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文章/

家书封存的历史原生态(北京晨报)

发布时间:2010-02-24

北京晨报  2010-02-01 记者:吴亭  王颖晨

    也许很少有人记得自己最后一次寄信是何时,也许你已经忘了期待一封信是怎样的心情。当短信、网络弥漫着我们的生活,家书——这个曾经寄托着亲朋好友无数思念的薄薄信纸已逐渐被淡忘。“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的“打开尘封的记忆——中国民间手写家书展”,以3000多封民间信件勾勒出最原生态的历史细节。

  
家书中的历史最真实最生动

  翻阅这些家书,我们不仅能从家长里短中发现恩怨情仇、悲欢离合,还能从中感受浓浓的时代烙印——有防鼠疫、卖田地、抓壮丁,也有上山下乡、最高指示、出国留学……细品这些家书,一段段或熟悉或陌生的历史扑面而来。

  谈起这些珍贵的家书,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丁感触颇多,“当初我们征集民间家书时,很多人问:‘我们都是普通百姓,信说的都是家长里短,这样的信有价值吗?’”对于这样的问题,张丁总是十分肯定地回答:“有,当然有。正因为你们是普通百姓,你们的家书才是最真实、最生动的历史记忆。”

  但是,当成千上万封民间手写家书汇集到张丁和同事们面前时,他才发现这是何等浩大的工程。由于这些家书都是手写而成,笔迹的识别就颇费周折,里面的方言、俚语、行规、典故,甚至只有双方心知肚明的暗号,更让编辑们费尽思量。在“翻译”这些信时,寻求捐献者的帮助固然是一个办法,但对很多传承百年或战乱时期的家书来说,收信人和写信人早已故去,要知悉当时的情况又谈何容易。

  “有一封1940年的家书,信中介绍了抗战时期上海物价飞涨,里面的价格全部用扎码子表示。”这种当时生意人常用的计数方式,对多数解放后出生的人来说十分陌生,最后在一位80多岁的老商人的帮助下,张丁他们才解开这封神秘的家书。为了把这些生动的家书尽可能准确地呈现出来,他们找来了各种各样的辞典——方言的、俚语的、外文的、风俗的……但即便如此,很多信仍是谜。“有一封信,一直到出版时仍未‘译’全,没办法,我们只好把译不出的字用方框代替,敬请读者中的高人支招。”

  也正是这些缺憾让张丁感到时间紧迫,“别小看民间家书,在民间家书面前,谁也不是老师。”在张丁看来,他们正在做的不仅仅是抢救家书,每一封民间家书的背后都可能埋藏着一段正在湮灭的历史和文化回忆。

  在采访结束时,张丁希望通过本报感谢那些无偿捐献家书的普通人,正是他们自愿公开这些带着隐私的珍贵家书,才使我们有机会走进那些尘封的历史。他也希望有更多人关注民间家书的抢救工作,张丁说,寒假过后,中国民间手写家书展将继续面向公众开放,希望感兴趣的读者能去参观,看看这些民间家书,看看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