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消息/

北京日报重点报道民间家书

发布时间:2006-07-10

    2006年7月10日的北京日报副刊·收藏版刊登了今日视点《民间家书登上大雅之堂》和《家书征集仍在进行》。两篇文章对抢救家书项目的源起、民间家书的价值、征集家书的办法等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同时配发了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秘书长张丁的照片。
    文章全文如下:


                           民间家书登上大雅之堂

    去年以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发起的 “抢救民间家书”活动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引发了广泛的共鸣。最近首批数十封民间家书被国家博物馆正式收藏,令幸运的首批家书捐赠者有些喜出望外,而更多的准备捐出家书的朋友又不免心生疑虑:我的家书有价值吗?我们普通人的家书怎么就成了国家重视的文物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日前采访了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秘书长、家书项目的主要创意人张丁先生。

    夏日雨后的一个下午,笔者来到了位于西三环附近一栋普通写字楼里的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办公室,张丁先生正和他的助手一起整理近来收到的数十封家书。他指着装满家书的一排文件柜说,从2005年项目启动以来,至今已经征集到近4万封家书,都得到了妥善保管,目前正在进行分类整理。

    谈起民间家书的价值,张丁先生娓娓到来。民间家书就是民间书写的历史,许多家书的作者都是那个时代重大事件的见证者、亲历者,他们的视角往往是一般的史书中所不容易看到的。比如最近征集到的近代教育家、化学家任鸿隽的家书就对近代史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任鸿隽曾任同盟会总部负责人,陪同孙中山到南京就职,并担任孙的秘书。在南京临时总统府存在的短短3个月时间里,他给远在四川的家人写了不少的信件,其中就有用临时总统府专用信签和信封寄给兄长的家书,记载了辛亥革命胜利后的革命形势以及他对当时形势的看法,不仅内容丰富,而且书法优美,实寄封也颇具收藏价值。

    一封家书往往能够见证一个时代的景象。各个历史时期五彩斑斓的家书,从一个侧面真实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为后人全面认识那个时代提供了鲜活的资料。比如首批入藏国家博物馆的其中一封家书,是1974年阮兰欣写给姐姐阮自芳的,信中对冀中高阳县当时的农民收入和生活情况做了详尽的记述,讲到当时一个壮劳动力,下地一天可挣工分10分左右,大约14个工分为1角钱。

    体现中国文化的精华和中华民族的美德,是民间家书的又一个特色。几乎每一封家书都包涵亲情、修身、齐家、礼仪、教化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许多家书通篇闪耀着追求真理、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无私奉献等中华民族美德的光辉。比如人民解放军军官王少勋,在1950年写给弟弟王少龙的家书中倾诉了未能尽孝的遗憾。这位15岁参加革命、16岁入党的老红军,离家13年出生入死,为国尽忠,突然接到失散13年的亲弟弟来信,心中自是兴奋莫名。然而,一拆开信,他看到的却是母亲已于1947年病逝的噩耗。数十年后,当王少勋重病在身、病卧在床的时候,他终于向子女谈起当年始终疼爱自己、想念自己的高堂双亲。他说,妹妹曾对他讲,当年母亲去世前,十分想念他,以致出现幻觉,常常对王少勋的妹妹们喊:“快开门,你大哥回来了!”门开了,母亲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他还说,昨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了母亲。


    张丁说,王少勋的家书和故事已收入最近出版的《红色家书》中,希望能给更多的人带来震撼和思索。在他们所征集到的家书中,有许多都是这样感人的故事。

    与张丁交谈,能时时感受到他对家书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炽热情怀。追根溯源,笔者很想知道他当初是怎么萌生了这个创意。

    2004年12月10日,是个星期五。上班路上,张丁像往常一样收听广播节目,主持人播出了这样一条消息:美国历史学者安德鲁·卡洛尔发起了旨在抢救美军战争家书的遗产工程,用3年时间征集到5万封美国军人的家书,并出版了一本超级畅销书。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条消息立刻触动了我的神经,并且引发了一系列联想:能否把这个创意移植到中国?可是中国这些年没有战争,不可能征集战争家书,但民间家书的存量巨大,而且越来越少。因为中国正在经历通信方式的变革,传统书信这一古老的通信方式行将退出历史舞台。许多人一年到头也写不了几封信,有人甚至一封信也不写了。”

    如果从战国时期的秦简算起,传统家书延续了两千多年,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家书资料,甚至已经成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尽快把现存的散落在民间的家书收集、保存起来,充分开发其中的价值,迫在眉睫。如果真能征集上来,那么民间家书的内容将是海量。

    那天,张丁的上班时间过得飞快,征集家书的想法在他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第二天,他就写出了《关于“征集民间家书”的设想》,并很快付诸实施。

    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筹备工作,2005年4月10日,抢救民间家书项目正式启动。6月举办了家书征集成果展,同时开通了中国家书网。

    2006年1月编辑出版了民间家书第一辑《家书抵万金》。5月24日,首批民间家书入藏国家博物馆。6月民间家书第二辑《红色家书》正式出版。张丁和他的几位同道一起,用激情和梦想撑起了超负荷的工作,用奉献和效率诠释着亲情的力量。保护中华民族的亲情档案,重温平民百姓生命中的感动,塑造健康和谐的人生,已成为张丁和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全体成员的使命。

    让张丁稍感欣慰的是,通过一年多的运作,抢救民间家书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翻检旧物,搜寻自己家里尘封多年的信件。温暖的家书文化不仅促使一批有识之士无偿捐出了手中的家书,还使更多的朋友在思想上产生了共鸣,大家重新审视自己的情感交流方式,甚至重新拿起了久违的笔墨纸张写起了家书。因为家书的真实、纯粹、清新、自然,家书中所蕴含的浓浓亲情,就像一片安静的田园,让人流连忘返。 
                                                 (茗 艳)

                      




          家书征集仍在进行

    许多朋友看到民间家书搞了展览,出了书,国家博物馆也收藏了,以为家书征集活动已经结束。据了解,去年6月搞的展览只是一个初步的征集成果展,更大规模的家书展览尚在策划中。民间家书系列丛书计划是每年4本,目前仅仅出版了两本,今年还要推出两本,而且要一直编下去。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只是首批民间家书,今后还要分批收藏。

    有的朋友认为自己并非名人,所写的家书非常普通,是否能达到收藏的标准呢?张丁回答:“我们对每一封家书都一样看待,因为它们都是文化遗产;每一位家书捐赠者都是我们民族的功臣,因为他保护了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每一位家书捐赠者都将获得一张精美的珍藏纪念证书。家书寄给我们后,并不仅仅是更换了一个地方保存,甚至束之高阁,更不会丢失或受到任何损坏。我们会有专业人员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并尽可能地使它们得到充分利用。除了入藏国家博物馆的以外,其余的所有家书都将成为正在筹办的家书博物馆的重要藏品,永久收藏,以示后人。”

   “本着对家书创作者负责,对家书所有者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我们一定会妥善保管好所有的家书,并且利用一切可能的形式,充分挖掘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让中国传统的家书文化惠泽子孙万代。”张丁表示,只要民间还有散存的家书,民间家书的征集工作就要一直进行下去,民间家书的抢救工作就不会结束。请大家记住民间家书的征集热线: 88616101 , 88231171,或登录中国家书网(www.jiashu.ruc.edu.cn),积极提供家书线索,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尽一份力量。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