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张丁新作出版
发布时间:2007-04-16
因为创意、发起抢救民间家书工程而为文化界所关注的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秘书长张丁,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收藏之道:艺术品投资采访手记》(岳麓书社2006年12月出版),跟读者谈起了收藏圈里的人和事。
《收藏之道》封面
该书介绍了王铁成、刘文杰、周庆明、李效伟、刘国斌、刘国仁、李彦君等二十多位国内收藏界精英的收藏故事和鉴藏经验,内容涉及书画、瓷器、玉器、铜器、棋谱、信札、文玩杂项等。该书图文并茂,雅俗共赏,融故事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对收藏界的新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著名文物专家贾文忠在序言中说:“对比那些枯涩的鉴定理论和只见物不见人的各类图录,这部由众多收藏界主体人物共同出演的图文并茂的连续剧,才是更加真实和实用的收藏入门必读书”。
时下,收藏成为一种时尚,万千藏品拥有太多的诱惑,但收藏圈的陷阱比比皆是,令人防不胜防。如何树立正确的收藏心态,规划一条符合实际的收藏之路,是许多收藏爱好者亟须解决的问题。据了解,张丁的新作悄然上市后,颇受收藏界人士的喜爱。
张丁原为央视《艺术品投资》栏目编导,虽然涉足收藏界时间不长,但凭借扎实的知识积累和较高的悟性,利用得天独厚的媒体平台,对收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他认为,一个新手要想进入收藏界,最好的办法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熟知收藏界的他在2005年初产生了征集民间家书的创意,并联合国家博物馆、中国民协等单位共同发起了抢救中国民间家书活动。该活动自从2005年4月在北京启动以来,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被媒体评为“2005年全国十大文化事件”之首。两年时间征集到各类家书4万余封,并正式出版了民间家书第一辑《家书抵万金》和第二辑《红色家书》,第三辑《任鸿隽陈衡哲家书》即将由商务印书馆推出。
为了全力以赴从事心爱的家书事业,张丁主动辞去已经干了10年的中央电视台的采编工作。他告诉记者,由于资金匮乏,抢救家书的工作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但仍在向前推进。今年初,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得到了《收藏界》杂志社的资助,办公条件得到了改善,目前正在全力筹备建设中国家书博物馆。
《收藏之道》中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了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的来龙去脉,现全文选登如下:
民间家书起波澜
2005年4月开始的一个抢救民间家书的行动,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以往并不为人所注意的百姓家书竟然成了国家博物馆的收藏品。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收藏举动,更重要的是它昭示了这样一条信息:国博开始关注百姓藏品,国家开始关注来自民间的声音。抢救民间家书因此被许多媒体评为“2005年度十大文化事件”之首。
项目的创意、酝酿和筹备
2004年12月10日,星期五,上班路上,我像往常一样收听北京新闻广播的《时代杂志》节目,主持人邢云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播出了这样一条消息:美国历史学者安德鲁·卡洛尔发起了旨在抢救美军战争家书的遗产工程,用3年时间征集到5万封美国军人的家书。他精选了200封左右,编写了一本《美军战争家书》。该书问世后连续数月蝉联纽约畅销书排行榜首位。
这条消息立刻触动了我的神经,并且引发了一系列联想:能否把这个策划移植到中国?可是中国这些年没有战争,不可能征集战争家书,但民间家书的存量巨大,而且越来越少。因为电话、电子邮件等通信方式的普及,使书信这一古老的通信方式逐渐退居次要地位。许多人一年到头也写不了几封信,有人甚至一封信也不写了。
我又一想,虽然现在人们离书信越来越远,但几乎每个上点年纪的人家里都存有一些过去的书信,这些书信是那个时代人际交往的重要见证,有的几经搬家,可还是不舍得扔掉。你说它重要吧,留着也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你说它不重要吧,其中又记载着自己或家人在一定时期的人生轨迹、心路历程,或许还有些小秘密,所以又不舍得扔掉,只好一次次地随着主人迁徙。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从上大学以来的整箱书信在保存了十多年后被当作废纸处理了,现在想来非常可惜。
回望历史,如果从战国时期的秦简算起,传统家书延续了两千多年,如今行将退出历史舞台。尽快把它们保存下来,充分开发利用其中的价值,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借鉴那位美国人的做法,向社会广泛征集手中的家书,编辑成书,公开发行,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真能征集上来,那么民间家书的内容将是十分丰富的。
由于这条消息的搅和,那天的上班时间过得飞快。征集家书的想法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
