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家书的力量
发布时间:2008-05-30
家书的力量
张丁
5.12这场罕见天灾,夺去了四川等地数万同胞的宝贵生命,摧毁了千百万人的美好家园,也给幸存的同胞带来巨大的心灵磨难。在国家强有力的综合救援体系中,心理援助始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眼下,医疗人员、心理专家正在对灾民进行心理干预,期望他们尽快摆脱地震的阴影,早日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而相对于1400万灾民来说,专业心理救援力量显得十分有限。为此,一些组织和媒体发出了给灾区的人们写封信的倡议。一时间,封封家书带着远方亲人的问候飞向灾区,每个后方的写信者都承担了心理救援者的角色。有些媒体还连续开辟版面,全文刊登这些家书,让大家共同感受亲情的力量。
无论是在前方直接参战,还是在后方踊跃捐款,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我们已深深体会到中国是个大家庭的浓浓暖意。网友蓝水河在5月26日写给灾区同胞的一封家书中说:“亲爱的灾区同胞们,不要失去信心!你们不是孤立无缘的!我们都是中华儿女,生活在华夏神州这个大家庭中,在这样一个危难时刻,只要能够帮助你们,我们相信每个人都义不容辞!房屋倒塌了,可以重建;田园破坏了,可以重修;公路、桥梁、学校、医院……都会重新恢复,只要你们坚定生存的信念,美好的生活一定还会重来。”对灾区的同胞来说,房子没了,亲人牵挂,人活着,家还在。“家书尚真情”。这些倾注着朴素真情的文字,感人肺腑,让我们一次次感受到家书的力量和亲情的温度。
地震发生时,北川县59岁的孙子张贵清冒险救出了95岁的爷爷张开富。中国家书网一位网友给张贵清写了一封信:“贵清兄弟:首先请你允许我对你如此称呼,我也是70多岁的人了。在报上看了你救爷爷的事,非常感动。大灾面前四海一家,我们虽然相距遥远,把你引为兄弟。大难当头,你首先想到95岁的爷爷,赤脚跑步回家,徒手扒开瓦砾,救出爷爷。一片孝心,世人感动。活了近一个世纪的爷爷,闯过多少苦难,晚年时又躲一劫,多亏他有你这样一位好孙子。在此,祝他老人家健康长寿,贵清兄弟也要多多保重。南海边上一老人2008.5.28”可以想见,张贵清先生看到这封信,一定会感到慰藉的,因为,他用行动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并且光照了别人。
这次特大灾难给在一线参与救援、服务、报道的人员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打击,他们多次目睹人间惨剧,身心俱匮,不断传来心理失衡的消息,因此针对他们的心理干预也不能忽视。在写给灾区的家书中,有不少就是写给前线救灾人员的书信,有的是妻子鼓励丈夫,有的是丈夫安慰妻子,有的是儿女为爸妈自豪,有的是老爸支持儿子。一句心贴心的问候,一段实实在在的话,有效缓解了救援人员的紧张情绪,使救援平稳有序进行。北京第八十中学的李航帆同学在写给妈妈的家书中说:“您们在那边天天工作到夜晚,不知道您现在累不累?自从您去了前线,我在同学面前总说,我有个勇敢的妈妈。学校捐款那天,我不光捐了钱,还跟同学说:我把妈妈都捐给灾区了,那是多么值得自豪的事情啊! ”
作为一种通信方式,家书在中国绵延了两千多年,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的体现,是守护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纽带。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电话、手机、网络通信的飞速发展,手写家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家书通信传统正面临失传的厄运。但我们高兴地看到,在这场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中,家书复出,在平复灾民伤痛、抚慰受创心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客观上也为延续中华文脉,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出了贡献。
让我们继续为灾区的同胞写封家书吧!来自祖国各个角落的家书,必定会编织成一个巨大的爱心网,承接亲情和爱的阳光,洒满灾区大地,光耀中华山河!
(作者为抢救中国家书项目组委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