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文章/

书信时代(中国档案报)

发布时间:2024-03-01

         作者:艾科

        整理书柜时,我在底层角落里发现一个尘封多年的塑料袋,拂去表层尘埃打开一看,里面全是泛黄的书信。

        打开其中一封阅读,瞬间就被字里行间流淌的真挚情感深深打动。往事如烟,我坐在阳台温暖而寂静的阳光下,任由泪水模糊了双眼。

        我大二那年开始写作,使用笔名常在报纸学生版块发表文章,编辑老师会在刊发的文章文尾处注明作者详细通信地址,所以即便我用的是笔名,也收获了不少天南海北的朋友。这些素未谋面的朋友,通过信件与我交流心得、探讨生活、分享快乐,排解了我特定人生路上的孤独。

       其中,与我通信最多的,是一位在江西上大学的学生,他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我学的英语专业虽方向不同,但因彼此都热爱写作和阅读而成为挚友。他的钢笔字写得苍劲有力、落落大方,由于都在单亲家庭长大,拥有很多共同话题,所以我们基本保持每周一封信件的交流频率,用文字分享彼此的快乐与烦恼、理想和现实。写信是我对外倾诉心声的渠道,等信是我大学生活的组成部分,读信是我获知外界风情的方式之一。

       也是在读大学的时候,我第一次通过写信这种传统方式,向父亲汇报大学生活情况。平生首度远离故乡,心中难免落寞感伤。乡下单亲孩子使出浑身解数通过高考跻身“象牙塔”已是莫大荣幸,其他一切苦恼烦忧均不足为惧。我写信告诉父亲,我在学校一切都好。为了让他“眼见为实”,我还特意借来数码相机,请同学帮忙在学校几处打卡“圣地”拍照,并把照片洗出来寄给父亲,向来沉默寡言的父亲第一时间给我回了信。

       如今我已年届不惑,父亲也已年近古稀,那是我们父子之间唯一一次使用信件传情达意。21年光阴转瞬即逝,那封书信至今保存完好,历经多年人间冷暖再读,款款深情与谆谆教导依然萦绕心田。

        在车马缓慢的年代,写信特别具有仪式感。我每次写信都会精心挑选信纸、信封和邮票,甚至就连写字的笔也要使用最好的那支。信纸虽短思念且长,不管给谁写信,我都带着赤诚之心。有时信件洋洋洒洒地写到一半突然写错了字,我就会毫不犹豫地将那一页信纸撕掉重写。非我固执迂腐,而是我收到的那些信件皆字迹工整、页面整洁,哪怕汉字写得不是那么好看,但也没有出现涂改乱画的痕迹。写信如同穿衣打扮,信件的整洁程度体现着写信人的态度。

        精美的信纸上写满浓浓的情谊后,我便把它装进信封里封好口,再到最近的邮局郑重地将其投进邮筒。颇具浪漫情怀的人,会把信纸叠成扇子、飞机或爱心等形状装进信封里。那时手机尚未普及,上网还是“高端”休闲,对我来说,等待远方的来信便是最幸福的事情。我几乎每天都会跑到收发室查看有没有我的信件,也坚信所有相隔天涯之遥、等待鸿雁传书的有缘人肯定都和我一样望眼欲穿。远方的新朋旧友与家人至亲,生活好不好、工作忙不忙、学习累不累,皆在那封姗姗来迟的信中拨云见日。

        除了通过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被动”结交天下好友之外,我还“主动”通过广播电台的交友栏目,认识了北京、湖北、广西等地的诸多笔友。我们素未谋面、互不了解,仅凭交友栏目主持人播报的个人基本信息自由“结对”。那个时候,交友不分男女,目的十分单纯,倘若彼此投缘,还会互寄照片。我的相册里至今还存有一些笔友的照片,面色清纯。之所以不忍扔弃,是因为难舍当年的一腔热忱。

        除了广播电台之外,有些杂志还会在每页正文下方设有交友栏目,那也是我结交五湖四海各类朋友的阵地。在通信与交通落后的年代,异地相见难如登天,故而真情弥足珍贵。我希望你好,乃肺腑之言,因为茫茫人海,相逢一别后,真的不知何日才能再见,世间多少知音因一次地址更改自此成为天涯路人。

       怀念岁月静缓、相处恰切、互有空间、单纯通过信件传情达意的岁月。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10月19日 

总第4048期 第四版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联系电话: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88616101
联 系 人:张颖杰
电子邮箱:jiashumuseum@126.com
法律顾问:陈茂云律师
我们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