第二天,我就写出了《关于“征集民间家书”的设想》,从源起、征集方法、用途、问题的关键等方面对民间家书征集活动进行了论证和分析。首先,普通百姓的家书同样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些异常丰富的信息基本上都被锁在箱底,除了保存者不忍弃之外,并没有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它就像一座未被探明储量的大油田一样,拥有太多的诱惑和希望。其次,从历史长河的角度来看,搜集、保存这些书信有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意义。
当时的设想是与一家出版社合作,面向社会征集家书,然后编辑一套“中国家书系列图书”。在出书的同时,组织人员对这些民间家书进行专题研究。课题可以设计为:从民间家书看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从民间家书看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劣;从民间家书看大学生择业观念的变化;从民间家书看农村医疗制度的改革;从民间家书看大学生择偶观念的变化,等等。最后,形成一部研究民间家书的专著《中国民间家书研究》。
那些天,民间家书成了我思考最多的问题。有一天,我拿着那份《设想》征求好友、资深媒体人王秀全的意见。令我感动的是,他完全肯定了这项创意,为我出谋划策。他认为与出版社合作不如与一家报社合作更加有利,这样可以节省一笔广告费用,并主动帮我联系,希望中国青年报能作为其中一家发起单位。
事与愿违,给中青报的报告递上去半个月也没有回音。2004年飞驰而过,转眼就到了2005年,好友张海鹰、马先军、陈茂云是最早加入抢救家书队伍的同道,我们利用周末时间,一起完善方案,修改倡议书。在落实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炎黄春秋杂志社这几家发起单位后,又找到中国文物报社。1月28日,五家单位终于和承办整个项目的北京金创伟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项目筹备阶段,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马英民先生、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白庚胜先生、中国民协遗产抢救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锦强先生、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王才教授、中国文物报社副社长解冰先生和炎黄春秋杂志执行主编徐庆全先生,百忙之中听取我们的汇报,高瞻远瞩,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倾力支持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功高至伟!
在筹备项目的日子里,以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王世襄、文怀沙、孙轶青、罗哲文、欧阳中石、苏叔阳、张文彬、刘兰芳、吴雁泽、姜昆、罗扬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学大师、艺术界名流,欣然在“抢救民间家书倡议书”上签名,才使这项活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项目正式启动及反响
2005年4月10日上午,北京,全国政协礼堂金厅,春意盎然,嘉宾云集。伴随着悠扬的萨克斯乐曲《回家》,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启动仪式隆重举行。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宣布:抢救民间家书项目正式启动!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郎永淳宣读了由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文怀沙、王世襄等46位国学大师、文化名人共同签名的“抢救民间家书倡议书”。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文物报社、炎黄春秋杂志社联合向媒体宣布:从即日起面向海内外征集散落在民间的中国家书。
著名学者任继愈、著名作家苏叔阳,以及国家博物馆、中国民协、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中央党校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当天,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均播出了抢救民间家书的消息,新华社、中新社向全球发出了快讯。次日,中央、首都及地方各大报纸、网站均在显著位置报道了征集民间家书的消息。在随后的几天里,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频道、四套、二套,北京电视台一套,山东卫视、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南方周末等强势媒体轮番轰炸,对抢救家书项目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报道,影响再度扩大。
比如4月12日的《工人日报》在头版发表了《有话直说:别让家书消失在e时代》的评论员文章,文章“呼吁更多的人拿起笔来写封家书吧,别让家书消失在e时代,断了民族文化的这根血脉!”
