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文章
4万封家书抢救进行时(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09-06-12
2009-06-12 来源: 广州日报8版 作者: 赵琳琳
被称为“一场撼动国人心灵的文化120”
专家称平民家书让历史更加完整
日前,抢救民间家书项目落户于中国人民大学,历时四年多收集到的4万余封家书也随之搬迁至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
这4万余封来自海内外的家书,跨越了自清朝、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悠长时光,记述了发生在成百上千个普通民间家庭里的点滴小事,甚至包含一些重大社会事件和变化的重要信息,带着鲜明的时代记忆,闪耀出真实细腻的光华。
然而,又有谁知道,这些家书有多么来之不易。抢救工作几经波折,一度面临生死抉择。
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秘书长张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没想到这条路会走得如此艰难。
张丁,曾经是一家中央级电视台经济栏目的资深记者,2005年,他不顾身边所有人的反对,毅然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投入到抢救普通民间家书的工作中。
谈到发起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张丁说,那来自他在2004年的灵感乍现。
一次,张丁偶然听到了一个美国人不到两三年就征集了几万封美国战争家书的故事,包括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等。
“我当时被震动了。中国人写家书的传统历史悠久,尤其是手写家书渊源深厚,那种纸墨留香,不是具有更多的美感吗?”
【缘起】传统家书淡出人们的视线
美国人的故事给了张丁很大的鼓励。他立刻拟定了一个征集家书的方案。拯救实物的家书和拯救民间家书传统,成为这个方案的最高目标。
“曾几何时,电话、互联网、手机短信先后闯进我们的生活,传统家书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谁也无法逆转。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下一代也许将不知道家书为何物。难道我们能眼睁睁看着家书这一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就这样悄然消亡吗?不能,为国家计、为民族计、为子孙计,抢救民间家书,迫在眉睫。”
这是张丁和他的几位同道当年所写的抢救民间家书倡议书中的一段,而这份倡议书中的许多内容,直到今天,仍然会被不少人所引用。
这种公益性的活动显然不能以个人或商业机构的名义发起。于是,张丁找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机构共同发起;随后,为了使这个活动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张丁和同事们又去拜访了季羡林等,并征集到了46位文化名人在倡议书上联合签名。
2005年4月,活动正式启动。当时从国家级到地方的媒体都以大篇幅进行报道。不少媒体的报道这样写道:在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王世襄、孙轶青、罗哲文等数十位文化名人的积极倡议下,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了抢救民间家书工程,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散落在民间的中国家书。
活动启动后收到的巨大社会影响甚至有些出乎张丁的意料。它被称为“一场撼动中国人心灵的文化120”,并被媒体评为“2005年全国十大文化事件” 之首。
【进展】一年半集齐4万封家书
此后,家书的征集由于这个项目的巨大影响力而变得容易起来。不少从媒体上看到这一消息的市民纷纷咨询或干脆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家书送来,他们说从媒体上看到这个消息后才知道,原来自己手中的普通信件还有这么多价值。
2005年6月18日,组委会从征集到的家书中精选了100余封,在北京琉璃厂举办了民间家书征集成果展;之后又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了首批80封民间家书的收藏仪式;创办了“中国家书网”,并编辑出版了《家书抵万金》等家书系列图书。
这是一封非常珍贵的信,是1922年孙中山先生写给被他誉为“辛亥革命甲等功臣”高振宵先生的亲笔信。这封信采用当时流行的竖排书写方式,全部是文言文体,中间没有标点。全文只有109个字。
截至2006年底,组委会从海内外征集到自明清以来的家书4万余封,内容涉及亲子、敬老、手足、爱情、军旅、华侨、两岸等各个方面。
张丁竭力从捐赠者那里拿到家书原件、挖到故事、拿到当事人的图片。然而,这些过程却异常艰辛。
“珍藏了多年的家书,尽管在旁人看来是个小物件,但对当事人而言却是无比珍贵的,一些人刚开始只肯给复印件,不愿意捐赠原件;一些人在捐赠电话前会反复询问家书的用途、如何保存、捐赠后自己的权利;甚至在确定了捐赠后,还有不少人常常打电话来询问自己的家书如今状况如何。”
张丁说,刚开始,他们租用了两间办公室,有四五位志愿者一同进行家书的征集、整理和归类。这个过程更为枯燥和艰辛。
