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文章
《中国家族血脉记忆——大型系列报道之十二●家书篇》(辽宁日报)
发布时间:2012-11-28
中国家族血脉记忆
——大型系列报道之十二●家书篇
2012年11月17日 辽宁日报T07版、T08版 孔爱群
在古代家族的血脉传承中,除了家训作为家庭教育的主流模式外,还有一种载体颇为流行,也颇受古人欢迎,这就是“家书”。
通常来讲,家书是指家人之间来往的书信。迄今发现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两封家书是战国末期的木简。从汉代开始,随着文学的发展和纸张的出现,家书应用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留下了不少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千百年来,家书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维系着家族的亲情,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毕宝魁说,古代的家书同时含有家训的意味,有时候二者更可以直接画上等号,家书在家长里短中孕育着真知良言,有人称它是“最温柔的艺术”,亲切、细腻而又具温情。所以,前人很注重搜集家书,是为了给后人以教化。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这是一首思乡诗,出自明代诗人袁凯的《京师得家书》。可见,一封家书,就是一份思念、一份亲情、一份慰藉。不论是今人还是古人,萦绕在家书中的百般情怀、千缕情思都是一样。游子像风筝,家书则是一根长长的线,纸短情长。透过家书,不仅可以看到历史“原生态”,领略到书信作者的胸怀抱负、情操气节,更可以了解他们的雅致品格、兴趣爱好。
家长里短中孕育真知良言
【流传2235年的家书故事】
公元前223年,距离秦始皇最终统一中国还有两年,这一年也是秦军大将王翦率60万大军灭楚的一年。
“黑夫”和“惊”作为秦兵,参加了对郢陈的围攻,战事激烈而长久。在战争间隙,从军出征的士卒“黑夫”和“惊”兄弟俩分别给家里的哥哥“中”写了家书:“二月辛巳,黑夫、惊敢再拜问中,母毋恙也?黑夫、惊毋恙也。前日黑夫与惊别,今复会矣。黑夫寄益就书曰:遗黑夫钱,母操夏衣来。今书即到,母视安陆丝布贱,可以为禅裙襦者,母必为之,令与钱偕来。其丝布贵,徒操钱来,黑夫自以布此……”
“黑夫”在信中首先问候大哥,再问候母亲。他在信中说,不久前在前线与同样从军的哥哥“惊”相会,两人都安然无恙,请家人放心。然后,“黑夫”请求送些零用钱来,也请母亲在家乡买些丝布,做成夏衣,与钱一道送来。 “黑夫”是精打细算的人,他在信上说,如果家乡的丝布太贵的话,就只送钱来,自己在当地买丝布做夏衣。并在信的末尾问候家中的其他亲人,也代从军的哥哥“惊”问候家人,礼节周全。第二封“惊”的家书也是说自己缺衣少钱,希望家里能够火速寄衣寄钱。 “惊”大概结婚不久,一个女儿年纪也小,他对妻女牵肠挂肚。他问候妻子,请妻子一定要孝顺父母,赡养老人。他最放心不下年幼的女儿,特意嘱咐哥哥,定要多加管教。
这两封家书于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西郊睡虎地4号墓出土,是战国末期时的木简,两个木简的两面均有墨书秦隶,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两封家信实物。据专家考证,这两封家书写于秦始皇二十四年,即公元前223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两封家书。
【最早的书信有公文性质】
方寸家书,绵延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家书通常是指家人之间来往的书信,古人称书信为尺牍、尺素、书札、书牍、简札等。据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副主任、信札收藏家徐庆全先生介绍,大概在文字产生以后,家书就出现了。
集美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王人恩认为,“家书”一词最早见于西汉,但它不是指书信,而是指家藏之书,作为书信意义上的“家书”一词,最早见于三国。作为古代尺牍的一个组成部分,家书的发生发展源远流长,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名篇问世,可以说是美不胜收。
春秋时代,列国之间外交往来频繁,聘问礼节繁多,借以传达信息、交流思想的书牍应运而生。《左传》记载,文公十七年有《郑子家与赵宣子书》、成公七年有《巫臣遗子反书》、襄公二十四年有《子产与范宣子书》等,可以看作是我国最早的书信,但这些书信,更多地带有公文的性质,与战国以后产生的私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书信不同,更不是我们所指的内亲外戚之间往来的家书。而且,在春秋战国时代,受竹简、木牍、缣帛等书写材料的限制,家书并未普及。王人恩认为,现存的年代最早的家书,产生于战国末、秦代初。秦国兄弟俩的两封家信已具备家书的核心要素,在古代家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汉代开始家书名篇不断】