4月18日和5月23日,《中国档案报》两次发表署名“布衣”的评论《档案馆为什么不做这事?——“抢救民间家书项目正式启动” 有感》和《五彩家书写春秋——为群众踊跃参加捐献家书活动而作》。作者从“民心工程”的高度,反思了档案部门的工作,对抢救家书活动给予高度评价。
征集家书的消息发布后,立即得到了热烈的回应和互动。家书征集热线开通仅仅两个月,项目组委会就收到家书8000余封,另外得到家书线索1万多封。6月18日至25日,组委会从应征家书中挑选了100封左右,配合相关图片,在北京琉璃厂举办了“民间家书征集成果展”。展览分前言、明清家书、亲子家书、敬老家书、军旅家书、爱情家书、两岸家书、海外飞鸿等部分。
在这次成果展上,组委会负责人宣布: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的专门网站“中国家书网”(网址:www.jiashu.ruc.edu.cn) 正式开通,成为各界人士了解家书项目的一扇窗口。
领导和专家们在发言中指出,在传统书信衰微的今天,通过民间家书的征集和展览,倡导内涵丰富的家书文化,对于弘扬人间亲情,促进家庭和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005年适逢国家隆重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在诸多活动中,抗战家书的宣传也是一个亮点。像半月谈内部版、北京日报、人民日报等均推出了长篇重点报道,鲜活生动,较好地配合了纪念抗战大主题的宣传,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2006年继续征集民间家书
2005年底,国家博物馆征集家书超过3万封的消息见诸各大媒体。五家主办单位商定, 2006年继续征集民间家书,并将举行国家博物馆百封民间家书收藏仪式、出版《红色家书》、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红色家书大展、首届中国家书文化论坛等活动。项目组委会特设了两部家书征集热线:010—88231171,88616101,欢迎各界朋友提供家书线索。
2006年1月,民间家书系列图书第一辑《家书抵万金》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收录了30余封精彩的家书、图片和故事,被出版界誉为“真正来自民间的家书首次结集出版”。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亲笔题写书名,并与任继愈、苏叔阳、文洁若诸先生一起向读者推荐。
2006年春节前夕,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和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组联手打造了5期特别节目《家书故事》。敬一丹担纲主持,家书捐赠者与艺术家一起畅谈家书,回忆往事,感受亲情。正月初二至初六每天40分钟,连续在CCTV新闻频道播出,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
抢救民间家书的消息经各大媒体报道后,在全球华人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各界人士纷纷对此举给予了回应。截至2005年12月31日,项目启动仅仅9个月,组委会就收到了来自全国乃至海外的家书3.2万封,得到家书线索超过5万封,而且,这些数字目前每天都在更新。
抢救民间家书的消息也引起了英文及海外媒体的关注。《中国日报》、《世界日报》、《今日北京》、加拿大多伦多华语电台、新加坡亚洲新闻台、西班牙埃菲通讯社等均对家书进行了采访报道。
民间家书的价值分析
保存中华民族的亲情档案,重温平民百姓生命中的感动,塑造健康和谐的人生,是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的使命。
从目前征集到的家书来看,最早的写于明清时期,最晚的写于21世纪,时间跨度达四五个世纪。内容上,既有父母对子女毫无条件的爱,也有子女对老人体贴入微的孝;既有兄弟之间的默默心语,亦有恋人之间的款款深情……
一封家书,一段历史。民间家书就是民间书写的历史,许多家书的作者都是那个时代重大事件的见证者、亲历者,他们的视角往往是一般的史书中所看不到的。有的家书已流传百年,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有的家书是名人的遗物,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有的家书是重大事件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比如晋商韩荣章写于1900年的家书,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典型清代家书的样本,还补充了义和团运动的有关史实。
小人物,大时代。一封家书见证一个时代的景象,是民间家书独有的价值体现。各个时期五彩斑斓的家书,从一个侧面真实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为后人全面认识那个时代提供了新的视角。如晋南农民张发戌,关于第一次坐飞机的家书,虽然写他一个人的感受,却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中国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人物,小故事。散落在民间的名人家书,也是民间家书独具的资源。这部分家书从另一个视角展现了名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尽管都是一些小故事,但生动、鲜活,且鲜为人知,如孙中山、滕代远、项南、陈翰笙、曾毓隽、冯忠莲等人的家书。
小家书,大文化。体现中国文化的精华和中华民族的美德,是民间家书的重要特色。几乎每一封家书都包涵亲情、修身、齐家、礼仪、教化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许多家书通篇闪烁着追求真理、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无私奉献等中华民族美德的光辉。书法、美术、邮票、包装、设计等艺术元素尽在其中。
