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文章
人大家书博物馆 参与本报征集活动(长江日报)
发布时间:2014-09-25
入选家书有望被收藏展出
人大家书博物馆 参与本报征集活动
2014年09月23日 星期二 长江日报 家国天下
本报北京讯(记者耿尕卓玛)目前,“尺翰之美——中国传统家书展”是国内唯一的历代家书固定陈列。昨日,策展人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家书研究中心主任张丁表示,将参与本报“家书里的中国梦”征集活动,活动入选家书如经捐赠人同意,将被博物馆收藏,并有望展出。
张丁介绍,“尺翰之美——中国传统家书展”是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启动以来,近十年的最新成果展示。展品均为海内外人士无偿捐赠,所选家书全部为手写件,其中最早的写于清代,最晚的写于去年,时间跨度达300多年。
2005年4月10日,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在全国政协礼堂正式启动。项目最初采取的是官方机构发起、民间机构运作的运营模式,2009年5月落户到中国人民大学,成为人大博物馆的一个项目。张丁透露,截至2014年3月,项目组共收到海内外无偿捐赠的家书42935封,以及与家书配套的照片1260张,资料350份,书籍195本。
“家书是人们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原始物证,也是记录社会变迁的历史档案。”他认为,家书内容的广泛性、真实性、情感性,将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研究打开一个全新的史料库,“我的目标是征集50万至100万封家书”。
他介绍,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是其镇馆之宝,因为历史时期特殊,时代背景动荡,陈独秀又经历牢狱磨难,流传于世间关于他的信札极少。“这组信札将许多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完整呈现出来,尤其是为党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资料和证据”。
“但我们设计家书展的时候,无论是康有为、梁启超,还是陈独秀、胡适等名人,都没有刻意突出出来,是和老百姓的家书同等对待。”张丁说,民间家书有别于官方档案和精英文献,是百姓视野、平民视角。“从精英史观转向平民史观,从单纯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史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史进军,从整体社会史向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走来,普通人的喜怒哀乐都会呈现在我们眼前”。
对于本报征集“家书里的中国梦”,兼任全国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秘书长的张丁认为,从地方区域展开抢救家书是可行之举,如能将“湖北模式”推向全国,将有助于打捞更多民间记忆。“一封家书就是一段个人史,汇集起来就是一部中国的大历史,也会串联为一个完整真实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