到了汉代,随着文学的发展和纸、简、绢、帛等书信材料的出现,家书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内容也更加丰富。文人学者对写信非常重视,将其视为创作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这一时期的家书异彩纷呈,留下了不少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
汉高祖刘邦在《手敕太子文》中深悔早年轻薄文人之举,强调为学的重要性。西汉史学家司马谈的《命子迁》告知司马迁要继承父志,完成《史记》的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没有司马谈的 《命子迁》,就没有司马迁的 《史记》。“可见家书的作用是何等重要。”王人恩对记者强调说。东方朔的《诫子》重在告诫儿子容身避害,刘向的《诫子歆书》重在提醒儿子福祸的道理,这两封 家书说明,汉代家书内容得到拓展,已经成为人们教子的重要手段之一。
王人恩说,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书信体文学得到长足发展,家书格外受到重视。曹操有著名的《戒子植》,言短而意丰;孙权有《让孙皎书》,其中“人谁无过,贵其能改”已成名言;诸葛亮在戎马倥偬之余,写有《诫子书》两封,其《诫外甥书》尤为脍炙人口;姜维的《报母书》、王祥的《诫子 孙遗令》、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骆宾王的《与情亲书》,都堪 称家书的优秀之作。
王人恩认为,唐代家书展略显不够,宋代家书有所展。像范仲淹的《与中舍书》,这封家书是写给当时任太子中舍的三哥范仲温的,信写得入情入理,言疾病生死出以豁达的态度,具有深刻的人生启迪。欧阳修的《与十二侄》以亲切关怀的口吻教导侄子要尽忠报国,廉洁奉公,不能遇事躲避,在国家危难之时要能够“临难死节”,读来催人振奋。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更是流传很广的名篇。
【明代前家书多托人捎带】
在明代以前,私人之间的通信基本上都靠私人传递。有这样一则典故叫“误付洪乔”,说的是晋朝豫章太守殷羡,字洪乔,在离任时,很多人委托他捎带书信回家乡,因那时还没有邮局,只有托人捎带。他很客气地接收了100多封信,可到了石头渚就将信全部扔进河水里,使其“沉者自沉,浮者自浮”。
从这则典故中,我们便可看出古人通信的难度。寄信不容易,收信自然也是几年才能遇到的事了。“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陆游的这首词再次印证了古代家书的珍贵。
古人很看重家书,《古诗十九首》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对书信的珍视程度。在交通不便、万山阻隔之时,家书对古人是何等的重要。“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更是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
在中国历史上,尽管官邮出现很早,可是私邮却落后很多,民间通信极不方便。根据甲骨文的记载,早在商代就有速报军情的传递活动。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在明代以前多托人捎带家书,直到明代永乐年间,才开始出现专门办理民间信件传递的民信局。第一家民信局就出现于当时商业最发达的浙江宁波,后来逐渐出现在沿海各通商口岸和内地各商业城市。
【在清代家书发展到高峰】
至清代同治、咸丰、光绪年间,全国大小民信局达数千家,机构遍布国内及海外华侨聚居区,形成内地信局、轮船信局和专门为南洋侨民服务的侨批局交织的民间通信网。清末,新式邮局出现,家书开始通过邮政寄递。
明清两代是古代家书发展的高峰时期,许多文人学士的文集中都收录家书。李贽、汤显祖、顾炎武、孔尚任等均有精彩家书传世。王人恩说,在清代,郑板桥、纪晓岚、林则徐、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家书流传甚广,影响也很大。
在清代,最为有名的莫过于曾国藩的家书。曾国藩在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涉及内容极为广泛。小至人际琐事,如交友和旅游的内容;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道的阐述,如用人、修身、学习、理财等内容。 1856年,他还在信中具体指导儿子该如何读《汉书》。
到了近现代,流传下来的家书就更多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傅雷家书》曾先后再版5次,重印19次,累计发行超过100万册。 1990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和三联书店曾联合出版《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收录了19位老一代革命家的家书。这些家书写得真切,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生动地表现出写信人的见识、性格、爱好和文风。