特别需要提及的是,组委会还收到了近700封往来于海峡两岸的家书,这是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见证,字里行间洋溢着割不断的骨肉亲情,成为促进祖国统一的重要力量。
通过近一年的运作,抢救民间家书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温暖的家书文化让许多人产生了共鸣,大家重新审视自己的情感交流方式,甚至重新拿起了久违的笔墨纸张写起了家书。
抢救民间家书遇到的困难和机遇
2005年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规定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文献、手稿”等,而家书就属于手稿之类,而且是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丰富情感的手稿。国务院要求,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为抢救家书项目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保证。
2006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调整资源配置,逐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鼓励捐赠和赞助等各项政策,拓宽渠道,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公益事业” 。这一政策更加坚定了我们探索主要靠社会力量运作公益文化事业新模式的信心。
目前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的运作模式是国家和社团组织发起,民间运作,完全符合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由于五家发起单位都是作为参与者介入,没有主导,更没有资金投入,目前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组织机构没有理顺,甚至连日常办公经费都极为短缺,抢救民间家书的诸多规划和活动只能是纸上谈兵,很难如期实现。
从项目筹备到启动以来,承办项目的北京金创伟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已经投资了20万元,该公司已无资金可以再投入,项目的持续发展遇到了严重的问题,抢救民间家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到了关键的十字路口。
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1.家书的整理工作异常繁重
把家书保存好、保护好是我们的责任,同时把家书整理好、宣传好,也是我们的义务。第一步,征集上来的家书已经得到了较为妥善的保管,但离科学的保管尚有一段距离。主要是经费严重不足,无法进一步改善保管条件。第二步,大部分征集上来的家书时间跨度长达百年,家书作者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各个时期的写作习惯、当时的文字、语境和今天相比也有不小的变化,整理起来难度重重。在整理第一辑文稿时已经发现了此类问题,最近我们聘请了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多头把关,力争在家书整理中不出现事实性、常识性、语法性的错误,为读者留下一套值得信赖的家书读本。
2.家书的产业化之路任重道远
按照我们的设计,围绕家书要形成一个产业链,最终支撑家书事业的长久运行。比如,出版一套民间家书系列图书;编辑出版《家书》月刊;办好中国家书网;策划制作一档《家书》电视专题节目;成立中国家书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中国家书学会;组建中国家书博物馆;拍摄关于家书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等。如果这些项目全部上马需要巨额投资,目前不太现实。可以分阶段,陆续实施。有的项目需要国家有关部门支持,有的项目自身可以赢利,用来反哺其他项目。就这些设想,我们和一些人士进行了初步接触,但应者寥寥。
3.家书抢救的速度赶不上家书消亡的速度
著名学者张颐武认为,抢救家书是和时间赛跑的工作,他希望抢救的速度要超过消亡的速度。2月25日,我接到一位家书爱好者从新疆打来的电话,他说从废品收购站买到了一千多封家书,解放后各个年代的都有,还有几封清代的。听到这个消息,我既兴奋又难过。高兴的是,人们保护家书的意识得到了提高,我们的同道越来越多,又有一批家书免遭破坏;难受的是,他抢回的只是一个废品收购点的一小部分,全国每天不知有多少家书流向废品站!太可惜了!因为流走的是我们的真挚情感,流走的是我们鲜活的历史,流走的是我们薪火相传的民族文化。
有人曾经提议,你们可以在全国若干城市设立一批抢救家书的使者,专门盯着大一点的废品站,在家书流失的路上把它们夺回来!说实话,这个建议很好,但实行起来并不容易。试想:那些家书是被回收人员作为废品买来的,我们不出钱,根本拿不回来,而且出的钱一定要大大超过废品的收购价。况且,雇人回收家书,也要支付报酬。这笔资金虽然不会很大,但我们确实拿不出来。
我们从来没有低估人民的觉悟,相信只要宣传到位,大家肯定不会把家书送往废品站,而是寄往北京。关键是宣传力度不够,现在很多人还不知道北京有一个抢救家书的机构。同样是资金瓶颈的制约,一些规划好的宣传活动无法如期举行。至于在媒体发布广告,更是不敢想象之举。
就这样,家书依旧在流失……家书抢救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家书消亡的速度。
痛定思痛,我们痴心不改,决意要把抢救家书的工作进行到底。我们愿用最简陋的条件,做最神圣的事业;我们愿用最火热的激情,捂最冰冷的板凳;我们愿用最坚韧的毅力,追寻最和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