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文章
抢救家书里的民间记忆(北京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5-06-19
最不会说谎的历史
抢救家书里的民间记忆
2015年06月18日 星期四 北京青年报 本版文/本报记者 张嘉 供图/张丁
一纸家书,曾经是人类抚平离情最温柔的手
写给最亲近的人,写给最想念的人,写给自己……
写信,曾经是人们生命中姿态最安静、内心最丰富的瞬间
如今,那些信笺里的时光与记忆,都去哪儿了?
6月10日早上,北京下起了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家书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张丁早早便开始在“抢救家书十周年”的座谈会会场里忙活了。
9点,70多位与会者冒雨准时赶到,他们中的大部分,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张丁眼睛亮亮地跟每个人热情地打着招呼。十年了,这一天无疑是张丁的节日——他终于亲眼看着自己的家书项目,从“体弱多病的孩子”长成了“劲量小子”。
十年,四万多封家书
一个广播改变了张丁的人生。
2004年的张丁,还在中央电视台做编导。一天上班途中他偶然听到了一则新闻,说的是美国一位年轻人与媒体合作征集美军战争家书,编写了相关图书后大受欢迎。张丁的第一反应是,美国人征集家书,为什么我们不能?中国家书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方块汉字的表现力远比字母文字要丰富;通信方式正在更新换代,现存的家书正在变成无用的旧物……他越想越有信心,于是一个大胆的计划浮现出来:邀请文化名人联袂倡议,寻找权威机构参与主办,以征集的方式,广泛收集中国家书,通过保管、整理、出版、研究、宣传等方式抢救家书遗产,传承家书文化。
经过周密的筹备,计划很快变成现实。2005年4月10日,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启动。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王世襄、文怀沙、孙轶青、罗哲文、欧阳中石、苏叔阳、张文彬、白庚胜、罗杨等46位文化名人发起倡议,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文物报社和炎黄春秋杂志社联合宣布,面向海内外征集中国家书,保护传统家书遗产,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随着项目启动,玉渊潭畔的两间办公室热闹起来了。清朝的、民国时期的、抗美援朝时期的、知青年代的、两岸的、留学的……种种家书,雪片般地飞到这里。来送家书的、媒体采访的,络绎不绝,两部热线电话此起彼伏。
不过,持续了一年多的热闹之后,家书办公室渐渐平静下来,生存压力也逐渐加大。
因为缺钱,原来热情的工作伙伴走了不少,为了维持下去,张丁就自己往里贴钱,但仍然远远不够。张丁感叹:“遭遇经费危机,最大的损失是拖延了我们抢救家书文化遗产的速度。没有经费,不能增加人手,更无法开展活动。抢救家书是与时间赛跑的工作。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赶上家书消亡的速度。”
其间,曾经有一个公司希望以冠名形式,出资十万,赞助张丁的家书抢救项目。然而,张丁却认为,“别说是十万,就是给100万、1000万,这些项目也不能被掺进商业因素,不光是因为这些家书的史料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们所承载的捐赠的信任和期望。”
经过了4年的苦撑后,2009年5月,张丁们终于不再居无定所——抢救民间家书项目落户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家书文化研究中心,开办了家书常设展览,举办了首届中国家书文化论坛,使这一发端于民间的文化活动有了坚实的依托。
十年来,项目组征集家书4万余封,先后出版《家书抵万金》、《红色家书》、《任鸿隽陈衡哲家书》、《抗战家书》、《打开尘封的记忆——中国民间手写家书展图录》、《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等家书九册,目前正在编辑《中国民间家书集成》第一辑十卷,民间家书的文化价值进一步显现出来,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作为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的最新成果,近日分别由人民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的《云中喜有锦书来——抢救家书文集》、《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和《廉政家书》,在座谈会上和大家见面。
最不会说谎的历史记忆
张丁希望能以家书为入口,重建中国民间记忆,把老百姓的生活、心路历程、民间历史还原出来。
