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文章
怀念手札 (新民晚报)
发布时间:2006-07-20
2005年7月26日新民晚报 金小萍
前不久读报偶见一则新闻: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在发起抢救民间家书的活动,季羡林等一些文化名人也向海内外炎黄子孙发出“留住家书”的倡议。我感慨良多,喜忧交集。喜的是家书手札丰富的文化内涵已引起了有识之士的重视;忧的是往日的信函将不再是今天千家万户的寻常鱼雁了,“家书抵万金”这句古诗也将不再是生活中的现实。
虽说现在已进入网络时代,但我依然对家书情有独钟。前些年家翁在世时,我们经常书信往来,谈诗论文,兴味盎然,后来家里装了电话,我也就渐渐懒笔了。记得有一次家翁来信说,时下电话普及,邮局的信函少见,长此下去,恐怕将来像《曾文正公家书》《鲁迅书信集》之类的名人家书也难以编汇了。弦外之音令我沉思,所以直至父亲去世之前,我们再也没有中断过书信交流。
不错,有了电话,举手之间即可穿越时空,事无巨细尽可娓娓道来,千里迢迢也不再遥远。然而,却少了几分悬念,失去了一份期待。人们变得懒惰起来,提笔写信成了昂贵的精神消费,有人宁可无休止地发短信,传E-mail,却不愿用纸笔留下片言只语,难怪一些老人要发出“锦书难托”的感慨。
朋友间写信、等待、回信,形成了一个美妙的循环,其中有宣泄情怀的快慰,也有期盼理解与祝福的等待。绵绵不绝的书信,留下几多斑斓绚烂的岁月印痕,许多年之后重新拾起,又会生发出一番沧桑感慨,这就是家书手札的文化魅力。
文稿将毕,刚好河南的朋友给我寄来一本《当代名人手札墨迹》,收集了七百多帧文艺界人士的手札,我的一页函稿亦收入其中。我素来珍视亲友间的信函往来,展读之余即装订入册。闲时翻阅,心中会泛起浓浓的思念,这又何尝不是一笔宝贵财富!因此,对人际间的书信往来,我愈加无法释怀。
征鸿过尽,云中谁寄锦书来?而今这般风景已渐渐逝去,取而代之的是稍纵即逝的手机短信,生活几乎成了过眼云烟,这是进步还是退化?不过我总觉得电话、手机终不过是冰冷的机器,它能加速人们的信息传递,却无法留下生活的雪泥鸿爪。亲友间的感情沟通,重要的文化交流还是应该诉诸笔墨。白纸黑字,流淌着温馨的真情,记录下不悔的承诺,终而成就为一段永恒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