【古人通过家书告诫后人】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张丁认为,家书具有私密性,家书是亲人间的沟通与交流,写信时并不想也不知道此信以后会公开,因此最能反映写信人的思念、喜悦、忧伤和期盼。再有家书具有真实性,正因为家书属于亲人之间的私密性文字,所以无须顾忌,更不必做作,讲的都是真话真事。
许多优秀的名人家书,不仅体现了写信人的胸怀抱负、情操气节、人格情趣,而且充满了对亲人的谆谆教诲和殷切的期望。他们通过家书,把自己阅尽人世沧桑、历经岁月风雨的正反经验,告诫晚辈,激励亲人,把家书变成了言传身教的家训。
西汉刘向在写给儿子刘歆的 《诫子歆书》中,告诫他“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把福因祸生、祸藏于福、福祸相倚的道理讲得透彻明白。诸葛亮《诫子书》和晚清名将曾国藩的家书,既讲为官、从学、处世、交友之道,又倡导谦让、孝悌、节俭、睦邻等中华美德。曾国藩在家书中说:“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万不可以兼营并鹜”,告诫子弟,做事不要浅尝辄止,一定要专心致志。他虽然在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却深谙“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的道理,其留下的家书,论文论学,修身修德,或长或短,情真意切,极为感人。
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毕宝魁说,古代的家书同时含有家训的意味,有时候二者更可以直接画上等号,家书在家长里短中孕育着真知良言,有人称它是“最温柔的艺术”,亲切、细腻而又具温情。所以,前人很注重搜集家书,是为了给后人以教化。
家书构成独特的血缘文化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公元223年刘备临终前嘱托儿子刘禅的家信中的一句话。如今经过千古流传,这句话已经成为公认的处世治家良言。
同样在三国时期,另一个有关家书的故事流传至今。这就是蜀汉大将姜维的《报母书》。当时,魏国人逼姜母写信劝其归魏。姜母无奈,用心良苦,于书信中自托有病,求姜维从蜀中寄些中药“当归”回来。姜维见信,已明白信中的言外之意,不是求药“当归”,而是求人“当归”。于是修书一封曰:“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意思是说,家多良田,不缺一亩半亩,足够衣食之用;儿在蜀中自有远志,没有当归可寄。含蓄地挫败了魏人的胁迫阴谋,母亲知道了姜维的远大志向,便不再挂念。
从这些有关家书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往来于亲人间的家书、家信,不仅是彰显亲情的有效载体,而且也形成了融世间百态、家族亲情、道德传承于一体的独特的血缘文化。
【家书是血缘文化的体现】
历代名人志士或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或戎马倥偬,或客居羁旅,但他们都希望留给子孙一部 “修齐治平”的真经。他们阅尽沧桑、洞悉世态。因此,他们在写家书时,都秉之以诚,发之以情,饱含殷切的期望。而且,这些家书内容丰富,谈时事,论学问,述起居,说交游,教子弟,告诫劝勉尽显真情。
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与侄千之书》,连标点在内只有共87个字,但寥寥几语却饱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他在这封家书中,告诫侄子要多读历史典籍,以史为鉴,勤学自爱。同样,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也在《训子从学帖》的家书中,要求儿子朱受之:凡事谦恭,不得尚气凌人。他说:“对年长一倍之朋友,要持长辈礼。十年以长,兄事之。年少于己,而事业贤于己者,厚而敬之。”明末清初文学家蒲松龄在《与诸侄书》的家书中,也曾有一段专门讲写文章的道理。
集美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王人恩说,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有家书,折射出不同家庭浓浓的亲情,是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著名的家书,包括古代的孔融家书、陶渊明家书,近代的纪晓岚、郑板桥、林则徐、曾国藩等清十大名人家书,以及近现代的鲁迅两地书、胡适家书、闻一多家书、傅雷家书等等,连绵数千年,而且在生生不息的家族传承中,形成了融世态、亲情、个性于一体的独特文化现象——血缘文化。
【家书有强大的教化功能】
“烽火连三月”的时代,家书有“抵万金”的功效。在平时,家书则往往是家教的一种,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毕宝魁说,家书具有重要的教化功能,长辈通过家书,把道德修养、人格风范、治家守业等知识和道理传授给子孙,相对于严谨的家训来说更有说服力和亲和力,是中国家族血脉相传的亲情记忆。