“传统家书最重要的特征是说真话。家书是写给最亲近的人看的,它最不可能说假话,所以有人称之为‘不会说谎的历史文献’。”
比如,在张丁搜集的家书中,有清道光年间在武汉为官的杨毓林与母亲的通信。杨毓林母亲写信说家中“用度缺乏,世事难周”,不得已将家中70亩田地卖掉,“凑银三百两”,才渡过难关。由这封信可窥见清末基层小官的生存状态。
而更让张丁印象深刻的是两位老人的情书,张丁说:“2006年,一位老太太来到办公室,她叫陈素秋,她用电动车带来了她和先生张焕光的情书,一共1700封,180多万字,最早的写于1941年,最后一封写于1969年,这些情书感人至深。”
张丁永远忘不掉的,是自己收到的第一封家书。那封信写于1989年,山西农民张发戌到北京武警部队驻地看望儿子张海飞。回去时,他执意要坐飞机。当时坐飞机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只是一个梦想。张海飞颇费周折,总算为父亲买到了一张飞机票。回到家后,张发戌立即给儿子写了一封平安家书,讲述了自己第一次坐飞机的感受。“当初我依(以)为北京—太原山多,怕飞机重(撞)。其(岂)不知在上边看见山,好比把风景划(画)在地上一样,再有60多个山高才能奔上飞机,太阳照的山阴阳分(得)很清丑(楚)……有人说上下不同的感觉,头发涨(胀),耳根发涨(胀),我感觉上着知道是上,但是不是一次能上到鼎(顶)……”
这封信错别字很多,读着却令人莞尔,让人一下子就能感受到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状态、那个时代中国的变迁。这或许正是家书的魅力所在。
遗憾的是,家书文化已经成为正在消失的文化。
一项公益调查结果发现,在1220位受访者中,有九成受访者喜欢家书文化,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抢救家书,三成受访者还保存着家书,超过三成的受访者由于搬家等原因毁掉了家书。坚持手写家书的人,只有7%。
在受访者中,没有保存家书的占到了70%。其中有32%的人搬家时扔掉了家书,有26%的人根本没有保存家书的习惯,还有17%的人认为这些普通人的信,没有什么留存价值。
有趣的是,调查显示,92%的人早已不写家书了,但同时,也有超过八成的人认为有必要抢救家书。更有47%的人期待传统家书会以新的形式出现,“或许,我们对于中国家书的未来不必过于悲观,‘云中谁寄锦书来’,是著名词人李清照的千年一问,道出了远方亲人对家书的深情期盼,放在今天这个信息化时代,也恰能体现人们对传统家书的留恋。”张丁说。
把珍贵的记忆,存进“数字家书”
如今写家书的人日渐稀少,甚或已经没多少人还“会写”家书了。作家苏叔阳说,以前的学生会学尺牍课,写信,也是需要学习的。张丁说多年来自己徜徉在家书文化的浩瀚大海中,每天都有别样的风景和吸收不尽的营养,让他对家书伦理教育价值的认识也不断深入。“民间家书从称呼、行文,到祝颂、落款,都体现出较为严格的礼仪规范,是家庭伦理及社会伦理的直接反映。其中的父慈子孝、夫妻恩爱、兄弟友爱等情感,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善恶观,培养优良的道德操守。长辈写给晚辈的家书,体现了民间家书的家庭教育功能;晚辈写给长辈的家书,反映了传统的孝亲敬老美德;兄弟姐妹同学之间的通信,表现了同辈人之间的互相关心、相互鼓励和共同进步。同时,民间家书中承载着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如抗战家书中的抵抗外侮、共赴国难,华侨家书中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两岸家书中的感恩诚信、血脉情深,都可以让人感受到爱国爱家等中国传统美德的力量。此外,民间家书还有文献、学术、艺术、现实等多方面价值。这样珍贵的历史资料绝不应视而不见,束之高阁,鼠啮虫蛀;更不应弃如垃圾,流入废品收购站。”
而为了与时俱进,在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十周年座谈会上,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院长刘越男教授宣布,正式启动“数字家书”项目,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数字家书。
人大博物馆现藏家书4万多封,绝大多数是实物家书,包括原件和复印件,查看和利用十分不便,“数字家书”项目拟利用扫描、拍摄等数字化加工技术,将现有家书藏品数字化,在此基础上形成“数字家书库”,通过规范化的入库、出库、保存、分类、检索、展示、利用等管理业务,加强信息开发和利用服务,为校内外人员开展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提供新颖的文献支持,促成新的研究发现。
张丁对记者说:“抢救家书项目走过了一条并不平坦的路,但就如一架远航的飞机,一旦起飞,就不能回头。什么风雨雷电,什么燃料匮乏,都要在空中解决。组委会有限的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宣传、征集、整理、接待、寻访、联络,电脑前默默耕耘,居民小区辗转打听,机关企业奔走求助,顶住各方压力,克服种种困难,坚守家书这片净土。”