拿到家书后首先要甄别、识读、断句,然而,有些古老家书已经残旧了,书写者的书法更是龙飞凤舞,有一些书信上的个别字句,张丁找来不少书法家辨认仍无法确实辨别出来。对于家书中的人名、地名、方言、典故等都要经过考证,有时候一整天还考证不了一篇。
【窘境】项目经费靠组委会东挪西借
但是,出乎人们意料,2006年后的2年间,家书的数量一直停留在4万封,没有进展,张丁说,这是因为他们遇到了此前没有想到过的困难。
他雄心勃勃地希望,一个拯救家书的浩大行动甚至能够成为一个拥有着不错前景的家书产业。
张丁计划吸收风险投资和来自民间的融资,精选可读性强的家书结集出版一套家书图书、创立家书网站;办家书杂志,做关于家书的电视节目;创办家书博物馆;创办中国家书学会。
然而,现实却似乎与张丁所期望的相去甚远。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这场拯救传统家书文化的活动陷入困顿。让张丁感到迫在眉睫的是窘迫的经济状况。
此前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的运作模式是国家单位和社团组织发起,民间运作,国家博物馆等发起单位只是作为参与者介入,没有资金投入,从筹备到启动,项目的经费都是靠组委会东挪西借维持。
两间办公室缩减成了一间,即使是这样,仍欠下8个月房租;几位志愿者实在无法坚持下去,一个一个离去,最后,只有一位项目创办初期就和他一同并肩的小张坚持至今;其间,张丁一度没有一分钱工资,手头的钱用来支付小张微薄的生活开支。钱越来越少,项目却每天都需要钱来维持。
后来,《收藏界》杂志社愿意提供一间办公室和两人的基本工资,将这个项目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
从2007年2月至2009年4月,家书项目在《收藏界》杂志社支持下维持运作。“在那里,解决了我们的生存问题,可是却没有发展。”
对于经济来源,张丁并非没有打算。“民营企业认为这个项目可能得不到回报,政府方面支持有限,我们曾经选择挂靠在国家博物馆,但这个愿望也落空了。”张丁说,从2006年9月后,他们也一直在和中国人民大学方面进行着接触,希望把这个项目搬进人大。
【抢救】每天都有家书在流失
“我们没有放弃努力。抢救家书就是在和时间赛跑。每天都有家书在流失。”
一封封普通的民间家书,让人充分感受到了这一点。多少曾经为人知和根本就不曾被历史记住的都在这一封封家书中鲜活起来。
汤铮训是20世纪初湖南的才女,曾与毛泽东的妹妹同窗。少年时期的汤铮训聪颖好读,被同学们称为“湖南才女”。1942年,积极投身抗战的汤铮训给儿子写了一封只有96个字的家书。
“鸿特尔览:一别四年,无时不在念中。儿已渐长,应入校读书。今以乱世,母子离别,只令人兴叹而已。
但读书仍为重要,此时虽无学校可入,儿得与祖父及姑姑朝夕相依,正可习字读书求教于长者也。上述读书一事,望儿努力勿怠,以慰亲心。母铮训书。”
汤铮训的儿子周鸿特一直保留着这封珍贵的家书,直到2005年他把这封信寄往北京。他把这封家书精心装裱后,悬挂在自家墙上。这是母亲留给他唯一的遗墨,陪伴了自己63年,一直随身珍藏,包括在参加抗美援朝的炮火战场上。
还有山西万荣人卫景安在20世纪20年代背井离乡走西口的经历。在外面十多年,和家里主要靠书信联系,从他留下来的书信中可以看到当时农村的社会矛盾和生活景象。
信中写道:“前捎家洋四十元,大人何事未做,均都吃了洋烟,令儿听罢不由泪湿胸膛,实为惨伤!大人竟不能还人债,独自化(花)完,怎知儿在外……”
【历史】民间家书也是一种文化遗产
著名学者、中国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先生曾表示,“民间家书”名字就起得好。“‘名人家书’,号召力可能就差一点,价值也差一点。”
张丁对本报记者说,国家领导人的家书专门由中央级别的档案部门保存,地方省市领导的家书也通常落户于当地的档案馆、博物馆。文化名人、著名作家的家书就更不用说,是各类专题博物馆、文学馆青睐的文物,还有一些名人家书流落市场,成为拍卖市场里的“座上宾”。
“宋元以来,名人信札一直就是收藏市场的宠儿。然而更大量的普通人之间的书信,长期以来却没有引起太多人的重视。”张丁说那些民间家书也是一种文化遗产。
谈及收集平民家书的初衷,张丁很喜欢和记者说起著名学者雷颐曾经说过的话:“民间家书中反映出很多东西特别是老百姓的生活,而老百姓的生活从前是不被历史记忆的,现在家书的出现可以说恢复了历史的记忆。”
“与技术日益先进的庞大的官方档案系统相比,民间档案和平民史料的保存极为有限,绝大多数平民的历史痕迹都随着日出日落而灰飞烟灭,而大量民间家书的保存、集中和整理,就为平民历史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张丁说,这不仅可以丰富重大历史事件,补充国家历史的细节,而且可以使那些尘封多年的个人史、家庭史和家族史得以浮出水面,还原那些被遗忘的平民历史,而它们应该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有了他们的历史,我们国家的历史才是一部有血有肉的、完整的历史。
张丁介绍说,项目正式落户中国人民大学后,抢救家书活动有了制度和资金保障。依托这个平台,他们将致力于建设以家书博物馆和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为依托的中国家书档案资料中心和中国家书文化传承基地。据悉,张丁已计划今年在人民大学博物馆举办一个关于家书的常设展览,从古代开始详细介绍中国民间手写家书的发展历程,展览预计于8月底开幕。他们也同时宣布,除了民间家书外,将民间日记及回忆录等也纳入征集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