家书管理和利用平台,所谓“3”,是指三类应用,涵盖家书管理和服务的整个过程,具体包括家书的收集与征集、组织与管理以及利用与服务。
1.数字家书管理和利用平台
数字家书管理和利用平台是一个技术平台,为数字家书的收集与征集、组织与管理以及利用与服务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这个平台可以管理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平台的模块是可以动态扩展的,中国家书网是其中内容发布的部分。
2.家书的收集与征集
按照征集的方式和征集的内容,主要有网络征集和口述史征集。
网络征集主要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方式,向社会上的组织机构和广大公众征集家书。按照征集对象的不同,网络征集又包含三种不同的形式:(1)实体原件征集,是指征集的对象是纸张原件;(2)数字化复制件征集;(3)原生性数字家书的征集。数字家书是数字化环境下家书的一种新形式,是数字形式的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通讯信息,无论电子邮件、语音留言、网络视频还是短信、微信都可以算在数字家书的范畴之内。
口述史征集是以家书作者、持有者或与内容相关者等为被访谈对象,事先征得他们同意,制定详细访谈提纲,综合运用录音、录相等形式,留存其个人或家庭记忆。
3.家书的组织与管理
数字化和资源库建设是数字家书项目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内容,应建立一系列标准规范,包括数字化的技术指标、格式、著录标准、分类标准等,将数字化家书原文和目录对接,并对重要家书予以深度描述。
4.家书信息的利用与服务
(1)面向普通大众的通过智能移动终端提供的APP服务。
(2)面向普通大众的传统出版服务。图中所指O2O出版服务,是指从线上到线下的出版,即出版时依赖的信息资源来自在线家书资源库中的数字化成果。
(3)面向学术用户(专家用户)的网站查询、展示服务。
四、项目计划
整个项目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 启动阶段,时间范围为2015-2017年,拟推出两个2-3个数字家书的APP应用,启动数字家书征集工作,启动口述史征集工作。
2. 提升阶段,时间范围为2017-2020年,继续推出系列APP应用,形成数字家书的品牌;通过数字家书管理和利用平台实现面向大众的家书征集;开展数字化试点;启动家书资源库的建设。
3. 全面推进阶段,全面推进图示中所有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