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消息/

云中喜有锦书来——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十周年感言

发布时间:2015-04-10

    时间过得真快,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十年了。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而在人生中确实不短。三千六百多个日夜,一分一秒地度过,伴随家书同行的日子,像电影一样在眼前闪过。
    十年前的那个冬季,在喧嚣躁动的北京城的一个角落,几个年轻人聚在一起,热血沸腾地讨论着一个关于家书的文化项目,他们想发动民众,捐出自己家里的书信,企图用家书里真挚的语言、火热的情感搭建一个亲情的世界,给冬日里的人们带来些许温暖。同时,以家书为入口,发掘深埋于地下的民间历史的宝库,寻找那些曾经发生过的爱恨情仇、苦辣酸甜、家国情怀。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备,转年之后的那个春天,“抢救民间家书项目”横空出世。费孝通、季羡林等国学大师高声倡议,国家博物馆、中国民协等权威部门登高一呼,新闻媒体重磅出击,海内外应者云集。
    玉渊潭畔的那两间办公室热闹起来了,清代的、民国的、抗美援朝的、知青的、两岸的、留学的,种种家书,连篇累牍地汇集到这里。前来送家书的,采访的,络绎不绝,两部热线电话,此起彼伏。紧接着,琉璃厂办展,民间家书首次在公众面前露出真容。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一篇篇抗战家书占据了媒体的版面。半年后,《家书抵万金》问世,又半年,《红色家书》诞生。首批近百封民间家书入藏国家博物馆,普通百姓的家书首次进入国家文物最高殿堂,上了《新闻联播》。
    持续一年多的热闹之后,家书办公室渐渐平静下来,生存压力也逐渐加大。两年后的一个冬日,项目办公室有幸搬进了《收藏界》杂志社,避免了夭折的厄运。不久,《任鸿隽陈衡哲家书》《抗战家书》相继出版,抢救家书工作艰难地向前推进。
    二○○九年的那个春天,风和日丽,百花争艳,一辆货柜车悄然驶进中国人民大学,几组书柜移至科研楼一个朝阳的房间里,家书办公室在此安了“家”。媒体纷纷报道,家书项目落户人民大学。一月送上五份签报,家书征集扩大至日记、回忆录等更广领域。初夏,适逢一批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回流国内,遂推动学校抢救性征集到这批重要文物。暑假来临,未敢休息,挥汗筹备家书展。秋九月,学校批准成立家书文化研究中心,家书课题喜获学校科研立项支持。倏忽年底,凛冽寒风中,全国首个综合性家书文化陈列“打开尘封的记忆——中国民间手写家书展”于世纪馆地下二层火热开展,同名图录正式出版,国家领导、外国贵宾、专家学者、普通观众,新闻媒体,好评如潮。
    又两年,有两件新闻再度吸引世人的目光。先是抢救家书项目负责人被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评为“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贡献奖”,为高校系统首位获奖者;紧接着,家书研究中心编写的《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新闻出版总署庆祝建党九十周年重点图书,该书先后入选多种推荐书目,《焦点访谈》重点介绍。
    二○一二年,全力投入家书新展策划、筹备工作。临近年底,完成布展,“尺翰之美——中国传统家书展”于人大博物馆新馆全新亮相,为全国唯一家书常设展。开展以来,先后接待观者两千余人。值得欣慰的是,每每听到观众的肯定与赞许,同时激起继续前行的力量。在新展迎客的紧张忙碌中,传来了家书课题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喜讯,随后与方正出版社签订《廉政家书》出版协议,与国图出版社签订《中国民间家书集成》第一辑十卷出版协议,家书出版密集上马。家书征集亦有新进展,如淄博许达先生捐赠家书原件两千封,吉林市多位民革党员捐赠家书,深圳谭安利先生捐赠陶铸、邓子恢等重要书信,江西章树林先生捐赠清代、民国家书。
    马年的春天,学校教育基金会倾情牵线,北京民生文化艺术基金会慷慨资助,博物馆领导大力支持,首届中国家书文化论坛成功举办。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会上表态,人民大学将继续支持全国性的家书抢救活动。多位学者建议,尽快成立全国性家书学术组织,适时启动家书申遗。为总结论坛成果,推动家书文化研究,北京民生文化艺术基金会再度出资,支持《云中锦书——抢救家书文集》的出版。
    永远不能忘怀的是,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孙轶青、王世襄、文怀沙、罗哲文、欧阳中石、苏叔阳、白庚胜、罗杨、姜昆、刘兰芳、刘大为、吴雁泽、殷秀梅、张飙、吴贻弓等46位文化名人在抢救家书倡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从而使这项活动具有了广泛的影响力。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遗产抢救工程办公室、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文物报社、炎黄春秋杂志社联合冠名发起,从而使这项活动具有了可信度和权威性。在随后的日子里,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收藏界杂志社等机构先后加入抢救家书的行列,同时又有许多专家学者参与其中,为挽救中国传统家书文化鼓与呼。试想,如果没有这些文化名家的支持和权威机构的参与,这项活动是不可能成功的。
    寒来暑往,时光匆匆。十年来,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得到了众多朋友的关心、帮助。最应该铭记的是两千余位家书捐赠者,上至九旬老人,下至十几岁的中学生,积极响应呼吁,无偿捐赠家书,没有一人谈过报酬。在功利化的社会,他们放弃了个人利益,默默地贡献出自己的珍藏,尽管有些家书承载了全家几代人的情感,尽管有些家书市场价值很高。这是一种无私的奉献,他们的文化情怀纯洁博大,令人倍感温馨。其次是数百家新闻媒体,包括在前方采访的记者和后方的编辑、领导,他们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发现家书、报道家书,而且给予较大版面、连篇累牍、持续跟进,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文化的自觉。正是由于他们的报道,才让千家万户知道、理解并参与了抢救家书活动,才使家书文化在信息化浪潮中逆风飞扬,暖意融融。本书选载了一组媒体文章,作为媒体朋友曾经与我们并肩战斗的一种纪念。
    当然,家书抢救活动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即使在那些最艰苦的日子里,专家学者、家书捐赠者和媒体朋友都和我们坚定地站在一起,执著守望这一片纯净的天空。还有为项目的具体实施而付出资金和心血的魏明孔、陈宏伟、于世启、王水雯、高玉涛、张海鹰、马先军、陈茂云、范中、魏晋等诸位同仁,在抢救民间家书的历史上,一定会记下他们闪光的名字。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人民大学领导高瞻远瞩,满怀文化自觉和自信,接纳家书项目,其心系传统文化的精神令人感动。博物馆领导给予家书中心异常宽松的环境,大力支持抢救家书,推动家书研究,才使古老的家书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十年磨砺,稍有收获,理应庆祝一下。但是面对行将消失的传统家书,面对日渐老去的家书持有者,面对纷繁的工作,我们的内心不敢有丝毫的放松。“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正如万里长征,抢救家书的工作只是走完了第一步,前面尚有大量艰苦的路程需要完成。五月初,拟举办抢救民间家书十周年座谈会,为未来注入能量,重新扬帆起航。
    “云中谁寄锦书来”,著名词人李清照的千年一问,道出了远方亲人对家书的深情期盼,这岂不也是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传统家书的留恋吗?正如罗杨先生为《抢救家书文集》所作的序言中所说,在我们抢救与保护的共同努力下,传统家书不会消亡,有道是,“云中喜有锦书来”。
    春风拂煦,人民大学校园再披新绿,玉兰花竞相绽放,春天真的来了!

                                                                  张 丁
                                                           2015年4月10日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