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消息/

《陈君葆书信集》出版

发布时间:2008-12-09

   【本网专讯】2008年12月4日,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收到了一份从广州投递的邮件,发件人是一位署名“谢荣滚”的先生,拆开包裹,展现在眼前的是两本大书《陈君葆书信集》和《陈君葆文集》。
    《陈君葆书信集》由谢荣滚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发行。此书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曾德成局长作序。曾局长在序中论述了信札、家书在保留真情、传递亲情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介绍了本书与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的渊源:“在内地,近年因费孝通、季羡林等名人的倡议,掀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民间家书抢救潮。这些名人认为‘家书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的亲情,展示了个性的光芒,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认为民间家书在受到电话电话和互联网取缔之际,要留住,要抢救。中国国家博物馆也参与行动来了,还有人在筹建中国家书博物馆。北京已收集了数以万计的家书,并分时分类,挑选出版,以作为历史见证。广东方面也有响应,举行过家书展览。《陈君葆书信集》就是这个民间家书抢救热潮中的一个成果”。
    书中收录了陈先生与宋庆龄、柳亚子、马万祺、陈寅恪、叶恭绰、马鉴、曹聚仁、容庚等的往来书信以及他写给夫人、子女等的家书共216封,时间跨度从1922年至1982年六十余年间,并第一次公开发表二十余帧珍贵的老照片。

【陈君葆简介】
    陈君葆(1898年10月7日—1982年6月25日),字厚基,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三乡平岚村人,幼年就读于乡间私塾,11岁随父亲陈佩芝前往香港,肄业于皇仁书院,毕业后考入香港大学。
    陈君葆是香港知名学者,爱国教育家,文学家,宗教哲学家,政治活动家,柳亚子曾以萧何、苏武、马融、阮籍、孔璋等汉魏晋唐名人比拟他。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与当时到香港的中国政要及文化界知名人士,有广泛的接触和密切的交往,其中包括宋庆龄、李济深、黄炎培、郭沫若、柳亚子、许地山等。
1921年,陈君葆从香港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历任马来西亚半岛华侨教育督学,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讲师,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馆长,香港中英文化协会、港大文学会、新文字学会的创建倡导者(之一)。香港华人革新协会主席,解放后曾任广东省政协委员。1941年参加宋庆龄女士组织的保卫中国同盟。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水云楼诗草》、《水云楼词》等。
    在日本占领香港时期,陈君葆与郑振铎、徐森玉、张元济、许地山、叶恭绰、徐信符、冼玉清、博萨尔等国内外知名人士,通力合作,保护一批中国善本古籍及珍贵历史档案,获英国皇室颁发O.B.E.勋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1950年起,陈君葆应邀参加了广东省人民代表会议,后有获邀出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文联委员,直至逝世。

【谢荣滚简介】
    谢荣滚先生系陈君葆先生的女婿,广东恩平沙湖人。北京医学院(现名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科毕业。曾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广东省湛江地区任职一生、秘书、医学教师,在广州市人民法院任助理审判员等职。1974年移居香港,县委香港中医药管理维护安徽注册中医师,香港中医研究院教授。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授临床内科医师资格证书。
    1990年代起负责主编香港知名人士、教育家、作家陈君葆先生的遗著。已付梓出版的有:《水云楼诗草》(广东旅游出版社)、《陈君葆诗文集》(香港三联书店)、《陈君葆日记》上下集及全集(香港商务印书馆)。将出版的还有《陈君葆文集》(香港三联书店)、《陈君葆书信集》(广东人民出版社)。
    在编辑陈君葆先生著作之余,也奋笔撰文,供诸报刊于《华侨日报》、《经济日报》、《联合报》、《大公报》、《文汇报》、《香港商报》、《当代月刊》、《羊城晚报》、《今日中国》、《中国妇女报》、《广东党史》、《岭南文史》、《百年潮》等近三十万字的各类文章。

 
陈君葆先生及其书信集
 
 
陈寅恪、唐筼致陈君葆信
 
  
    
    柳亚子致陈君葆函                 陈君葆给妻子郑云卿信
 
 
写给三子陈文达的家书

 

 
写给孙女陈子贞的明信片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