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文章/

故纸里的温情(工人日报)

发布时间:2015-11-12

《工人日报》(2015年08月24日 05版)
本报记者 赵亮 朱林 本报实习生 李颖超

    “双亲大人,若儿难归,请必保重玉体;
    家中的妻,若我难回,望勿以我为念;
    亲爱的儿,不要忘记,未曾停止爱你。”(摘自《抗战家书》)
    在纷争战乱的年代,一纸家书,不仅承载着抗战年代人们的家国之思,更显出人间真情的可贵。
    近日来,致力于家书抢救和搜集工作的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家书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丁显得比平常更加忙碌。围绕“民间家书里的抗战”这一主题,张丁分 别在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举办讲座,讲述从抗战家书中打捞出的民间记忆。
    “抗战家书作为一种档案文献,真实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各阶层人民的心路历程,而每封家书及其背后的故事,都鲜活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民长达14年的抗战心灵史。”张丁对《工人日报》记者说。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这幅波澜壮阔的抗战画卷之中,小小的家书给我们打开了一个豁口,却由此洞见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一个不可磨灭的时代、一脉延绵不绝的文化。
    一封家书,一段历史
    “万福金安,玉体双立,敬希饮食如常,希望大人身体强壮,儿在外身体强壮,免大人不必挂念。”这是被俘劳工李二妮于1941年到阜新矿业写的第一封也是最后一封家书,此后便音信全无,生死未卜。据史料记载,1936年到1945年期间,日本从阜新掠走1500多万吨煤,同时造成了数十万劳工的死亡。而这份家书也成为侵华日军残暴虐待中国百万劳工的有力见证,现已被定为一级文物。
    被张丁称之为“民间抗战家书”收藏主要是写于1931年至1945年这14年间,内容多与抗战有关,目前所征集到的有明确出处的有200余封。说到来自劳工李二妮的这封遗书,张丁总结道:“家书所涉及的人群几乎涵盖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将领、士兵、大学生、商人、教员、华侨、劳工等。”内容“既有热血男儿从沙场写给亲人的绝笔,也有严父慈母对子女的叮咛;既有同胞兄弟之间的默默心语,亦有恋人之间的款款深情。”
   “与传统‘王侯将相’的书信相比,来自民间的家书更为真实,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正是由广大的普通人来谱写的,绝不只属于精英与英雄。”张丁的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步平的认同,他觉得“家书的特点在于生命,其魅力在于真实。一封家书,一段历史。民间家书就是民间书写的历史。许多家书的作者都是那个时代重大事件的见证者、亲历者,他们的视角往往是一般的史书看不到的,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
    抗战家书能够有这样大的社会影响,张丁有些始料未及。
    10年前的一天,张丁在开车时,无意中听到广播里报道一位美国历史学者征集家书的事迹。“我就想美国人能征集家书,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就不行?”10年过去了,回忆起当时如何萌生这个想法,张丁仍然饶有兴致。“当天晚上我就写了一个方案——征集民间家书的设想。”在张丁的积极奔走和倡导下,中国国家博物馆等五家单位联合发起了抢救民间家书工程,包括费孝通、季羡林、王世襄等文化巨擘在内的46位文化名人在张丁等人起草的倡议书上签名。“费老签完之后十几天就去世了,这是他参与的最后一项文化活动。”张丁遗憾地说。
    今年,经张丁增补后的《抗战家书》再次编辑出版,两次相隔8年,恰好分别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和抗战胜利70周年。
    小人物,大时代
    一封封家书从侧面真实记录了抗战时期的社会状况、市井民情,为后人全面认识、研究那个时代提供了新的视角,正是一群小人物的家书见证了一个时代。
    小学教员姚稚鲁的一组家书是最令张丁印象深刻的,这个当时中国最底层的知识分子原本与妻子、女儿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但是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打破了他一家平静的日子。为了生存,他踏上了逃难之路。用姚稚鲁的话来形容这段生活:“乱世做人,简直不是人。”几经辗转,但每到一地,他都设法给家里寄信。其中,给5岁女儿写的信尤为感人,“要知道没有了你们便没有了我,所以我最低的条件是不许你们离开了我。前几天寄十块钱,并且带寄了四毛大洋给您和妹妹买东西吃的,想必已经收到,你总要乖些,不要叫你妈生气。要知道,我虽然在外面,一颗心却天天在您身上呢!”然而离开家不到半年,他便在忧愤交加中去世,但无人知晓他死于何处。他先后寄给妻子女儿的十余封家书,成了这位年轻的丈夫和父亲留在世上仅有的痕迹。
    姚稚鲁是普通的中国民众的一个代表。据国民政府调查,战时各省市难民及流离人数达9500多万人。
    “姚稚鲁的这组家书内容丰富、文笔细腻,情节感人。这让我想起了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所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虽然姚稚鲁只是一个小人物,但如果今天能够有人进行资料的整理和艺术化的加工,根据这个人物原型来表现那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一定很精彩!”张丁由此联想到。
   “一句话,敌此次不来则已,一来则拼一拼。弟若无恙则兄可勿念,若有不幸则请兄勿悲。古云:‘古来征战几人回’。并请告双亲勿悲。”这是1941年12月长沙会战期间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师121团2营6连排长褚定侯,与日军决战前给兄长写的家书。之后不久,褚定侯率部与日寇昼夜血战,直至全排官兵壮烈殉国。张丁说:“战争年代,军人的家书一定是记录这段历史最主要的体现,这封家书反映了中国军人的血性和信念。”
    而同仇敌忾、全民抗战的情怀体现在各个群体之中。安徽舒城县抗战烈士、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部秘书胡孟晋在家书中一再鼓励妻子,“请不要依恋,要知道你爱人的走,不是故意的抛弃你,而是为着革命,为着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啊。”知道妻子日后要参加抗日演讲,胡孟晋还特意为妻子写下了“妇女抗战协会演讲词”。这位坚强的女性也没有辜负丈夫的期待,她投身“妇女抗战协会”的组织工作,得知丈夫牺牲后,用一床棉被,自行千里将丈夫遗骸运回故土安葬。
    小家书,大文化
    家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文学、史学、美学、书法、礼仪等元素为一体,承载着十分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一封封直指心灵的家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张张朴实生动的老照片,不仅再现了那段令人难忘的中华民族抗争史,其中还包含着修身、齐家、礼仪、教化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许多家书通篇闪耀着追求真理,争取公平与正义,讲求诚信友爱,提倡无私奉献等传统文化价值的光辉。”步平如是说。
    记者发现,从家书的写作格式上便可以看到,写给父母长辈的家书皆使用“大人”“尊前”“金安”等敬语,在行文格式上也采用双抬头、空格等以示尊敬。    “虽然处在乱世,战火硝烟,国破家亡,但是在一笔一画写就的家书里面,仍然保持着这些优良传统,没有因为战争而中断。”张丁说道。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等现代通讯手段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手写家书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张丁回忆到,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任继愈先生在谈及民间家书的搜集工作时曾表示,“民间”和“抢救”这两个关键词很重要,现在几乎没人写信,再不抢救就真的来不及了!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递完全是实时、同步的,但原来的纸质时代,他们有等待、盼望,这种体验本身就很美好。”张丁说,家书的写作,“让心感受平静,让快生活慢下来,在信息化时代家书体现出独具的文化特色和古典风韵”。
    家书,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还折射出当时的价值观。张丁对记者说:“在各个时代追求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都可以从民间家书里看到。”在这一意义上看,民间家书不仅是文化遗产,还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人们可以从中汲取民族精神的力量。
   (书法:李法明 本文照片由张丁提供)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