据《后汉书•马援传》记载,东汉名将马援就写过《诫子书》,告诫他的儿子“画虎不成反类狗”、“刻鹊不成尚类鹜”,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人。晚清名臣曾国藩因其“教子之道”,曾家代代有人才,子辈有外交家曾纪泽和数学家曾纪鸿,孙辈有诗学家曾广钧,曾孙辈则有教育家曾宝荪。而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曾国藩有大量的家书遗留给子孙,后人们在这些家书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可见,一个著名家族的兴盛绵延,不能不说有家书的惠泽贯穿其中。长期以来,曾国藩家书还被许多当代年轻人视为励志佳作。
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梁启超,也留下了大量的家书,总计约在2000封以上,占其著作总量的1/10还多。他不仅通过书信传递对孩子们的情谊,而且在家书中还注重他们的知识训练,和他们平等地讨论国家大事、人生哲学,使9个子女个个都成才,其中有3个人先后成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即梁思成(建筑学家)、梁思永(考古学家)、梁思礼(中国著名火箭控制专家)。
【郑板桥家书中托弟治家】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文化的民族,在 “齐家”方面非常强调思想文化内蕴,并因此繁衍了丰富的“齐家”文化,其中形形色色的家书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这个方面,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的家书比较有代表性。
郑板桥在外客居或做官时,堂弟郑墨在兴化老家主持家计,弟兄俩常常互通家信,除了家长里短的内容外,多数是在纵淡人生、讨论学问。于是,在后来就有了著名的《郑板桥家书》。
郑墨,字五桥,是郑板桥叔父的独生子。郑板桥没有同胞兄弟,只有这个堂弟,他们常一块玩耍,因此感情很深。雍正十一年初,郑墨的父亲因病死亡。不久,郑板桥旅居海陵,准备第二年入京考试的功课,这时他作有《怀舍弟墨》一诗。诗中说,“离家一两月,念尔不能忘。”在诗中,他担心堂弟年幼,经不住磨难而加以慰勉。全诗字里行间充满了郑板桥对郑墨的挚爱之情:“我无亲兄弟,同堂仅二人。上推父与叔,岂不同一身?”两人的手足深情,从以后的大量事实中可以看到。郑墨是一位憨厚勤谨的读书人,郑板桥对他寄以兴家的厚望:“老兄似有才,苦不受绳尺;贤弟才似短,循循受谦益……起家望贤弟,老兄太浮夸。”郑板桥看出小弟同自己不是一类之才,便不以仕途经济文学艺术相劝进,而是以治家的重任相托。日后,当郑板桥赴任山东时,郑墨只手撑家,包括卜宅、买地、侍嫂、教侄等事务在内,事无巨细,勉力操持,既表现出郑墨的治家之才,同时也表现出全力支持堂兄郑板桥全力发展事业的自我牺牲精神。
【让道德教育更有实践性】
在古代,家书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许多家书中都蕴含着传统道德的力量。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张丁认为,古代的道德教育一方面依靠教授《三字经》、《弟子规》等蒙学经典,另一方面就要依靠家书、家训来实现。从刘邦的《手敕太子文》到文天祥的《狱中家书》,再到近现代的《傅雷家书》,它们无一不具教化感召作用。在张丁看来,相比学校教育,家书中的道德教育更具实践性,可以教会孩子怎样去贯彻实施那些抽象的道德理念。
傅雷在给儿子傅聪的信里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傅雷这封家书所表态的,是想让儿子知道要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家书主要讲的就是如何教育孩子,但它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两个孩子,而且他们都成为了人才: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
【家书能留住亲情和历史】
延续了千百年的家书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的体现。
随着电话、手机、互联网的普及,通信方式的多样化使传统家书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王人恩说,家书本身所具有的私密性和现代通信方式的变革,使传统家书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家书这一传承千年的优秀民间文化遗产,也面临着悄然消亡的命运。但民间家书仍然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精华和中华民族的美德。张丁认为,家书包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可以说是一个反映民意和民间思想的宝库。民间家书保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许多作者都是那个时代重大事件的见证者、亲历者,他们的视角往往是一般的史书中所看不到的。张丁说,民间家书就是民间书写的历史。张丁认为,家书记叙着真情实感,比其他史料的可信度高,因而更是可靠的史料。而且,家书是亲情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一封封带着体温的文字,这样的史料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沈阳工业大学副教授王建辉也认为,纵观古今史实,充分证明了家书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众所周知,留传的历史多为官方或代表官方观点撰写的,其中既有忽略遗漏,更有刻意回避淡化,即使史实无误,也有不少细节含糊不清。因此,考察某些关系人或名人的家书,往往能起到验证史实、排除误判和厘清细节的作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中,在介绍清代皇帝诸多迷案时,就引用了不少纪晓岚的家书来做旁证。
