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中国民间手写家书展在人民大学开幕
发布时间:2009-12-29
我国首个综合性家书文化陈列
中国民间手写家书展在人民大学开幕
我国首次举办的综合性家书文化陈列“打开尘封的记忆——中国民间手写家书展” 2009年12月2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世纪馆隆重开幕。同时,我国首家家书文化研究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珮云,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著名作家苏叔阳,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马英民,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才、中国文物学会副秘书长傅公钺、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秘书长贾文忠等有关方面领导,中国人民大学首届董事会部分董事,来自江苏、四川、湖北、深圳、青海、吉林、河北、天津、北京等地的四十余位家书捐赠者以及二十余家新闻媒体的代表出席了开幕式。
著名民间文化研究专家、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白庚胜专门从云南打来电话,对不能出席开幕式表示遗憾,对家书展正式开幕表示热烈祝贺。此外,中国博物馆学会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青铜研究会、中国文物报社、首都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博物馆等团体、机构均对家书展开幕表示祝贺。
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博物馆馆长冯惠玲教授主持。张怀西副主席和纪宝成校长为“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揭牌。
纪宝成校长代表学校致词。他说,家书是家人亲友之间沟通信息、表达情感的工具,除了叙述家庭琐事外,也记载了关乎那个时代的社会风云、历史事件。“打开尘封的记忆——中国民间手写家书展”是人民大学博物馆推出的一个特色展览,也是我国举办的第一个较为系统的综合性的家书文化陈列,通过一封封具有时代特色的家书,折射出道德、伦理、礼仪、教化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包涵着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崇尚科学、友爱和谐的理念,闪耀着中华民族美德的光辉。
据介绍,本次展览分为家书历史概述、清代家书、民国家书、抗战家书、军旅家书、五十年代家书、六七十年代家书、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书、两岸家书、海外飞鸿、留住家书十一个部分,按家书写作年代为序,以通信人为展览单元,共展示家书160组(件)3075封,相关老照片380帧,勾勒出中国家书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多视角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家书文化和手写家书的多元魅力。
本次展览所展示的3000余封家书是从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所征集的四万封家书中精选出来的,所选家书实物均为手写原件,其中最早的写于清乾隆年间,最晚的写于2009年,时间跨度达二百多年,内容涵盖清代以来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其中不乏难得一见的珍品,如黄兴、蔡锷、陶铸、邓子恢、沈钧儒、帅孟奇、项南、周扬、林默涵、曾毓隽、任鸿隽、陈衡哲、陈翰笙、谢晋元等名人的家书手稿。这些家书堪称珍贵的历史文献,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凝结着极其丰富的情感,透露出名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一封家书,一段历史。这里陈列的每封家书几乎都完成了从书写、封缄、寄递,到收拆、阅读的全过程,几乎每封家书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比如民国十一年(1922年)著名民主人士沈钧儒在写给夫人张象徵和次子沈诚(杏儿)的家书和明信片中,谈及吃菜心面、临睡打拳、在报社值班、为沈诚留学筹款、处理上海的房子等家庭事务,笔意轻松,饶有趣味。
近一个世纪以前一位年轻军人的家书,其潇洒的书法和优美的文辞甚至令当今的书法家都感到汗颜。这是1921至1924年间衡维屏(1902—1926)写给胞兄衡维权(1894-1966,字平甫)的一组家书,内容或为求学,或道平安,或论时局,或述军务,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对伯母和母亲两位长辈的孝敬以及兄弟之间浓厚的手足之情。信函语言流畅,礼仪完备,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国学功底。英年早逝的衡维屏共留下了69封家书,现场展示的仅是其中的4封,经衡维权、衡俊卿、衡声晨祖孙三代保存至今,才使我们得以管窥这位先贤异常丰富的内心世界。
鲁迅的学生龚钰的家书是首次与观众见面。龚钰在20年代曾任西湖国立艺术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西画教员,1929年3月与艾青等一同赴法留学,1932年3月病逝于巴黎。现场展示了他的8封家书和从法国寄回的12张明信片,从中可以看出他对父母非常孝顺,发了薪水,“全数寄家”,对妹妹关怀备至。其中一封用“国立艺术院”专用信笺写给妹妹的信,可谓最短的家书了,只有短短的21个字,但信短情长,一字千金,手足情深,感人肺腑。
展览中抗战家书部分一块用毛笔小楷书写的丝绸家书格外引人注目,家书长达3500字,历经60余年岁月磨洗,文字依然清晰可辨。写信人符梅轩,收信人符镇宝即当代著名戏剧家阿甲。符梅轩写此信时全家正在上海生活,哥哥阿甲在延安。信中向哥哥倾诉了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百姓逃难的悲惨景象,沦陷期间上海难民遍地、物价高涨的现实,以及家里生活的艰难。符梅轩于1956年去世后,这封家书由其子陈天仁先生珍藏。2009年7月,已定居海外的陈天仁先生将此封珍贵家书寄回了祖国,参加此展。
现场展示的60本1700封长达180万字的情书是两位耄耋老人保留下来的爱情见证,其数量之大、时间之长、内容之完整,令人惊叹。两个人从初中阶段开始通信,从十三四岁懵懵懂懂的少年,到风华正茂、青春四溢的青年,你来我往,书信传情,历经12年爱情长跑终成眷属;风风雨雨半个多世纪,互敬互爱,相敬如宾,携手一起慢慢变老,娟秀的文字见证了一段爱情佳话。目前,年逾八旬的张焕光、陈素秋老人正在北京安享晚年。
2005年4月,在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王世襄、孙轶青、罗哲文、欧阳中石、苏叔阳、白庚胜等数十位文化名人的倡议下,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文物报社和炎黄春秋杂志社等单位共同发起了抢救民间家书工程,决定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散落在民间的中国家书。它是一项大型公益文化活动,旨在通过征集、保管、编辑、出版、展览、研究等方式保护家书遗产,展示家书内涵,弘扬亲情文化,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家书项目启动后,从海内外征集到自明清以来的家书4万余封,被称为“是一场撼动中国人心灵的文化120”。
2009年5月,该项目落户中国人民大学,民间家书征集活动长期进行,家书征集范围则扩展到书信、日记、回忆录、家史等更为广泛的领域。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的良好平台,将致力于建设以家书博物馆和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为依托的中国家书档案资料中心和中国家书文化传承基地。
据悉,“打开尘封的记忆——中国民间手写家书展”由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和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联合主办,设在世纪馆地下二层,免费向社会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周二、四9:00—16:00,参观预约电话为:010—62512864 , 6251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