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文章/

别忘了亲情“家书” (榕树下)

发布时间:2006-07-20

                榕树下        作者:韩安政  更新时间:2006-06-02    

    寒假期间,浙江宁波李惠利中学给高一、高二的近900名学生布置了一份作业,让每个学生在寒假中给父母或亲人写一封家书,结果竟有400多人写不出一封家书。有的学生认为与家长无话可说,有的写成一句话的家书,有的解释“写家书太土了”,等等。(见2006年3月6日《今日早报》)


  的确,我们现在正在向信息化时代迈进,因特网、全球通、神州行什么的,使人们从电脑上可以看见模样听见声音;天南海北的任意地方,大拇指按按摁摁,一封手机短信发过去了,一件“伊妹儿”传过来了,绝对是快速便捷。然而,信息高速是否就可以取代手写家书了呢?窃以为,不可。只要有手写汉字的存在,就一定会有书写家书的需要。

  传统家书作为中华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学、美学、书法、礼仪等文化的综合载体,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的体现。千百年来,家书作为书面传递平安、嘱托、亲情等信息的主要载体,历来为人们所诊视。她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的亲情,展示了个性的光芒,既折射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社会和家庭的变迁。前曾有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文怀沙、苏叔阳等数十位文化名人,向海内外炎黄子孙发出倡议:留住家书!受到社会瞩目的民间家书系列图书《家书抵万金》,也已由新华出版社推出第一辑。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静心一想,在那烽火连天、战乱连绵的动荡岁月里,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一封“报平安”的家书;游子远行,守着烛光甚至借着星光急欲展读的也正是饱含深情的家书。家书是心灵的“密码箱”,是亲情的存储器,如果把一封封的家书连缀起来,就能够汇成一条亲情洋溢的人文之河。平心而论,凡属从书信时代走过来的人们都有体会,家书信札中常见的一句“见字如面”,一下子就把手书家书的情谊内涵晓谕明白。天各一方的亲人捧读字体熟悉的家书,如睹如握,心中的温情就在那尺牍之间荡漾开来,难免令人潸然泪下。正因如此,古来“尺牍体”的写作,那是读书人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时至今日,虽然家书的部分功用正在逐步被电话、电子信件、手机短信、网络(视频)对话等所取代,但家书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手书纸介的特质、亲情内涵的袒现、文化传统的承袭,却是永远不会消亡的。

  四百高中生写不出家书,实际上已经传达给社会一个信号:为数不少的高中生不仅厌恶家书,而且也手书不出“家书”,甚至有的大学生也是“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要钱”了。为何?

  一说缺乏训练。应试教育不考家书,再加上信息通讯的快捷,学校忽视家书教学,学生不练家书写作,不少学生对书信的体例格式已经久违茫然了。

  二说缺乏理解。今天的大学生、高中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大部分娇生惯养,根本不理解父母家人对自己的抚养辛劳,认为“他们这都是应该的”,所以一说写家书就不知道“为什么”和“写什么”。

  三是缺乏亲情。也许这是最根本的原因。现在的儿女不知道应该体谅、感激、孝敬和回报父母,不理解孩子手书的一封看似简单的“家书”可能在父母心里产生什么反应,不清楚执笔在手、静下心来给父母亲人书写家书时个人思想过去可能发生的微妙变化。家书纸轻情重,很多时候我们为人子女的都会忽略这种回报父母的细微关爱,甚至有时候都会去吝啬一句话,吝啬只言片语,总是喜欢用最先进的通讯工具去简单回应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家书抵万金的思想,实际上已经在我们的心里渐行渐远了。

  家书传真情,真情写家书。让我们把手从电脑上或者从电话上先挪下来,拾起也许有些生疏的笔,给父母家人写一封家书,送上一种别样的温暖。哪怕仅仅为了传递融会亲情,也不可荒废了书写“家书”,何况信息类的玩意儿对不少家长来说,有的没有普及,有的不会玩呢。

  姑妄言之,四百高中生写不出家书并非个例。不信,就出个题让大中学生亲笔写封“家书”看看,然后,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就知道应该做些什么了。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