◆古人智慧
【家书里的真情最能打动人心】
“家书通过文字的真情流露,最能表达出写信人的信仰、追求、价值与观念,从而充分显示其个性。这些特点,赋予了家书文化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张丁说。不仅如此,家书还能封存历史的原生态,让历史显得最真实生动。正因为如此,古人流传至今的家书更具有收藏价值。
【家书是真情的流露】
记者在采访中感觉到,家书的教益固然让人称颂和受益,其蕴含的真情却也一样打动人心。
比如,东汉女诗人徐淑,与丈夫秦嘉十分恩爱,两人写下了众多家书。秦嘉到洛阳出差,徐淑因为病魔缠身,未能成行。临走时秦嘉给她写了一封信,她便写了一封《答夫秦嘉书》,说“自初承问,心愿东还,迫疾惟宜抱叹而已。”接着,秦嘉又给她写了一封信,并赠她明镜、宝钗、素琴,以表示情意。徐淑睹物思人,情意无限,立即回了一封信,即《报秦嘉书》,说:“镜有文彩之丽,钗有殊异之观,芳香既珍,素琴亦好。惠异物于鄙陋,割所珍以相赐,非丰厚之恩,孰肯若斯?”并说,你不在家,我还用得着照镜戴钗?还用得着弹琴焚香?女为悦己者容,悦己者不在,我“容”给谁看呢?纸墨之间,蕴含了浓浓的相思之情。秦嘉到洛阳后,被留下来当了黄门郎,不久病死于任上。徐淑闻讯悲痛欲绝,誓言忠贞不渝。可谁知她的兄弟却强迫她改嫁,她为了抗争,“毁形不嫁,哀恸伤生”,还写了封《为誓书与兄弟》,义正辞严地拒绝了,不久便因悲伤过度而亡。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写给爱妻意映的绝笔书,读来同样令人动容。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
【家书文学价值很高】
正因为说真话讲真事,家书处处流露着真情实感,因而其文学价值也很高。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代诗人张籍的这首《秋思》,说的是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临走时生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
集美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王人恩认为,唐诗宋词把大量的诗词歌赋写在家书里。安史之乱时,诗人杜甫只身从长安城金光门逃出,直奔凤翔,写下了一首五言律诗 《春望》,一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绝唱。而张籍的“欲作家书意万重”也成为名言,这首诗寄深沉于浅淡,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诸葛亮的《诫子书》语重心长地谈到自己的人生体验。这封家书,谙世态,显真情,语见哲理,文显华彩,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哲人隽语,千载流传”。还有陶渊明的《与子俨等书》,骆宾王的《与情亲书》,苏轼的《与侄千之书》等,这些名人家书都算得上是文学佳作。林觉民的《与妻书》,全文语言委婉曲折又不乏闲情逸致,文辞优美。傅雷家书,因富有文学品位,又寓教于文,许多人都把它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
【名人信札已成文物】
古往今来,信札就是文人收藏的重要品种。张丁告诉记者,其中多数都是情真意切的家书。家书目前已经引起收藏人士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在拍卖会上,还是在旧货市场上,它已经成为收藏的一个重要品种,市场价位较高。清代名人的一通家书,能卖到数万元。
决定一封家书市场价格的因素包括写信人的社会地位、存世量、品相优劣、用纸的品种以及内容有无史料价值,此外,还有书写工具。如果家书是在书法艺术上可圈可点的佳作,那么价位通常也会较高。不过就家书收藏来讲,其文化意义要远远大于市场意义。张丁认为,一封家书所蕴涵的真情实感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一些烈士的家书,比如江姐写给其亲人的家书甚至已经成为珍贵的文物。
家书的文化价值体现在,作为中华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家书集文学、史学、美学、书法、礼仪、邮政、包装、纸张等文化元素于一体。此外,家书还在展示书法、充实档案、珍品收藏、信封集邮、延续家谱、乃至协助侦破案件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利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